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三萜酸是灵芝中除多糖外的另一种关键性药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由于灵芝子实体的培养周期较长,三萜的产量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从子实体中提取灵芝三萜酸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深层发酵技术生产灵芝三萜具有培养时间短、三萜的质量指标容易精确控制等优点,已成为获取灵芝三萜酸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灵芝三萜酸深层发酵的廉价型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从植物源药物中筛选了可促进灵芝三萜酸形成的产物促进因子,进一步在30L机械搅拌罐中进行了放大试验,初步构建了灵芝三萜酸的发酵动力学模型,获得了灵芝三萜酸高效发酵的系统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选择廉价的粮食型碳、氮源,并通过单一和组合的方式作为培养基组分添加到发酵基础培养基中,发现灵芝菌丝体细胞对所供试的粮食型碳源和氮源都有所较好的利用,且组合添加方式优于单一添加方式。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法对发酵的关键性培养基组分葡萄糖(A)、玉米粉(B)、麸皮粉(C)和蛋白胨(D)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可预测灵芝胞内三萜酸产量的回归模型:Y1=233.40+13.15A+7.09B+7.34C+4.90D+2.95AB+5.30AC+1.93AD+2.33BC+6.83BD-0.81CD-36.36A2-19.38B2-25.94C2-23.76D2。获得胞内三萜酸发酵的最佳培养基水平为:葡萄糖26.0g/L,玉米粉11.2g/L,麸皮粉10.8g/L,蛋白胨5.9g/L。对模型的验证试验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灵芝实际发酵产胞内三萜酸的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实践应用价值。2.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起始pH、摇床转速和培养温度为灵芝三萜酸发酵的关键因素。通过中心组合旋转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灵芝胞内三萜酸(Y1)和胞外三萜酸(Y2)对这三个关键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Y1=282.00+4.41A+7.19B+3.02C+0.079AB-2.38AC-2.24BC-38.57A2-36.95B2-31.25C2;Y2=245.98-12.53A+8.99B+4.98C+0.20AB-0.71AC-1.24BC-29.00A2-28.50B2-31.83C2。胞内三萜酸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6.0,摇床转速161.9r/min,培养温度30.1℃;胞外三萜酸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5.9,摇床转速163.1r/min,培养温度30.2℃。两产物的最佳条件没有显著差异,为便于实际应用,两产物的最佳条件修正为起始pH6.0,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温度30℃。3.研究了10种植物药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对灵芝细胞生长和胞内、胞外三萜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药水提物和醇提物对灵芝细胞生长和胞内、胞外三萜酸形成的影响差异显著。桔梗水提物和醇提物能显著促进灵芝生长和三萜酸的形成(P<0.05);枸杞子和金银花提取物在低浓度时也能显著促进细胞生长和三萜酸的形成;但板蓝根、石槲和银杏叶的提取物对灵芝的生长和三萜酸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通过对灵芝三萜酸深层发酵的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灵芝菌丝体的生长和三萜酸的形成属于生长偶联型。通过Sigmoid模型建立灵芝三萜酸的发酵模型,应用相应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到了菌丝体生长、胞内三萜酸和胞外三萜酸合成,以及底物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参数。模型与实验数据拟合较好,表明得到的这四个模型能基本揭示灵芝三萜酸发酵代谢的过程特征,为灵芝三萜酸30L规模的发酵以及今后进一步的发酵放大提供了参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黑曲霉菌体制备壳聚糖的工艺研究[J]. 中国酿造 2010(08)
- [2].一株产过氧化氢酶细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3].溶氧因素对冬虫夏草摇瓶培养的影响[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08)
- [4].截短侧耳素发酵条件的研究[J]. 畜禽业 2020(06)
- [5].内生真菌SF4的鉴定及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6].不同培养条件对禾谷镰刀菌产玉米赤霉烯酮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5(21)
- [7].解淀粉芽孢杆菌产凝乳酶发酵条件的优化[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2(01)
- [8].猴头菌深层发酵工艺摇瓶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10)
- [9].一株丝孢酵母属菌株发酵产油脂的研究[J]. 中国油脂 2015(04)
- [10].非水相脂肪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0(03)
- [11].结冷胶发酵生产工艺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5(03)
- [12].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5(15)
- [13].酵母产γ-氨基丁酸发酵条件的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05)
- [14].高产绿原酸杜仲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优化研究[J]. 中草药 2010(02)
- [15].中药蝉花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研究[J]. 浙江化工 2015(02)
- [16].一株霉菌净化淀粉废水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08)
- [17].酒曲生物转化降解河豚毒素的初步研究[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3(04)
- [18].虫草菌液体悬浮培养条件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2)
- [19].复合高效菌种降解焦化废水中氰化物的特性研究[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9(05)
- [20].地衣芽孢杆菌降解茶皂素的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21].油茶粕产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条件优化[J]. 中国粮油学报 2014(01)
- [22].响应曲面法优化溶藻细菌发酵条件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3)
- [23].芦笋功能性饮品的研制[J]. 食品科学 2008(11)
- [24].高山被孢霉突变株产花生四烯酸培养条件的研究[J]. 中国油脂 2014(12)
- [25].黑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发酵条件的研究[J]. 山东化工 2010(09)
- [26].酿酒酵母降解氯氰菊酯特性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0(06)
- [27].乳酸乳球菌有氧呼吸能力的优化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02)
- [2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发酵产聚羟基烷酸酯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0(11)
- [29].利用餐厨垃圾湿热处理脱出液制备液态菌肥研究[J]. 环境工程 2017(06)
- [30].毛酸浆果醋发酵工艺的优化[J]. 中国调味品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