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决凹版旋转印刷设备套印不准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赵育[1](2021)在《基于数字孪生的印刷机状态预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智能工厂建设水平的不断推进,对于生产装备的状态实时监测以及性能预测提出了新的要求。印刷机作为一类复杂工业设备,对其生产过程中的状态预测研究还是空白,制约了智能化水平提升。因此,基于印刷机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建立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对印刷机关键状态的预测,从而实现印刷机工作过程智能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印刷机状态预测数字孪生模型。结合印刷装备的结构特点和理论研究基础,通过改进的多色集合理论和动态贝叶斯网络建立印刷机状态预测的总体框架。(2)提出印刷机状态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方法。研究印刷机多源数据的主要分类,提出滑动窗口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为设备状态监测提供技术支持。(3)建立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印刷机状态预测方法。提出印刷机状态层次构架,构建印刷机状态预测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利用核密度估计函数分析状态数据的先验概率。(4)基于MK Cerutti R983凹版印刷机实测数据,以套准状态为研究对象,对凹版印刷机状态预测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准确性影响因素,验证本文提出的印刷机状态预测模型和方案的可行性。本文基于印刷装备智能化趋势,通过理论建模、数据处理、预测分析、试验验证,结合知名装备制造企业生产设备的具体案例,探索了基于数字孪生的印刷机状态预测关键技术,为提升印刷机的智能化水平,满足智能生产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郭力铭[2](2020)在《凹印与UV工艺集成及冰花锤纹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烟标作为卷烟的包装,随着卷烟烟标需求量的增加和版面设计愈发精美,尤其是特殊效果油墨的应用,使烟标印刷生产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高效高质量的烟标印刷工艺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现有工艺生产效率较低、质量稳定性差、大批量生产周期长的问题,构建了适合冰花锤纹效果印刷的全凹印印刷体系。改进后的印刷工艺从印刷效率、质量稳定性和生产周期的角度出发,经构建生产工艺进行印刷实验,从印品质量和印刷速度反映出改进后工艺的性能。凹版印刷工艺印刷速度快、质量稳定性好,可进行连线赋码和UV成型固化,配合印后加工环节进行烟标生产,改进了印刷生产工艺,缩短了烟标的生产周期。通过批量印刷生产,改进后的印刷工艺适用于冰花锤纹效果烟标的生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烟标印刷工艺和主流印后加工技术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工艺原理和工艺特点,并对传统的烟标印刷生产工艺和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其次,选择合适的印刷工艺并构建冰花锤纹效果烟标打样印刷的印刷工艺,随后进行印刷实验,对生产参数进行采集。对印刷样张进行质量检测后,其图案纹路清晰、色差控制在±2.5内、冰花锤纹纹路清晰且分布均匀,与标准样张对比后,印品版面质量达到生产要求。对“胶印+丝印”组合印刷工艺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工艺改进的需求,并对工艺改进进行方案设计。然后,根据提出的工艺改进方案进行印刷实验。对特殊效果烟标生产需求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已得实验结果进行烟标印刷及设备改造的方案设计。选用凹版印刷、连线赋码、UV技术集成于凹印环节用于烟标图文和冰点油墨的印刷,构建烟标印刷工艺方案进行烟标的印刷实验,实验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并对印品样张进行质量检测。最后,评估凹印替代丝印生产冰花锤纹效果烟标的可行性和产业化应用性。从生产环节数量、生产效率、颜色质量和卫生安全性四个角度,对“胶印+丝印”和“凹印+UV”两种组合印刷工艺进行对比评估。得出改进后的“凹印+UV”印刷工艺工序数量少、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性好、生产周期短及溶剂残留量减少的特点,且烟标版面质量与“胶印+丝印”组合印刷工艺样张相似度达95%,对大批量冰花锤纹效果烟标的印刷生产有明显促进作用。
李平[3](2019)在《电子轴凹版印刷机动态过程的建模与同步控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凹印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电子轴凹版印刷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对印刷速度、印刷精度和抗干扰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稳态过程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加速和受干扰等动态过程的性能仍有待提高,动态过程的性能也是衡量电子轴凹版印刷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对电子轴凹版印刷机的动态过程进行建模与同步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动态过程的同步性能和抗干扰性能,本文以电子轴凹版印刷机动态过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印刷工艺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其加速和受干扰等动态过程中存在的张力不稳定和同步误差较大等问题,建立了动态过程的误差模型。