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红楼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晚清民国,红楼戏,晴雯,审美伦理演变
红楼戏论文文献综述
许莲花[1](2019)在《从“红楼戏”中晴雯的重塑看晚清民国审美伦理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晚清民国"红楼戏"中,晴雯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时期审美伦理取向的演变。嘉、道时期因为政治、思想方面的高压以及传奇艺术道德化的倾向,"红楼戏"中的晴雯主要是娇俏深情的奴婢。清末民初"红楼戏"中的晴雯或多愁善感,或顺从忍让,或自尊不屈,其性格中这种矛盾现象一方面是地方戏的俗文化审美取向朝传统封建审美伦理的回归,另一方面又是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而自我意识的觉醒。民国中后期"红楼戏"中的晴雯遭受压迫,但勇于反抗,具有争取自由民主的现代精神。晚清民国"红楼戏"作家,在戏曲舞台上形象地展现了晴雯娇俏深情到勇于反抗的性格发展史,艺术地呈现了晚清民国社会审美伦理取向演变的历史进程。(本文来源于《戏剧艺术》期刊2019年04期)
李大博[2](2019)在《从二人转“红楼戏”看《红楼梦》在东北地区的说唱传播与民间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说唱传播是《红楼梦》民间传播的重要方式,文章系统梳理了《红楼梦》在东北地区的说唱传播方式,在此基础上以二人转"红楼戏"为切入点,全面梳理二人转"红楼戏"的题材类型及其对《红楼梦》的再创造,并通过二人转"红楼戏"阐发东北民间受众对《红楼梦》特殊的接受与观照方式。(本文来源于《曹雪芹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邱鑫[3](2018)在《当代昆剧创作语境中的“红楼戏”——以上海昆剧团叁部作品的承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昆剧团从1980年开始,相继推出了《晴雯》《妙玉与宝玉》《红楼别梦》叁部昆剧作品。历时叁十多年的创编过程将传统昆剧的原生态文化与当代审美不断融合,呈现出非同一般的舞台效果。在剧本设计方面,叁部作品聚焦点状视角,通过对原作一定程度的改编与删减,提炼出人物的鲜明性格,展示出具有当代精神的文化解读内容;表演手法秉承昆剧传统,在唱腔、念白、身段、曲牌、伴奏等环节严谨遵守章法,并有的放矢地结合当代审美尝试改良,确保在不破坏昆剧规矩的基础上在微观领域向新时代观感靠近;几部作品的包装与艺术设计随时代推移不断精进,每部作品均创意独特。科技化与商业化的植入,使作品表演氛围日趋升华,古老的昆剧艺术与文学经典交相辉映,在当代舞台上大放异彩。(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8年10期)
丁翔,蒋小平[4](2018)在《吴兰徵红楼戏《绛蘅秋》中林四娘人物改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皖籍作家吴兰徵本着"情之正"的创作主旨,为侠女、义女等女性作传,努力通过林四娘的改编参与到清初的文人知识分子对林四娘形象的对话之中,体现了清代知识女性可贵的自觉意识。但有学者认为,《演恒》《林殉》两出破坏了剧本结构的完整性。就此梳理林四娘人物原型,剖析《演恒》《林殉》两出林四娘形象的性格内涵,挖掘女性作家改编和重塑林四娘形象的深层创作意图。(本文来源于《蚌埠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许莲花[5](2016)在《试论清代“红楼戏”对《红楼梦》晴雯形象的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红楼戏"涉及晴雯形象塑造的共有7种,最重要的作者、作品有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万荣恩的《潇湘怨传奇》、朱凤森的《十二钗传奇》和陈钟麟的《红楼梦传奇》。"红楼戏"对晴雯形象的接受比较一致的是其情感基调,即"扬晴抑袭",对晴雯抱有深深的同情。对晴雯形象的塑造集中在叁个方面:对宝玉的深情、火暴的性格、悲惨的命运。(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6年10期)
刘衍青[6](2016)在《“葬花”余波与“送酒”热潮——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申报》看“红楼戏”在上海的演出》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二十年代,《申报》刊载了大量"红楼戏"剧评、演出广告等。其中,梅兰芳、欧阳予倩各自的《黛玉葬花》虽自产生以来影响深远,但此时"葬花"的演出已经成为"余波",难以再续当初的辉煌。《宝蟾送酒》一戏成为名角、观众与剧评家追捧的热门"红楼戏",形成了几乎贯穿二十年代的演出热潮。同时,《千金一笑》、《大观园》、《红楼梦》灯彩戏等时有上演,并在元宵节时,作为应节戏演出。此外,《申报》所载金碧艳的《饯春》剧本,是一出新发现的京剧剧目,未见收录。《申报》有关"红楼戏"的报道,从侧面勾勒出二十年代上海"红楼戏"的演出轮廓:唯美、诗意的《葬花》余波回旋;风趣、搞笑的《送酒》热潮不断;热闹的《红楼梦》灯彩戏则以新奇的创意、艳情的噱头吸引着观众。(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2016年03期)
