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福州是佛教发展历史悠久的地区之一,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文化沉淀,留下了许多名刹古寺。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对福州寺庙园林建筑与植物造景进行较为全面、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悠久的建筑营造技术和经验、植物造景配置方式和艺术手法。其主要研究观点为:一、从福州佛教及其寺庙文化发展的背景加以考察,理清其历史发展脉络,并从文化层面分析福州寺庙少避讳性、山海文化性、浓重的地域性、相互交融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多重功能性的特点。二、逐步对福州寺庙园林选址、建筑群体布局、主要建筑及细部装饰展开层层的分析研究,通过大量的实例,得出其在选址上,或据山而设、或置于山巅、或深入山坳、或隐入洞壑、或濒临江湖的特色;在建筑群体布局上,有纵轴式布局、院落式布局、廊院式布局、散点式布局和集锦式布局。于此同时,还总结出了研究福州这些保存下来的古寺庙建筑两方面的价值:一是年代悠久,门类齐全,有的是最古老的寺院保存,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特别是研究宗教建筑史极为珍贵的实物;二是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福州寺庙建筑别有特色,在继承古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较为灵活,兼收并蓄地吸收了地方民间信仰、道教及西方教堂的建筑元素,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宗教建筑艺术。三、对福州寺庙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造景配置进行研究,较为详细地分析其乡土味较浓、佛教性稍淡;以一种或几种园林植物闻名于世;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突显植物文化特色;深刻的海洋文化烙印四点植物选择特色。同时,阐述了孤植、丛植、群植、林植、水生五种植物造景配置方式与变化和统一、对比和衬托、动势和均衡、起伏和韵律、层次和背景、色彩和季相六种艺术手法。总之,本文系统地对福州寺庙园林建筑与植物造景展开分析、解读和总结,从而更好地对这一传统瑰宝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希望从中得出积极的借鉴,为现代园林设计、创作服务;同时也希望能挖掘出蕴涵于其中的旅游价值。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禅寺即景[J]. 词刊 2019(12)
- [2].北京海淀区明代西禅寺碑考证[J]. 北京文博文丛 2017(01)
- [3].福州西禅寺、福清万福寺与台湾佛教关系初探[J]. 佛学研究 2012(00)
- [4].传奇——题福州西禅寺一棵宋荔[J]. 福建教育 2015(Z6)
- [5].我心中的第四中学[J]. 黄金时代(学生族) 2012(04)
- [6].史虹作品[J]. 中华辞赋 2018(05)
- [7].诗艺医德双辉耀——怀念我的师傅梵辉法师[J]. 炎黄纵横 2009(11)
- [8].福州西禅寺小记[J].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18(10)
- [9].福州怡山西禅寺佛教与岭南天然函昰系(二)[J]. 福建史志 2017(03)
- [10].八大山人与禅宗[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 [11].顾北诗二首[J]. 诗歌月刊 2014(06)
- [12].主编寄语[J]. 闽江学院学报 2013(04)
- [13].中华书法与佛教的渊源[J]. 炎黄纵横 2012(08)
- [14].秘密策反国民党医院[J]. 福建党史月刊 2009(09)
- [15].西禅古寺一诗僧——梵辉上人一生足迹[J]. 炎黄纵横 2019(08)
- [16].从福州三古刹看榕台两地佛教之渊源关系[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7].城市里的小丑[J]. 摄影之友(摄影旅游) 2014(07)
- [18].古月禅师传奇[J]. 闽都文化 2015(06)
- [19].福州怡山西禅寺佛教与岭南天然函昰系(一)[J]. 福建史志 2017(02)
- [20].福州寺院的南洋印记——福州佛教与马来亚华人社会关系探析[J]. 华侨华人文献学刊 2018(01)
- [21].福建[J]. 城市地理 2012(06)
- [22].流动的山河(组诗)[J]. 六盘山 2018(02)
- [23].《贞观公私画录》考(续)[J]. 中国花鸟画 2009(04)
- [24].老会员风采[J]. 中华诗词 2012(02)
- [25].华林寺,大隐于世的千年古刹[J]. 闽都文化 2014(05)
- [26].为善最乐 读书便佳——福建寺庙之行[J]. 商周刊 2011(20)
- [27].环绕福州的四禅寺[J]. 闽都文化 2016(04)
- [28].福州大学管理学院——蓬勃发展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 东南学术 2013(04)
- [29].张勇敢的诗[J]. 诗歌月刊 2017(11)
- [30].天真侠 肆 龙之为物[J]. 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