并且设计了虚拟主轴同步控制策略和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算法对系统进行控制,虚拟主轴同步控制策略根据每个色组电机反馈的实际运行状态调整各个电机的输入量,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根据系统的不同运行阶段改变输入输出论域,对系统进行实时调整。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的移植,验证其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动态过程的特性,将虚拟主轴同步控制策略和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算法相结合应用在电子轴凹版印刷机系统中,能够减小动态过程的同步误差,提高动态过程的印刷精度和抗干扰性能。
杨玲[4](2019)在《稀土上转换NaYF4水性聚氨酯荧光油墨的制备、性能调控及三线防伪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光致发光标签是当前主流的包装防伪技术之一,作为最具潜力的光致发光材料,稀土上转换NaYF4具有独特的优势,将其配制成油墨,已在药品、礼盒、烟酒等包装防伪领域崭露头角,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开发高性能的水性上转换荧光油墨将成为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然而,受发光机制和合成条件的影响,NaYF4晶体呈现较低的发光效率和较差的水分散性,水性油墨连接料性能的不足进一步制约了其在包装防伪领域的推广应用。此外,面向高端品牌保护与防伪溯源,单一颜色、单一形式的荧光防伪明显存在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通过优化合成三基色上转换β-NaYF4晶体和高性能的水性聚氨酯(WPU)分散液,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三基色水性聚氨酯荧光凹印油墨,实现了高分辨的上转换荧光全彩成像,构建了以上转换荧光防伪为核心的三线防伪系统,提出了科学的系统评价模型,突破了单色、实地及单一荧光防伪的局限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WPU预聚体/柠檬酸三钠(TSC)为配体,采用一步水热法优化制备了三基色上转换β-NaYF4晶体。研究发现,配体、反应条件和离子掺杂浓度影响晶体的结构和性能。一方面,WPU预聚体的螯合与封端效应,提高了结晶质量;相对较低的分子量以及合适数量的螯合锚点有利于荧光增强;WPU预聚体与TSC复配,可综合调节成核和晶体生长。另一方面,随着温度、NH3·H2O添加量或发光中心离子浓度的提高,荧光强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体系中乙醇的加入使得荧光强度急剧下降;一定浓度的K+或Mg2+共掺杂促进了荧光增强。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的三基色上转换β-NaYF4晶体具有发光强、分散性好、尺寸均一、质量优、光谱纯度较高等优势。2、通过引入ZIF-8或NH2-ZIF-8晶体,结合酮肼交联,改善了WPU的抗水性和耐热性,进一步优化制备了三基色水性聚氨酯荧光凹印油墨。研究发现,当体系中引入一定量的ZIF-8或NH2-ZIF-8,WPU涂膜的接触角明显上升,吸水率依次降低,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同步升高。NH2-ZIF-8与WPU的相容性进一步改善了涂膜的抗水性和热稳定性。优化制备的水性聚氨酯荧光油墨呈现剪切变稀行为,性能均已达到凹印水墨的适性要求,其印品在980 nm激发下可呈现视觉亮度感知相当的三基色荧光发射。3、探讨了三基色荧光油墨的色彩特性和色彩再现规律,构建了上转换荧光光谱预测模型,实现了高分辨的上转换荧光全彩成像。研究发现,三基色荧光油墨的色调再现能力差异显着,底材的颜色影响亮度并级和阶调压缩的程度,纸张和网点面积率的变化制约荧光发射。在多色复制过程中,三基色荧光油墨遵循加色呈色规律,网点分布影响多色荧光的综合表现,采用调幅或局部并列加网,可以获得更强、更宽色域的荧光发射。此外,基于Neugebauer方程的光谱预测模型构建,可以实现多色复制过程中的上转换荧光光谱预测。4、以上转换荧光防伪为核心,巧妙运用多项印前防伪技术,构建了三线防伪系统,并提出了科学的评价模型。研究发现,三线防伪系统打破了纯科技防伪思想的局限,防伪特征的检测与识别证实了该系统具有全方位、难伪造、低成本、易推广等特色。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评价模型构建,利于高效优化三线防伪系统的质量。防伪元素与包装完美融合,赋予了高端产品一线、二线与三线防伪并存互补的多重功能,推动了上转换荧光材料在高端包装防伪领域的应用。
李赛[5](2019)在《建国初期出版物印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1949年至1965年)是中国印刷现代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版物印刷量剧增,随着印刷技术、印刷材料、印刷设备日新月异,出版物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从印刷技术的角度出发区分建国初期的出版物,目前仍然是前人少有涉足的领域。本文先对建国初期的出版物从印刷技术上进行划分,进而对出版物印刷发展进行了梳理,运用显微镜等现代设备为建国初期平、凸、凹、孔四大类型出版物的鉴定提供了有效依据。通过研究发现:建国初期不同印刷方式的出版物显微特征有所不同。通过微观分析,能为不同印刷技术的鉴定提供有效方法。建国初期出版物中的平版印刷技术包括有石印、珂罗版和平版胶印。