邵岭[7](2016)在《复排父亲《一缕麻》与“红楼戏”》一文中研究指出入院抢救近一个月后,最重要的梅派艺术传人、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昨天中午11时许在北京去世,享年82岁。作为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幼子,梅葆玖的意义已经超越其表演本身,而成为梅派艺术在当代的一面旗帜。此前了解到,3月30日,在刚刚度过82岁生日(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6-04-26)
李玫[8](2015)在《清代至近现代红楼戏中《黛玉葬花》创作得失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后,许多写《红楼梦》故事的戏曲作品即"红楼戏"陆续出现。红楼戏是以戏曲艺术特殊的表现方式依托小说《红楼梦》的人物情节进行再创作的一种特殊的戏曲现象。写"黛玉葬花"的剧作在红楼戏中数量相对较多,具有代表性。清代中晚期至民国初年出现的《黛玉葬花》剧作,早期是昆曲剧作,晚近出现的是皮黄腔(京剧)剧作。本文以清代孔昭虔的《葬花》、仲振奎的《红楼梦传奇·葬花》和陈钟麟《红楼梦传奇·读曲》以及近现代梅兰芳、欧阳予倩的《黛玉葬花》等作品为重点,从其对小说《红楼梦》中故事取材演绎的方式、戏曲人物创作特点等方面,讨论这些剧作的得失及价值。(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2015年05期)
谷曙光[9](2015)在《民国“红楼戏”稀见史料论札》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数种红楼戏的稀见史料及《申报》等,对民国红楼戏剧目之着录作增订,对演出红楼戏的班社、优伶等作补辑,并对已有研究之疏漏不周作订正。披露新发现的剧评家冯叔鸾未见着录之红楼戏叁种;介绍梅兰芳红楼戏《黛玉葬花》特刊;爬梳海派名伶赵君玉主演的红楼戏《绛珠归天》;分析20年代奎德社演出的红楼戏《风月宝鉴》;推论民国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红楼戏是上海的《红楼梦大观园》;增补民国红楼戏《林黛玉》的另一版本;重新审视梅兰芳"失败"的红楼戏《俊袭人》。(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2015年03期)
赵青[10](2014)在《清代“红楼戏”对《红楼梦曲》的改编与化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小说对戏剧的影响更为显明,不少传奇、杂剧的题材都来源于小说,尤其是四大古典名着。相较而言,戏曲改编《红楼梦》小说有一个更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小说本身所具有的巨大文学价值:小说中精妙的细节描写、风格各异的诗词歌赋等,都可以成为剧本创作的原材料。当然,能否在尊重原着美好意旨并保留其原有神韵的基础上做到"因体而异,量体裁衣",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我们不妨对《红楼梦》中的《红楼梦曲》在清代《红楼梦》戏曲(以下简称"清代‘红楼戏’")中的改编、化用情况加以探究,以资佐证。(本文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红楼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说唱传播是《红楼梦》民间传播的重要方式,文章系统梳理了《红楼梦》在东北地区的说唱传播方式,在此基础上以二人转"红楼戏"为切入点,全面梳理二人转"红楼戏"的题材类型及其对《红楼梦》的再创造,并通过二人转"红楼戏"阐发东北民间受众对《红楼梦》特殊的接受与观照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楼戏论文参考文献
[1].许莲花.从“红楼戏”中晴雯的重塑看晚清民国审美伦理的演变[J].戏剧艺术.2019
[2].李大博.从二人转“红楼戏”看《红楼梦》在东北地区的说唱传播与民间接受[J].曹雪芹研究.2019
[3].邱鑫.当代昆剧创作语境中的“红楼戏”——以上海昆剧团叁部作品的承袭为例[J].四川戏剧.2018
[4].丁翔,蒋小平.吴兰徵红楼戏《绛蘅秋》中林四娘人物改编探析[J].蚌埠学院学报.2018
[5].许莲花.试论清代“红楼戏”对《红楼梦》晴雯形象的接受[J].语文学刊.2016
[6].刘衍青.“葬花”余波与“送酒”热潮——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申报》看“红楼戏”在上海的演出[J].红楼梦学刊.2016
[7].邵岭.复排父亲《一缕麻》与“红楼戏”[N].文汇报.2016
[8].李玫.清代至近现代红楼戏中《黛玉葬花》创作得失论[J].红楼梦学刊.2015
[9].谷曙光.民国“红楼戏”稀见史料论札[J].红楼梦学刊.2015
[10].赵青.清代“红楼戏”对《红楼梦曲》的改编与化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