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不同亚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病灶中的分布规律及与内异症相关的部分因子(OTR、COX-2等)之间的关系,在雌激素β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及SCID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探讨雌激素β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雌激素β受体激动剂WAY-200070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实验数据。方法:1)收集正常子宫内膜、正常子宫肌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子宫腺肌症组织标本,利用Western blotting、RT-PCR、ELISA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组织内ERα、ERβ、COX-2、OTR等蛋白含量及分布;2)利用雌激素β基因敲除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研究ERβ在先天缺乏时对内异症病灶形成的影响;3)分别用人正常子宫内膜、内异症在位内膜、子宫腺肌症病灶及卵巢异位囊肿壁在SCID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同时注射雌激素β受体激动剂WAY-200070 14天,然后处死小鼠取出病灶观察ERβ对异位病灶形成的影响。结果:1)在不同组织中均有ER的表达,但ERα含量高于ERβ;OTR及COX-2在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内膜,与在位内膜中ERα含量呈正相关,与ERβ无明显相关性。2)应用Westernblotting和RT-PCR方法检测子宫腺肌症病灶内各种受体蛋白含量与其他部位比较,ERα和ERβ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OTR和COX-2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但免疫组化法显示ERα、ERβ在异位病灶及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壁内各种受体蛋白含量与其他部位比较,OTR和COX-2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内膜和在位内膜;ERα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在位内膜;而ERβ则无明显差异。4)雌激素β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与同源非敲除小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卵巢切除否对异位病灶的形成有明显影响(P<0.05)。5)利用不同组织在SCID小鼠建立异位症模型后应用雌激素β受体激动剂WAY-200070,发现正常子宫内膜、在位内膜及卵巢异位囊肿壁模型组病灶重量在种植后有明显缩小(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子宫腺肌症病灶用药组重量缩小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3)。结论: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肌肉、内异症子宫在位内膜、卵巢异位囊肿及子宫腺肌症病灶内均有ER的表达,但ERβ含量明显低于ERα。应用ERβ基因敲除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显示ERβ存在与否对异位病灶的形成无明显影响,而雌激素β受体激动剂WAY-200070对SCID小鼠内异症模型的病灶发展亦无明显影响,提示ER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的发病作用影响微弱。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子宫内膜异位症论文; 子宫腺肌症论文; 雌激素受体论文; 雌激素受体基因敲除小鼠论文; 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