石印的出版物图文边缘清晰,墨层较薄,油墨转移不完整;珂罗版印刷的出版物无网点,轮廓清晰;平版胶印的出版物印刷网点墨层较薄,油墨分布均匀,文字边缘模糊,颜色浅淡。建国初期出版物中的凸版印刷技术包括有雕刻木版水印和金属凸版。雕刻木版水印技术分为木刻雕版和木版水印,其中木刻雕版用来印刷出版物中的文字或线条,印刷品文字中间墨层薄,四周墨层厚;木版水印用来印刷出版中的彩色图像,图像为实地印刷,无网点,图像边缘墨层相对较厚。金属凸版分为铅印和铜锌版,铅印用来印刷出版物中的文字和线条部分,文字边缘和笔锋清晰锐利;铜锌版网点图加网线数较低,彩色铜版加网线数较高,网点中心墨层薄,边缘墨层厚,线条图无网点。建国初期出版物中的凹版印刷技术为照相腐蚀凹版(影写版),图像以及文字边缘呈现锯齿状,四色印刷加网角度相同均为45°。凹版印刷的出版物墨层厚实,遮盖力强。建国初期出版物中的孔版印刷技术为誊写版(油印),进一步分为打字誊写版和铁笔誊写版。誊写油墨中含有低粘度的机油和煤油,承印物上的文字轮廓周围泛黄,这是油墨中机油扩散速率大于呈色物质而引起的。打字誊写版的出版物字体为印刷体,文字容易出现左右歪斜和上下波动,文字浓淡深浅不一。铁笔誊写版细线条部分会出现规则的点状或条状印痕。本文通过对中国版本图书馆所藏建国初期印刷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建国初期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丰富了我国出版印刷史的内容,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建国初期出版物印刷技术特点的分析,以印刷方式为依据将建国初期的出版物进行分类归纳,为建国初期出版物版本价值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撑,同时为出版物编目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胡俊杰[6](2016)在《凹版印刷中供墨控制系统的改进》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印刷设备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作为其关键组成部分的供墨控制系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由于其能提高印品质量、节省油墨、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等诸多优点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原有的供墨方式相比,现有的供墨控制系统提升了效率,降低了对人员的依赖,使印品的质量有了大步地提升,降低了因人为、设备或系统因素而导致产品质量无法有效控制的问题。本文针对GWASY-X型印刷机供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对系统中相应的组成部分进行了改进,并基于原有的功能模块重新设计了硬件及驱动程序,主要的研究内容为:1、论述了供墨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原理。供墨控制系统通常由印刷单元、循环泵、粘度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组成。高精度的粘度传感器检测出油墨粘度指标,控制模块指挥调整机构运转,依据特定的算法调整补充溶剂的阀门,将油墨粘度调整到位。同时强有力的循环搅拌系统,将油墨与溶剂的混合液体快速均匀混合,避免“溶剂冲击”现象的产生。最终将油墨性状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2、说明了 GWASY-X型凹印机中原有供墨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并研究了系统中导致印品质量差的原因。GWASY-X型凹印机原有的供墨控制系统,由于粘度传感器、执行机构等功能模块不能有效适应实际生产情况的要求,油墨的粘度以及品质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影响,如温度过高会加速稀释剂的挥发,从而使油墨粘稠度升高,导致印品粘连布墨不均;受粘度传感器精度的影响,油墨与溶剂的配比不准确,使得最终印制产品产生色差,各个环节的效能不佳,导致整体效果不够理想。同时对产品及工作环境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故障率高导致整个印刷过程中维护次数较多、停机次数多废品率高、劳动强度大、维护致使工作环境脏乱,也会导致印品质量难以管控,无法有效的对色差等质量问题进行控制,易出错。因此,需对原有供墨系统进行改进,以改善现有存在的问题,使设备能有良好的工作,产品品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掌控。3、分析了原有供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及工作原理。油墨粘度的控制是供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通常由粘度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来实现,通过粘度传感器将油墨状态的实时数据传送给控制单元,用户通过人机界面了解系统状态,并对系统参数进行修改,执行机构便会根据设定好的参数进行工作,从而使油墨达到较佳的状态,还可以通过预先设定好的方案进行设置,使设备自动执行生产任务。4、对原有供墨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效能做了分析并进行了重新设计改进。针对油墨材料日渐多样化的情况,因此要求系统中各部分能够提高处理能力以满足更高的要求。分析了粘度的类别,影响粘度的因素及检测粘度的方法,对比了多种粘度检测设备方案,其中旋转法反应灵敏、采样及时便于控制系统进一步动作;重新设计了传感器部分,改进了粘度检测设备中的转子,使之能够适应不同油墨的特性;经过对比及测试,选取性价比较高,易于操做的齐平电感式接近开关,能够高效的提供反馈使控制更加灵敏;BLDC电机快速动态响应,较高的转速范围,效率高等特性,能够提供高效的动力。加入了离合机构,通过电磁线圈驱动电机轴上的活动部件,来实现与编码盘的离合动作,达到随时随地检测油墨粘度的目的;执行机构中,采用tiny24作为阀岛的控制芯片,来提高控制的实时性。5、对系统硬件改进的同时也对通信协议及驱动程序进行了优化,提高了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实时性,缩短了开发的周期。对加入的离合机构以及阀岛的控制程序也进行了优化。然后,对改进方案进行了测试,改进后的供墨控制系统对油墨粘度的控制更加及时有效,提高了印品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用户产生的效益也随之提高。
