论文摘要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凭借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在战争中投入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尤其是飞机。这种武器,杀伤力极强,已经成为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性武器。而中国的航空建设是国民政府在“无空防便无国防”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战时,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聘请美国退役军人陈纳德为航空委员会顾问协助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国内招考飞行生,建设航空工厂,飞机场等,开展一系列与航空建设有关的活动,这些活动在客观上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抗日战争,在中华民国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重庆又属大后方抗战中的一个核心城市。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重庆成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也从此成为战时中国的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中心。抗战前,重庆的航空建设仍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抗战爆发后,航空企业、航空机构、航空人才纷纷迁渝,重庆的航空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除此之外,国民政府开展航空建设运动,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加强宣传动员作用,积极推进重庆的航空建设。最终重庆的航空中心地位得以确立。抗战时期重庆航空建设的发展源于国民政府受中国空军在空战中惨败的刺激;重庆军事工业基地的建立;反法西斯国家和华侨的大力援助;重庆各界的积极募捐以及反击重庆大轰炸的需要等。对重庆而言,航空建设的发展,有力应对了日军对重庆的大轰炸,减少了重庆人民的灾难,从而也提高了重庆的国际地位;对整个抗战来说,运输了大量的军需民用的物资,支援了抗战,同时也带动了战时中国民用航空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中国的具体国情,重庆的航空建设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如以依靠外力为主,易受外国控制;航空设备技术落后;国民政府对航空建设的重视不足;对航空人员的选用存在局限性等等。通过对此问题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抗战时期重庆的航空建设所产生的作用,甚至可以看出战时中国整个航空业的发展水平。可以说,抗战时期重庆的航空建设已经成为全国航空建设的缩影。同时,战时重庆航空建设的得失又可以为我们当今航空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