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EE 802.11s的HWMP协议研究

基于IEEE 802.11s的HWMP协议研究

论文摘要

802.11s草案提供了一种默认的路由机制,是一种混合的路由机制,它包括两种路由方法:On-Demand Routing和Tree Based Routing。其中On-Demand Routing和传统的AODV路由方法相同,而Tree Based Routing则是一种基于tree形结构的路由方法,而在tree形结构的建立和维护中又借鉴利用了传统AODV中的RREQ、RREP、RRER等机制。802.11s是IEEE无线网状网网络标准。这种网络是一种通过无线来链接路由器和设备的无线多跳网络,它比传统的无线网络有着更强大的功能。他建网方便成本也不高,很多方面传统的无线网络都不能比拟。本文主要研究基于IEEE 802.11s的无线网状网的路由协议。首先介绍了无线网状网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并与传统无线网络技术进行比较,介绍其区别和联系,同时介绍优点与不足之处。其次,介绍了无线网状网的三种类型的路由协议:table-driven routing协议,On Demand-driven协议和混合式路由协议,比较了三种路由协议的性能,并对其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接着本文选取802.11s草案中提出的混合路由协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协议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分别对入口节点间的互操作性,帧格式,组播功能等进行优化,同时提出的分布式root node选取算法对草案中简单的直接指定root node做出了优化等;最后,介绍各类仿真软件,同时运用NS2网络仿真软件对其部分协议进行性能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安排以及创新点
  • 第2章 无线网状网
  • 2.1 无线网状网介绍
  • 2.1.1 简介
  • 2.1.2 概述
  • 2.1.3 MAC 层
  • 2.1.4 路由层
  • 2.1.5 传输层
  • 2.1.6 无线网状网优点
  • 2.1.7 无线网状网的不足
  • 2.1.8 无线网状网的应用
  • 2.1.9 国内外现状分析
  • 2.2 各种协议对网状网结构的支持情况
  • 2.2.1 IEEE802.11
  • 2.2.2 IEEE 802.115
  • 2.2.3 IEEE 802.15
  • 2.2.4 IEEE 802.15.3
  • 2.2.5 IEEE 802.15.4
  • 2.2.6 IEEE 802.15.5
  • 2.2.7 IEEE 802.16
  • 2.2.8 IEEE802.20
  • 2.3 无线网状网的络发展
  • 2.3.1 无线网状网标准化发展
  • 2.3.2 无线网状网商品化发展
  • 2.4 无线网状网与同类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 2.4.1 无线网状网与移动蜂窝网络的比较
  • 2.4.2 无线网状网与Wi-Fi 的比较
  • 2.4.3 无线网状网与移动Ad hoc 网络的比较
  • 2.4.4 无线网状网与WIMAX 网络的比较
  • 2.5 小结
  • 第3章 无线网状网路由协议的分析
  • 3.1 无线网络的路由
  • 3.2 TABLE-DRIVEN ROUTING协议
  • 3.3 ON DEMAND-DRIVEN ROUTING 协议
  • 3.4 混合式路由协议
  • 3.5 几种路由协议性能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HWMP 协议的研究与改进
  • 4.1 HWMP 协议分析
  • 4.1.1 简介
  • 4.1.2 混合路由中的On Demand-driven routing
  • 4.1.3 混合路由中的基于tree 的路由
  • 4.2 对混合路由优化的关键技术
  • 4.2.1 混合路由技术
  • 4.2.2 降低路由消息数量
  • 4.3 入口节点间的互操作性能的优化
  • 4.4 关于帧格式的问题优化
  • 4.5 MULTICAST
  • 4.5.1 自组网Multicast 路由协议简介
  • 4.5.2 解决方案
  • 4.6 对混合路由协议的ROOT NODE 选取算法的优化
  • 4.7 优化后的混合路由
  • 4.7.1 table-driven routing 协议
  • 4.7.2 On Demand-driven routing 协议部分
  • 4.9 小结
  • 第5章 网络仿真与分析
  • 5.1 模型简介
  • 5.1.1 OPNET Modeler
  • 5.1.2 NS-2
  • 5.2 仿真
  • 5.3 考察标准
  • 5.4 仿真结果
  • 5.4.1 数据投递
  • 5.4.2 数据包端到端平均延时
  • 5.4.3 路由负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思科模拟器平台常用路由协议的配置与应用[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8(05)
    • [2].车联网中路由协议的探析[J]. 办公自动化 2019(21)
    • [3].车辆网联环境下的交通感知路由协议综述[J]. 汽车工程学报 2018(05)
    • [4].无线网状网路由协议的研究与对比[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0(08)
    • [5].一种应用于战术移动自组网的路由协议[J].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09(01)
    • [6].无线网状网主动路由协议的对比[J]. 无线互联科技 2014(08)
    • [7].自管理机密网络的分布式匿名路由协议探讨[J]. 科技传播 2013(13)
    • [8].一种改进的簇头成链路由协议[J]. 计算机工程 2012(03)
    • [9].基于VANET的路由协议研究[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9(06)
    • [10].低敏感路由协议攻击自适应监测系统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07)
    • [11].无线自组网中的路由协议[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22)
    • [12].路由协议的形式化描述[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36)
    • [13].基于最优化的能耗均衡分簇路由协议[J]. 软件导刊 2020(05)
    • [14].自提名式非均匀分簇路由协议[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7(06)
    • [15].基于稳定分簇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6(11)
    • [16].ZigBee路由协议在电力配网应用的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3(07)
    • [17].虚拟容错路由协议分析和改进研究[J]. 通信技术 2011(04)
    • [18].平面路由协议改进策略[J]. 电子商务 2011(04)
    • [19].一种负载均衡的分簇路由协议[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0(02)
    • [20].虚实结合学习路由协议[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15)
    • [21].移动自组网中一种洞椭圆化的避洞路由协议[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28)
    • [22].面向水下路由协议的通用验证方法[J]. 现代导航 2016(04)
    • [23].一种基于分层结构的区域路由协议[J]. 燕山大学学报 2014(06)
    • [24].快速建立数据传输路径的谣传路由协议改进[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4(16)
    • [25].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综述[J]. 通信学报 2018(11)
    • [26].一种可控簇规模的能耗均衡路由协议的设计[J]. 传感技术学报 2018(03)
    • [27].面向高速场景的基于路径连通概率路由协议[J]. 传感技术学报 2017(08)
    • [28].基于最小生成树的非均匀分簇路由协议[J]. 传感技术学报 2017(09)
    • [29].基于IPv6的路由协议的研究[J].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30].移动自组网络路由协议及互操作[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0(04)

    标签:;  ;  

    基于IEEE 802.11s的HWMP协议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