吕文波[7](2015)在《药品包装设计中印刷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药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印刷工艺与设备的不断更新,印刷行业作为药品包装的配套行业,在药品包装产品化过程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我国药品包装还存在着设计落后,印刷质量良莠不齐,药品包装安全性不高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的用药安全以及制药企业的利益。本论文通过对药品包装印前、印中、印后相关因素的研究,旨在为药品包装印刷设计人员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进而能够改善药品包装印刷质量,完善药品包装功能。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基础,总结了药品包装图文印刷设计标准,可为药品包装印前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调研法,对药品包装设计中的印刷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包括材料、印刷工艺、印刷设备等因素对药品包装印前设计的影响,探讨了油墨、纸质材料的特性、印刷管理等对包装色彩再现的影响以及印后加工工艺对药品包装物化的影响。其次,运用实地调研法、文献分析法,对我国药品包装印刷设计现状进行研究,对我国药品包装印刷设计现状进行深入挖掘,可从本质上了解药品包装印刷设计存在的不足,并分别从印前设计、承印材料、印刷油墨等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从法律法规、企业、技术、人才四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再次,结合药品包装印刷设计存在的具体问题,从印前、印中、印后三个方向,总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印前的角度,明确了药品包装设计常见的误区,提出了药品包装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从印中的角度,归纳了药品包装原稿设计特性与各印刷工艺特点的匹配关系图。从印后的角度,总结了药品包装印后加工的选择原则。以上内容可为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从印前设计、承印物、印刷设备等方面对哈药六厂生产的严迪牌罗红霉素分散片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并运用主观评价法对其印刷质量做了评价,评价结果对罗红霉素分散片包装盒的印刷质量有一定的参考。对药品包装的印刷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药品包装印前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就能对药品包装的印刷效果有一定的预估,对印刷因素的了解也可以避免设计出不适宜印刷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失误损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李庆[8](2015)在《凹版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凹版印刷产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凹版印刷的技术手段不断的提高,对于凹版印刷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虽然国外有很多的科技学者在凹版印刷的质量控制检测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质量检测的效果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为了进一步对凹版印刷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本文在了解了当前凹版印刷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基于统计阈值法的凹版印刷质量检测的算法。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的方法及目标、国内外关于凹版印刷的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进行分析。然后主要分析了凹版印刷质量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凹版印刷相关的概念包括:凹版印刷的概念、印刷质量的内涵以及凹版印刷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等。然后从现代和传统两个方面分析印刷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接着主要分析我国凹版印刷质量控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凹版印刷行业的发展状况、凹版印刷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凹版印刷产品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凹版印刷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包括:背黏和溶剂残留、刀丝、高光小网点缺失、墨点污染和色差。然后重点基于凹版印刷中的诸多质量问题,设计出基于统计阈值法的凹版印刷的质量检测算法。首先分析图像的预处理技术相关的算法:图像增强和去噪、模板制作以及图像匹配定位相关的算法。经过预处理之后,分析印刷图像的双向差影以及缺陷图像的连通域。接着使用统计阈值法分析和确定图像的灰度,设计出基于统计阈值法的质量检测算法。经过上文的分析,提出凹版印刷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对策。
