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能不能成为联合国的一个成员,是一个国家是否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在国际政治生活中是否具有合法性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联合国外交作为日本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日本政府的重视。所谓联合国外交,是指一个国家“谋求加入联合国的努力或以联合国为舞台,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努力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实现某种战略目标的行为和手段。”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一直在进行积极的联合国外交。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自1956年成为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后,已经九次当选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更成为日本联合国外交的核心目标。为此,日本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联合国改革和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引起各国的极大关注。日本联合国外交的演变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战后初期,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美国占领,其联合国外交的目标是摆脱被占领地位,重返国际社会。为此,1951年9月,日本在没有与中国、苏联媾和的情况下,与48个国家签订了片面媾和条约——《旧金山和约》,随即于1952年6月向联合国提出了加入申请。但是由于苏联的反对,日本未能如愿。1954年上台的鸠山内阁积极改善对苏关系,1956年10月,两国签署《日苏共同宣言》,日本如愿以偿,于1956年12月18日加入联合国。在东西方冷战时期,日本联合国外交的目标是提高国际地位,争当政治大国。根据对美国依赖程度的不同,日本这一时期的联合国外交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日本确立了经济立国的战略,在外交上低姿态,而东西两大阵营的严重对峙和美国操纵联合国的事实决定了此时日本联合国外交的特点是完全追随美国。主要表现在:追随美国进行反华外交,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积极配合美国的反苏战略;在联合国机构中谋取重要位置,扩大在联合国的发言权。第二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冷战结束。在这一阶段,日本经济迅速崛起,而美苏两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美国操纵联合国的能力受到削弱,同时美苏关系有所缓和。日本在联合国奉行的是有选择的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在日美利益一致时,继续奉行追随美国的政策;当两国利益不一致时,则从本国利益出发,力争具有一定自主性的外交。具体表现在:继续支持美国抗衡苏联:在联合国裁军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与美国拉开距离;加强对联合国的资金援助。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日本的大国意识增强,联合国的地位也进一步上升,因此日本联合国外交的最核心目标定位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在国内大量宣传,进行国民教育,争取支持,同时制定国内相关法案,派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国际上,日本积极为联合国做出“财政贡献”,对五大国展开争取支持外交,利用政府开发援助项目,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提供巨额资金争取发展中国家对其谋求常任理事国的支持,同时努力删除“敌国条款”,倡导并积极推进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占据联合国机构的主导地位,为成为常任理事国扩大影响并进行人员储备。日本联合国外交的根本动因是最大限度地实现日本的国家利益。具体包括:实现日本在军事领域的突破、确保日本经济繁荣、提高日本国际地位、传播日本的文化和价值观,另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的重要性对日本也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50多年来,日本的联合国外交成功与挫折同在。这是由于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利因素包括:日本是联合国的第二出资国、当选非常任理事国次数最多、日本在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中占据要职人员最多等,联合国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也给日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日本联合国外交的制约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使其很难得到亚洲邻国的支持,日本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使其国际形象大受影响;日本的联合国改革观太过狭隘,很难得到发展中国家支持;日本国内舆论对加入常任理事国存在分歧;日本对联合国的认识存在严重错位导致一些国家的反感。对日本“争常”的前景,学术界与政界存在着各种不同看法,可以将其概括为大势所趋论、毫无希望论、尚需时日论和难以预测论。笔者认为,日本要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必须处理好与亚洲各国的关系,保持外交上的独立性,还要修改联合国宪章。而做到以上三点,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日本在近期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希望渺茫。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中国70年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 教学与研究 2019(09)
- [2].论当前中国联合国外交的两大任务[J]. 咸宁学院学报 2008(02)
- [3].印度的联合国外交:态度变化、议题变迁及评价[J].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19(06)
- [4].日本联合国外交及前景[J]. 国际问题研究 2009(03)
- [5].冷战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J]. 教学与研究 2008(03)
- [6].论十六大以来中国的联合国外交的认识与实践[J]. 观察与思考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