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实验检测了D3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抗性情况,其结果为:D3菌株对卡那霉素、四环素的抗性小于10μg·mL-1,对氯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小于5μg·mL-1,对新霉素、红霉素的抗性更小,分别为2μg·mL-1和小于0.5μg·mL-1。并对D3菌株进行了氯霉素的抗性驯化,使其对氯霉素的抗性达到30μg·mL-1。对抗性驯化的菌株D3-X和出发菌株D3进行了降解毒死蜱能力的测定比较,结果显示,抗性驯化后并未影响出发菌株D3的降解毒死蜱的能力。将驯化菌株D3-X接种到土壤中研究其在土壤中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驯化菌株在自然土壤和灭菌土壤中均可以存活,在灭菌土壤中的定殖水平略高于自然土壤。驯化菌株接种到土壤后5d之内就已达到最高定殖水平,第5d时灭菌土壤处理的菌株定殖密度为4.9×107cfu/g土,而在自然土壤处理的定殖密度为2.3×107cfu/g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定殖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在30d时向土壤中加入蛋白胨和酵母膏营养后,驯化菌株在自然土壤中的定殖水平会上升。驯化菌株在黄棕壤、黄红壤与砂姜黑土中的存活力研究表明,D3-X菌株在以上三种土壤中均可以存活且无明显差异,说明D3-X菌株在不同性状的土壤中均具有较强的定殖能力,适合土壤和植物根际污染修复。利用根盒实验研究D3-X菌株在植物根部的存活情况,结果发现,驯化菌株在土壤中垂直方向上主要定殖在0-10cm根段间,且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在蕃茄播种后10d以内D3-X就达到了最高定殖水平。第5d时,驯化菌株D3-X已经延伸到蕃茄种子以下根长6cm以内,在0-2cm和2-4cm根段的根际定殖密度分别为4.94×106cfu/g根土和3.22×106cfu/g根土。虽然此时有些番茄根长超过了6cm,但6cm以下根段并未检测到驯化菌株D3-X。到第10d时,番茄主根长已超过8cm,但驯化菌株主要定殖在8cm以内,在8cm以下根段根表土壤中未检测到驯化菌株。到第50d时,10cm根段以内根际和根表土壤中均有驯化菌株存活,2-4cm根段的根际定殖密度为8.45×102cfu/g根土,0-2cm根段的根表定殖密度也高达1.11×104cfu/g根。无论在根表还是根际土壤中,在番茄根尖部位都未检测到菌株。由此可见,驯化菌株是从种子向根尖方向扩散的,但并不与根的生长同步,而是稍迟于根的伸长生长。比较接种菌株在番茄根际与根表定殖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根表的定殖密度高于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密度。在番茄播种后同一时间检测驯化菌株,驯化菌株的定殖数量总体上是顺着根向下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即驯化菌株在离番茄种子越近的根段定殖数量越高;同一根段驯化菌株的根际定殖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利用盆栽实验研究D3菌株对土壤中毒死蜱污染的修复,结果表明,D3菌株对毒死蜱的降解随着初始菌量的增加,土壤中毒死蜱降解速率加快,半衰期缩短,修复作用和菌量成正相关。在相同的施菌量下对不同污染浓度的毒死蜱土壤进行修复时,在低污染浓度的土壤中,菌株对污染物修复效果好,毒死蜱的降解速率快,而在高污染浓度的土壤中修复效果略差一些,毒死蜱降解速率要慢一些。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加,修复效果依次下降。在同一施菌量下,种植番茄与不种植番茄的土壤中,种植番茄土壤中的毒死蜱降解速度要快于不种植番茄的土壤,特别是在低施菌量的条件下,种植植物对毒死蜱的降解动态的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