王留杰,魏新平[9](2014)在《卷筒纸凹印套印不准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案》文中研究表明在卷筒纸凹印生产中,套印不准是最常见、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也是影响成品率的重要因素,而影响套印不准的因素众多,不仅与设备自身性能有关,还与生产环境、设备各参数设置都有重要联系。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现从印刷材料和环境、印版、套准控制系统、印刷压力、张力控制等方面系统地分析卷筒纸凹印套印不准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与业
王留杰,魏新平[10](2014)在《影响凹印机套印不准的因素和解决方案》文中研究表明影响卷筒纸凹印机套准的因素很多,这需要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平时认真总结经验,细心工作,综合考虑人、机、料、法、环各个环节,遇到上述问题,认真分析,都能迎刃而解。
二、解决凹版旋转印刷设备套印不准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决凹版旋转印刷设备套印不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孪生的印刷机状态预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状态预测的研究现状 |
1.2.2 数字孪生研究现状 |
1.2.3 动态贝叶斯网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2 基于数字孪生的印刷机状态预测模型 |
2.1 印刷机状态预测研究 |
2.2 印刷机数字孪生建模 |
2.2.1 数字孪生内涵 |
2.2.2 数字孪生模型 |
2.3 多色集合理论方法 |
2.3.1 多色集合理论分析 |
2.3.2 围道矩阵方法 |
2.4 印刷机状态的数字孪生建模 |
2.4.1 印刷机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2.4.2 基于改进的多色集合理论数据模型构建 |
2.4.3 印刷机状态预测模型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3 印刷机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3.1 印刷机的多源数据采集 |
3.1.1 印刷机多源数据分析 |
3.1.2 印刷机多源数据采集 |
3.2 印刷机数据处理 |
3.2.1 数据清洗 |
3.2.2 异常值处理 |
3.2.3 数据规范化 |
3.2.4 数据集成 |
3.3 滑动窗口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印刷机状态预测模型研究 |
4.1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先验概率分析 |
4.2 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构建 |
4.2.1 静态贝叶斯网络 |
4.2.2 动态贝叶斯网络 |
4.2.3 动态贝叶斯参数学习 |
4.3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推理的状态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5 凹版印刷机套准状态预测实验分析 |
5.1 凹版印刷机状态预测模型建立 |
5.2 凹版印刷机套准预测 |
5.3 凹版印刷机套准状态预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凹印与UV工艺集成及冰花锤纹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题目来源与背景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烟标表面特殊装饰效果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烟标印刷工艺理论基础 |
2.1 烟标生产工艺 |
2.1.1 印刷 |
2.1.2 烫印 |
2.1.3 击凸 |
2.1.4 覆膜 |
2.2 印刷工艺原理 |
2.2.1 胶版印刷 |
2.2.2 凹版印刷 |
2.2.3 丝网印刷 |
2.2.4 UV印刷 |
2.3 冰花锤纹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胶印+丝印”组合印刷工艺的冰花锤纹印刷实验 |
3.1 实验原辅料和设备 |
3.2 烟标印刷实验操作 |
3.2.1 胶印机操作步骤 |
3.2.2 丝印机操作步骤 |
3.3 胶印实验结果 |
3.4 丝印实验结果 |
3.4.1 UV灯功率 |
3.4.2 印刷速度 |
3.4.3 冰花油墨 |
3.5 烟标的印后加工 |
3.5.1 烫金 |
3.5.2 赋码和模切 |
3.6 工艺分析 |
3.6.1 印刷生产流程 |
3.6.2 生产速度和效率 |
3.6.3 卫生安全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烟标印刷生产工艺改进 |
4.1 印刷工艺的选择 |
4.1.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1.2 凹印设备改造 |
4.2 凹印机操作步骤 |
4.3 实验结果 |
4.3.1 UV灯功率和印刷速度 |
4.3.2 网穴深度 |
4.3.3 油墨粘度的控制 |
4.3.4 实验结果 |
4.4 烟标印后加工 |
4.5 工艺对比分析 |
4.5.1 印刷生产流程 |
4.5.2 生产速度和效率 |
4.5.3 卫生安全性 |
