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北冈底斯桑巴地区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西藏北冈底斯桑巴地区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论文摘要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带是夹持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的一条巨型构造-岩浆岩带,该带囊括西藏境内花岗岩出露面积的80%。呈大致东西向平行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展布的冈底斯花岗岩大致分为北带、中带和南带3个亚带,它们的形成时代主要是中新生代,代表了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之前和碰撞过程中新特提斯洋的俯冲消减作用和地壳深熔作用。但对其岩石圈结构、俯冲与生长历史及其与北部羌塘陆块的关系上存在模糊与争议。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冈底斯带南部地区,北部研究及数据都较少,本文在中国地调局近年来完成的1:25万区域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冈底斯北部东缘的桑巴岩体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并探讨了岩石成因。同时结合区域上的相关资料,对冈底斯带北部及班公湖-怒江洋的构造-岩浆演化提供约束。本论文共采集样品24件,其中黑云母花岗岩20件,辉绿岩4件。定年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岩的侵位时代为118110 Ma,辉绿岩参考桑巴岩体南侧洞中拉地区的辉绿岩年龄,为117 Ma。黑云母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2(71.65%~76.19%)、K2O(4.50%~5.43%)以及Na2O(2.76%~3.66%)含量。铝饱和指数(A/CNK)为1.111.19,黑云母花岗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属于高分异的S型花岗岩。辉绿岩的SiO2含量为47.85%~48.10%,K2O和MgO含量分别为1.32%1.08%和5.27%~7.00%。与宁中早侏罗世强过铝质花岗岩所代表的冈底斯成熟大陆地壳物质对比,黑云母花岗岩εNd(t)值为-7.3~-5.7,(87Sr/86Sr)t值为0.7102~0.7504,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显示出不均一(εHf(t)= -10.1~+3.4),和较为古老的地壳模式年龄1.5~1.7Ga。表明地壳物质很可能在桑巴岩体的成岩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班公湖-怒江洋岩石圈的南向俯冲以及随后发生的大洋板片断离会导致局部软流圈上涌和减压熔融,引发北冈底斯带早白垩世岩浆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冈底斯花岗岩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青藏高原地质背景及构造格架
  • 2.2 冈底斯带构造岩浆岩带
  • 2.3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 2.4 野外地质及样品采集
  • 2.5 岩石学特征
  • 3 桑巴地区花岗岩锆石U-PB 年代学与HF 同位素特征
  • 3.1 锆石 U-Pb 年代学
  • 3.1.1 分析测试方法
  • 3.1.2 锆石U-Pb 年龄分析结果
  • 3.1.3 冈底斯带中北部岩浆作用年代学格架
  • 3.2 锆石Hf 同位素特征
  • 3.2.1 分析测试方法
  • 3.2.2 锆石Hf 同位素特征
  • 4 桑巴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分析测试方法
  • 4.2 主量元素
  • 4.3 微量元素
  • 4.4 全岩 Sr-Nd 同位素
  • 5 桑巴地区花岗岩岩石成因
  • 5.1 冈底斯带岩石圈结构特征
  • 5.2 桑巴地区花岗岩岩浆源区及岩石成因
  • 6 冈底斯带北部地区构造岩浆演化
  • 6.1 班公湖-怒江洋洋壳板片断离及岩浆大爆发事件
  • 6.2 冈底斯北部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作用演化模式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1 单矿物分选流程
  • 1.2 无污染碎样
  • 1.3 主量元素 XRF 测试预处理方法
  • 1.4 ICP-MS 分析用岩石样品溶解流程
  • 图版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西藏北冈底斯桑巴地区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