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聚集体的相互作用及形成机制

微生物聚集体的相互作用及形成机制

论文摘要

生物处理是目前水污染控制的主要技术手段。在废水处理反应器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通常以絮体污泥、生物膜和颗粒污泥三种聚集体的形式存在。这些微生物聚集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特性影响并决定着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另一方面,微生物聚集体的形成过程却极为复杂,不仅形成过程时间长,而且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对微生物聚集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形成机制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基于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和DLVO理论的拓展应用,系统研究了废水处理反应器中微生物聚集体的表面特性、相互作用以及形成机制,深入探讨了微生物胞外多聚物EPS在微生物相互作用中的作用机制,并成功构建了微观尺度下微生物聚集体的三维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表面热力学分析所反映的微生物表面性质的差异,以一株产氢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acidophila)为对象,建立了利用DLVO理论来解析与预测微生物之间的吸附与絮凝行为的理论方法,并探索了导致细菌絮凝性能变化的本质原因。在0.1 mol L-1电解质浓度下以及pH约为7.0时候,体系具有最优的絮凝性能;Ca2+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体系菌液的絮凝性能;EPS对体系絮凝性能的变化影响很大;导致光合细菌絮凝性能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光合细菌自身特殊的表面性质,即较小的Hamaker常数值(2.27×10-23J)与正的界面吸附自由能(21.75 mJ m-2)。2.通过对真氧产碱杆菌(Ralstonia eutropha)生长周期的研究,成功地对微生物生长周期中表面特性以及絮凝性能的变化进行了定量表征。在生长周期中真氧产碱杆菌的水接触角与甲酰胺接触角在24 h内迅速下降,其疏水性在对数生长期内迅速降低;细菌表面张力中非极性作用项与极性作用项的比值(γBLW/γBAB)在生长周期中先迅速下降,随之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说明在生长周期中细菌表面由疏水性为主变为以亲水性为主,从而导致在培养过程中细菌的稳定性逐渐升高;Lewis酸-碱水合作用项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对总位能贡献由最初的吸附转变为排斥是导致体系稳定性变化的主要因素。3.通过对真氧产碱杆菌不同生长条件的优化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定性预测不同底物状态下细菌絮凝性能大小的新方法。在30 g/L葡萄糖为底物、初始pH约为8.0的较优生长条件下,R.eutropha的生长快速,絮凝性能良好,合成PHAs的量也较多;而在其他条件下,真氧产碱杆菌的生长反而出现抑制现象;同时,在不同底物类型下细菌具有不同的斥力势垒水准,其絮凝性能的大小可以通过预测其斥力势垒的高低来判断。4.利用快速、灵敏、选择性高的三维荧光光谱方法,表征了好氧活性污泥与厌氧产甲烷污泥EPS的特性。好氧污泥中存在两个荧光峰,位置分别在280-285/340-350 nm和340-350/430-450 nm处,分别对应于蛋白与NADH的特征吸收峰;而在厌氧产甲烷污泥中除去出现蛋白特征吸收峰外,还在Ex/Em=400-410/465-475 nm处出现辅酶F420特征吸收峰,它是产甲烷菌所特有的物质;两种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参数(如峰位置、峰强度、不同峰强度比)都有所不同,说明了两者在成分和结构上的差异性。5.通过好氧和厌氧污泥表面EPS的提取实验,观察到污泥絮凝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松散结合EPS(Loosely bound EPS,LB-EPS)还是紧密结合EPS(Tightly bound EPS,TB-EPS)都对污泥絮凝性能有着有益的贡献,且随着EPS的不断剥离,污泥的絮凝性能逐渐变差。以DLVO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定量表征EPS在微生物相互作用中作用机制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试验数据的解析结果表明,在活性污泥中TB-EPS对于微生物的絮凝性能变化的贡献较大。6.成功建立了微观尺度下微生物聚集体的三维全局优化模型,并利用建立的模型优化了微生物聚集体数目从3增加到100所有的稳定最优构型。该方法是基于分子力学手段,将DLVO理论作为优化体系的势能函数,从而利用全局优化算法建立三维构型的优化模型。通过对构型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微生物聚集体生长的模型,即微生物粒子以一种多层分布的结构聚集在一起,从外部来看,聚集体结构呈现一种近似球形的分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微生物聚集体的研究
  • 1.2.1 微生物聚集体的形态及形成过程
  • 1.2.2 微生物聚集体的性能与其表面特性之间的关系
  • 1.2.3 微生物聚集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 1.3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DLVO理论概述
  • 1.3.1 经典DLVO理论形式及影响因素
  • 1.3.2 DLVO理论的修正、发展及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表面热力学分析的DLVO理论解析方法的建立
  • 2.1 概述
  • 2.2 方法构建
  • 2.2.1 微生物絮凝性能的影响因素
  • 2.2.2 微生物表面特性变化的量化方法:表面热力学分析
  • 2.2.3 基于表面热力学分析的DLVO理论解析方法的构建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光合细菌
  • 2.3.2 EPS提取及成分分析
  • 2.3.3 接触角测定
  • 2.3.4 Zeta电势测定
  • 2.3.5 絮凝性能表征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条件下体系絮凝性能变化的影响
  • 2.4.2 体系絮凝性能变化的影响分析
  • 2.4.3 EPS与钙离子对体系絮凝行为的作用机制分析
  • 2.4.4 光合细菌絮凝性能的DLVO理论解析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扩展DLVO理论对微生物表面特性及絮凝性能变化的定量表征
  • 3.1 概述
  • 3.2 经典DLVO理论的拓展及改进
  • 3.2.1 经典DLVO理论模型的局限
  • 3.2.2 水合作用项的引入
  • 3.3 真氧产碱杆菌表面特性及絮凝性能变化的定量表征
  • 3.3.1 材料和方法
  • 3.3.2 结果和讨论
  • 3.4 真氧产碱杆菌生长条件的优化及调控
  • 3.4.1 材料和方法
  • 3.4.2 结果和讨论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微生物聚集体形成中胞外聚合物作用机制的量化描述
  • 4.1 概述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好氧和厌氧污泥
  • 4.2.3 EPS提取及成分分析
  • 4.2.4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4.2.5 接触角测定、zeta电势测定以及絮凝性能表征
  • 4.2.6 紫外可见光谱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EPS成分、含量分析
  • 4.3.2 EPS提取前后污泥表面特性以及絮凝性能变化
  • 4.3.3 好氧和厌氧污泥絮凝性能变化的理论解析
  • 4.3.4 EPS作用机制的量化描述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微观尺度下微生物聚集体三维模型的建立
  • 5.1 概述
  • 5.2 模型构建
  • 5.2.1 分子力学模拟与全局优化算法
  • 5.2.2 DLVO理论与分子力学模拟的耦合
  • 5.2.3 动态格点搜索优化算法
  • 5.2.4 微生物聚集体三维模型构建─全局优化模拟过程
  • 5.3 微观尺度下微生物聚集体三维模型的建立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聚集体三维构型的模拟结果
  • 5.3.3 聚集体构型的有限能量差分分析
  • 5.3.4 优化构型的准确性分析
  • 5.3.5 微生物聚集体生长模型的构建
  • 5.4 小结
  • 附命名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微生物聚集体的相互作用及形成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