4.5.4 工艺改进成本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3)电子轴凹版印刷机动态过程的建模与同步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子轴凹版印刷机设备的研究现状 |
1.2.2 电子轴凹版印刷机印刷过程建模的研究现状 |
1.2.3 电子轴凹版印刷机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系统运行原理分析及同步控制策略选择 |
2.1 电子轴凹版印刷系统运行原理分析 |
2.2 同步控制策略分析 |
2.3 同步控制策略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轴凹版印刷机动态过程建模 |
3.1 印刷过程分析 |
3.2 加速过程建模 |
3.2.1 加速过程张力建模 |
3.2.2 加速过程误差建模 |
3.3 本章小结 |
4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算法 |
4.1 模糊PID控制 |
4.1.1 模糊控制理论 |
4.1.2 电子轴凹版印刷机系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2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2.1 变论域理论 |
4.2.2 电子轴凹版印刷机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3 仿真及结果分析 |
4.3.1 阶跃响应性能分析 |
4.3.2 抗干扰性能分析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平台搭建与算法移植 |
5.1 实验平合搭建 |
5.2 单电机性能调试 |
5.3 多电机同步控制的策略和算法移植 |
5.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稀土上转换NaYF4水性聚氨酯荧光油墨的制备、性能调控及三线防伪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现代包装防伪技术 |
1.2.1 现代防伪技术的表现形式 |
1.2.2 包装防伪技术发展趋势 |
1.2.3 三线防伪 |
1.3 稀土上转换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稀土上转换荧光材料概述 |
1.3.2 上转换荧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3 上转换荧光材料在防伪领域的应用 |
1.4 水性聚氨酯荧光防伪油墨的研究进展 |
1.4.1 水性聚氨酯及其改性 |
1.4.2 上转换荧光油墨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基色上转换NaYF_4 晶体的可控合成及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离子掺杂上转换NaYF_4 晶体的制备 |
2.2.2 正交试验优化设计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WPU预聚体对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
2.3.2 反应条件对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
2.3.3 离子掺杂调控上转换NaYF_4 晶体的荧光性能 |
2.3.4 三基色上转换NaYF_4晶体的优化制备及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性能水性聚氨酯及其上转换荧光油墨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ZIF-8及NH2-ZIF-8 的合成 |
3.2.2 二羟基酮扩链剂的制备 |
3.2.3 ZIF-8 改性室温自交联WPU分散液的制备 |
3.2.4 NH2-ZIF-8 改性室温自交联WPU分散液的制备 |
3.2.5 WPU分散液涂膜的制备 |
3.2.6 三基色水性聚氨酯荧光油墨的制备及打样 |
3.2.7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ZIF-8及NH2-ZIF-8 的结构与性能 |
3.3.2 改性WPU分散液的结构 |
3.3.3 改性WPU涂膜的抗水性能 |
3.3.4 改性WPU涂膜的热稳定性 |
3.3.5 三基色水性聚氨酯荧光油墨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基色上转换荧光油墨的多色复制及其色彩控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网点叠印与网点并列 |
4.2.2 测试文件设计 |
4.2.3 三基色荧光油墨的凹版印刷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三基色荧光油墨的色彩特性 |
4.3.2 上转换荧光加色法成像 |
4.3.3 多色复制进程中的荧光调控 |
4.3.4 基于Neugebauer方程的上转换荧光光谱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上转换荧光材料的三线防伪系统构建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三线防伪系统的构建 |
5.2.2 印前图文处理 |
5.2.3 多色凹版印刷 |
5.2.4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一线防伪模块识别与分析 |
5.3.2 二线防伪模块识别与分析 |
5.3.3 三线防伪模块识别与分析 |
5.3.4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三线防伪系统评价模型 |
5.3.5 三线防伪系统在高端包装上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附录2 缩略语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建国初期出版物印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建国初期出版物研究背景 |
