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数量急剧增加,国外的倾销行为给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在许多案件中,涉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到了难以维继的境地才开始利用反倾销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倾销所造成的损害已无法挽回。因此,在我国相关重点产业建立反倾销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提前反倾销工作时点,将对我国反倾销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有效地保护国内产业,维护产业安全,避免或减少产业损害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在我国化学工业和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并频频涉案的氯碱产业,设计了我国氯碱产业反倾销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的设计中,遵循以反倾销法律为依据、以案例分析为支撑、以可操作性为目标的原则,分析了在氯碱产业中建立反倾销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运用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氯碱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监测进口变异度法海选确定预警监测目标产品,作为一级预警监测;基于对反倾销的法律与实践分析研究,选用对进口产品市场占有率指标,作为二级预警监测;在对国内现有案例数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判定产业损害的敏感指标,作为三级预警监测。以三级监测预警构成完整的反倾销产业损害预警体系。 本文所设计的反倾销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方案对于对具有相似特征的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建立氯碱产业反倾销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分析1.1 产业概念1.2 我国氯碱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2.1 规模技术问题1.2.2 氯与碱平衡问题1.2.3 氯产品的结构问题1.3 我国氯碱产业反倾销现状1.4 建立我国氯碱产业反倾销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分析1.4.1 利用反倾销手段保护国内产业效果显著1.4.2 提起反倾销申请存在滞后性1.4.3 为其他化学工业提供参考1.5 反倾销与预警机制研究综述1.5.1 反倾销领域的研究1.5.2 反倾销产业损害预警领域的研究1.5.3 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立情况1.6 小结第二章 我国对外反倾销案例分析2.1 案例概况2.2 进口数量的增长状况2.3 被调查产品进口价格变化情况2.4 被调查产品调查期内市场占有率情况2.5 被调查产品调查期内表观消费量变化情况2.6 案例分析的结论第三章 预警监测目标产品的选择3.1 监测对象的分类3.1.1 重点监测产品的选择原则3.1.2 重点监测产品的确定3.2 预警监测目标产品选取方法的原则3.2.1 敏感性原则3.2.2 真实性原则3.2.3 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则3.3 预警监测目标产品选取办法3.3.1 海选法的概念3.3.2 海选法的监测指标3.3.3 一般监测产品进口变异度警戒值的确定3.3.4 重点监测产品进口变异度警戒值的确定第四章 进口产品市场占有率监测4.1 预警监测指标的选取原则4.2 预警监测指标的选取4.3 进口产品市场占有率指标预警区域的确定第五章 产业损害趋势监测5.1 预警监测指标的选取原则5.2 预警监测指标的选取5.2.1 国内产业自身运行状况影响5.2.2 国际市场状况5.2.3 相关产业的影响5.2.4 其他因素的影响5.3 产业损害趋势的监测方法5.3.1 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预警指标5.3.2 产业损害趋势指标的确定第六章 构建氯碱产业反倾销产业损害预警机制6.1 预警监测体系中各部门的工作职责6.1.1 协会在反倾销预警机制中的职责和作用6.1.2 政府在反倾销预警机制中的职责和作用6.1.3 企业在反倾销预警机制中的职责和作用6.2 预警监测体系中的警示方法6.3 构建产业损害预警机制6.3.1 预警监测目标产品的选择6.3.2 进口产品市场占有率监测6.3.3 产业损害趋势监测6.3.4 发起反倾销诉讼的准备6.3.5 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完善第七章 结论7.1 本文总结7.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致谢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和导师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反倾销论文; 产业损害论文; 预警机制论文; 氯碱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