1.2 建国初期出版物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对象和实验设备 |
1.5 研究内容的结构顺序 |
1.6 本课题预计达到的研究目标 |
2 建国初期出版物中的平版印刷技术 |
2.1 平版印刷原理及技术发展 |
2.1.1 石印原理及技术发展 |
2.1.2 珂罗版印刷原理及技术发展 |
2.1.3 平版胶印原理及技术发展 |
2.2 石印在出版物中的应用 |
2.3 珂罗版在出版物中的应用 |
2.4 平版胶印在出版物中的应用 |
2.5 平版印刷技术小结 |
3 建国初期出版物中的凸版印刷技术 |
3.1 凸版印刷原理及技术发展 |
3.1.1 雕刻木版水印原理及技术发展 |
3.1.2 金属凸版印刷原理及技术发展 |
3.1.3 感光树脂版印刷原理及技术发展 |
3.2 雕刻木版水印在出版物中的应用 |
3.2.1 木刻雕版在文字复制中的应用 |
3.2.2 木版水印在图像复制中的应用 |
3.3 金属凸版在出版物中的应用 |
3.3.1 铅印在文字复制中的应用 |
3.3.2 铜锌版在图像复制中的应用 |
3.4 凸版印刷技术小结 |
4 建国初期出版物中的凹版印刷技术 |
4.1 凹版印刷原理及技术发展 |
4.1.1 雕刻凹版印刷原理及技术发展 |
4.1.2 照相腐蚀凹版印刷原理及技术发展 |
4.2 照相腐蚀凹版在出版物中的应用 |
4.3 凹版印刷技术小结 |
5 建国初期出版物中的孔版印刷技术 |
5.1 孔版印刷技术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毛笔誊写版印刷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2 铁笔誊写版印刷原理技术发展 |
5.1.3 打字誊写版印刷原理及技术发展 |
5.2 誊写版在出版中的应用 |
5.3 孔版印刷技术小结 |
6 建国初期出版物印刷技术特征 |
6.1 实验样品及设备 |
6.1.1 实验样品 |
6.1.2 实验设备及测量工具 |
6.2 平版印刷品的特征 |
6.2.1 石版印刷品的特征 |
6.2.2 珂罗版印刷品的特征 |
6.2.3 平版胶印印刷品的特征 |
6.3 凸版印刷品的特征 |
6.3.1 雕刻木版水印印刷品的特征 |
6.3.2 铅印凸版印刷品的特征 |
6.3.3 铜锌版凸版印刷品的特征 |
6.4 照相腐蚀凹版印刷品的特征 |
6.5 誊写版印刷品的特征 |
6.5.1 铁笔誊写版印刷品的特征 |
6.5.2 打字誊写版印刷品的特征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凹版印刷中供墨控制系统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 |
1.1.1 凹版印刷介绍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的应用及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的应用及研究情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凹版印刷中的供墨控制系统 |
2.1 系统构成 |
2.1.1 系统组成部分 |
2.2 工作流程及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WASY-X型印刷机供墨控制系统分析 |
3.1 粘度 |
3.1.1 粘度的分类 |
3.1.2 影响粘度的因素 |
3.1.3 粘度测量方法 |
3.2 原有供墨控制系统的分析 |
3.2.1 供墨控制方法的分析 |
3.2.2 传感器分析 |
3.2.3 人机界面的分析 |
3.2.4 执行机构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墨控制系统的改进 |
4.1 粘度传感器的改进 |
4.1.1 小粘度油墨测量的改进方案 |
4.1.2 大粘度油墨测量的改进方案 |
4.1.3 粘度传感器离合机构的设计 |
4.1.4 电流检测部分设计 |
4.2 执行机构方案的改进 |
4.3 供墨控制系统改进方案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药品包装设计中印刷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药品包装印刷设计需求的迫切性 |
1.1.2 药品包装及相关行业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药品包装设计概述 |
2.1 药品包装的概念与分类 |
2.1.1 药品包装的概念 |
2.1.2 药品包装的分类 |
2.2 药品包装的功能 |
2.2.1 保护功能 |
2.2.2 信息指导功能 |
2.2.3 提高品牌价值功能 |
2.3 药品包装的发展趋势 |
2.3.1 药品包装与用药安全 |
2.3.2 药品包装与服务便利 |
2.3.3 药品包装与绿色环保 |
2.4 药品包装设计标准及法规 |
2.4.1 药品包装材料的选择标准 |
2.4.2 药品包装图文信息印刷设计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药品包装设计中的印刷因素 |
3.1 印刷在药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
3.1.1 包装的构成途径 |
3.1.2 包装的创意平台 |
3.1.3 实现包装特殊功能的手段 |
3.2 影响药品包装印前设计的印刷因素 |
3.2.1 纸质材料的平滑度及白度对印前设计的影响 |
3.2.2 印刷工艺的印刷特点对印前原稿设计的选择及影响 |
3.2.3 印刷设备的机械特点对印前设计的影响 |
3.2.4 印后加工对印前设计及承印材料选择的影响 |
3.3 印中印刷对药品包装色彩再现的影响因素 |
3.3.1 油墨对药品包装色彩再现的影响 |
3.3.2 纸张对药品包装印刷色彩的影响 |
3.3.3 印刷工艺管理、印刷设备对药品包装色彩再现的影响 |
3.4 印后加工工艺对药品包装物化的影响 |
3.4.1 印后工艺对药品包装视觉效果的提升 |
3.4.2 印后工艺可以完善药品包装的实用功能 |
3.4.3 印后工艺可以提高药品包装的安全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药品包装印刷设计现状解读 |
4.1 我国药品包装及包装印刷现状 |
4.2 药品包装印刷设计问题存在的成因 |
4.2.1 法律、法规因素 |
4.2.2 企业因素 |
4.2.3 技术因素 |
4.2.4 人才因素 |
4.3 我国药品包装印刷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读 |
4.3.1 对印前设计的解读 |
4.3.2 对承印材料的选择要求解读 |
4.3.3 对影响选择印刷工艺的因素解读 |
4.3.4 对药品包装印后加工工艺的解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药品包装印刷设计关键要素分析 |
5.1 药品包装印前设计误区分析 |
5.2 药品包装设计原则 |
5.2.1 科学性原则 |
5.2.2 针对性原则 |
5.2.3 经济性原则 |
5.2.4 系列化原则 |
5.2.5 绿色设计原则 |
5.3 根据印稿设计特点对印刷工艺进行选择 |
5.4 印后加工工艺的选择原则 |
5.4.1 力求工艺的实用化 |
5.4.2 把握需求的时代化 |
5.4.3 加工工艺的绿色化 |
5.4.4 印后工艺的规律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药品包装物化设计案例分析 |
6.1 哈药六厂严迪牌罗红霉素分散片(成人严迪)案例分析 |
6.1.1 罗红霉素分散片包装印前设计分析 |
6.1.2 罗红霉素分散片包装盒纸板的选择 |
6.1.3 罗红霉素分散片包装承印单位的选择 |
6.1.4 罗红霉素分散片包装印后加工工艺的选择 |
6.2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 |
6.2.1 评价方法 |
6.2.2 评价内容 |
6.2.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 严迪牌罗红霉素分散片包装质量的评价 |
6.3.1 评价人员的选取 |
6.3.2 评价流程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凹版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目标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目标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凹版印刷的技术分析 |
1.3.2 凹版印刷与其他印刷的比较 |
1.3.3 凹版印刷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概述 |
2.1 凹版印刷质量相关概念 |
2.1.1 凹版印刷相关概述 |
2.1.2 印刷质量概述 |
2.1.3 凹版印刷质量控制主要内容 |
2.2 印刷质量控制检测的相关理论 |
2.2.1 传统印刷质量控制理论 |
2.2.2 现代印刷质量控制理论 |
2.2.3 印刷质量检测理论 |
第三章 凹版印刷质量控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研究和发展现状 |
3.2 凹版印刷产品质量问题分析 |
3.2.1 背黏和溶剂残留 |
3.2.2 刀丝 |
3.2.3 高光小网点丢失 |
3.2.4 墨点污染 |
3.2.5 色差 |
第四章 基于统计阈值法的凹版印刷质量检测算法设计 |
4.1 图像预处理技术相关算法 |
4.1.1 图像的增强和去噪 |
4.1.2 模板制作 |
4.1.3 图像匹配定位 |
4.2 双向差影检测算法 |
4.3 连通域分析 |
4.4 基于统计阈值法的灰度确定 |
4.5 基于统计阈值法的质量检测算法设计 |
4.6 实验案例应用 |
4.6.1 实验设计 |
4.6.2 实验步骤 |
4.6.3 实验检测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卷筒纸凹印套印不准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因素一:印刷材料和环境 |
1.印刷材料的质量 |
2.印刷环境的稳定性 |
因素二:印版 |
1.Mark线的位置 |
2.版辊直径 |
3.版辊的动平衡 |
4.装版过程 |
5.换版过程 |
6.锁定装置的工作状态 |
因素三:套准控制系统 |
因素四:印刷压力 |
1.印刷压力的均匀性 |
2.印刷压力的大小 |
因素五:张力控制系统 |
四、解决凹版旋转印刷设备套印不准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孪生的印刷机状态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 赵育.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凹印与UV工艺集成及冰花锤纹的实验研究[D]. 郭力铭.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电子轴凹版印刷机动态过程的建模与同步控制[D]. 李平.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4]稀土上转换NaYF4水性聚氨酯荧光油墨的制备、性能调控及三线防伪应用[D]. 杨玲.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5]建国初期出版物印刷技术研究[D]. 李赛.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2)
- [6]凹版印刷中供墨控制系统的改进[D]. 胡俊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6(01)
- [7]药品包装设计中印刷因素的研究[D]. 吕文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8]凹版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的研究[D]. 李庆.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9]卷筒纸凹印套印不准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案[J]. 王留杰,魏新平. 印刷技术, 2014(18)
- [10]影响凹印机套印不准的因素和解决方案[J]. 王留杰,魏新平.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