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动态性论文-陈婧

集群动态性论文-陈婧

导读:本文包含了集群动态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境动态性,企业动态能力,产业集群,竞争力

集群动态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婧[1](2015)在《基于环境动态性调节的企业动态能力对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扩张的全球化经济使产业集群发展面临很大的风险和威胁,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加剧了这种动态性。如今,国际经济在复苏中依旧欠缺火候,中国国内集群企业的发展受到环境动荡的侵袭也举步维艰,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是集群企业有效应对环境动荡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集群企业应该如何进行集群企业的动态能力建设以应对环境的动态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学术和实践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于环境动态性、企业动态能力及它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参考了大量文献,明确了各个理论流派的结论、贡献以及局限性,并对其进行汇总和整合,发现考察动态环境中企业动态能力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于是,研究了基于环境动态性调节的企业动态能力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作用。首先,本研究构建了完整的企业动态能力测量系统,涵盖了环境认知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协调整合能力和创新变革能力四大维度。尽管很多学者认为动态能力和产业集群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相关的,但是仍然缺乏系统地考察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的研究,本文则是构建了一个系统的模型研究这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细致考察动态能力的各个方面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其次,在以往的研究中企业动态能力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都是确定的,但不同的环境下,企业动态能力对产业集群竞争力可能存在相反或者是不同程度的影响。鉴于现有研究中考察动态能力与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关系潜在调节变量的文献少之又少,本文引入了环境动态性作为该影响关系的调节变量,进一步考察企业动态能力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填补了理论研究的空白。最后,根据数据分析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企业动态能力及其四个维度与产业集群竞争力、集群显性竞争力和集群隐形竞争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均很显着。企业动态能力及其四个维度对产业集群竞争力和集群隐性竞争力的影响,均受到环境动态性的显着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两点企业实践的建议:(1)集群企业应注重构建企业动态能力;(2)集群企业应注重平衡企业动态能力与环境动态性的关系。文章最后给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点。创新点包括构建了完整的企业动态能力测量系统、系统地考察动态能力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以及引入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进行考察。不足点包括对变量的拆分解构不够全面、缺乏纵向数据对比以及研究对象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5-05-01)

黄清娟[2](2012)在《基于知识动态性视角的集群活力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集群活力问题为时下学界和政策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将知识动态性特征引入到集群生命周期的探讨之中,分析影响集群活力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江青虎[3](2010)在《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研究:以组织内学习和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证方法,探究集群企业的集体学习、组织内学习、环境动态性和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143家浙江典型产业集群中的集群企业的问卷调查表明,集体学习的不同方式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有显着正向影响;集群企业的组织内学习在集体学习和竞争优势间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除非正式交往外,技术环境动态性在集群企业其余四种模式的集体学习和竞争优势间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而市场环境动态性在集群企业五种模式的集体学习和竞争优势间没有发挥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0年09期)

赵观兵,梅强,万武[4](2010)在《创业环境动态性、创业者特质与创业资源识别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产业集群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了创业环境动态性、创业者特质、创业资源识别的关系。基于文献回顾,提出了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创业者特质4个维度和创业资源识别关系的相关假设。基于368份有效样本对所有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与创业者特质4个维度、创业资源识别有显着相关关系;创业者特质的风险倾向、内控制源、不确定性容忍度3个维度作为中介变量显着影响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与创业资源识别的关系,成就需要维度对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与创业资源识别关系的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2010年08期)

王凯阳,汪波[5](2007)在《集群经济动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在,以准市场组织为切入点,研究集群经济的动态性,并提出集群经济的准市场组织的风险。本文主要在微观层面对集群经济进行初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肖楠[6](2005)在《能力积累、动态性与集群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体现了将演化经济学视角引入产业集群研究的努力。围绕着“产业集群从何而来?如何保持其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在质疑原有几种主导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解释产业集群的内生演化框架。本文认为,集群内企业在长期演进过程中所累积的技术与组织能力,是企业、集群乃至区域发展的源泉。集群的动态性,即集群能够不断地从内部打破其现有技术与组织结构,以实现创新性的竞争,是集群持续升级和增长的关键动力。集群动态性的内在基础是集群内多样化发展的技术与组织能力,与一个习惯于掌控创新的企业家群体。动态性的外在表现则是创新性企业衍生的数量与速度,并可以以此来衡量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台州汽摩配产业集群与东莞电脑资讯产业集群做了详尽的比较研究。本文首先详细解析了台州汽摩配产业集群的演进历程,从历史上的产业、文化和技能积淀入手,概述了计划经济体制对后来产业集群发展所起的作用。分析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形成的集体企业的组织特征与塑料模具制造能力,在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中被逐渐“遗传”下去,演变为后来的企业间网络与开发汽摩整车的能力。创新性企业的诞生、衍生与演化,使集群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拥有了多样化的组织与技术能力和学会掌控创新的企业家群体,并不断保持着集群的动态性,使集群的技能基础和竞争优势延续下去。对东莞电脑资讯产业集群的研究,则以东莞籍侨民为切入点,论证东莞为什么走上了一条依靠外部力量发展的道路。早期“叁来一补”企业的组织特征,通过“路径依赖”一步步递延,演变成后来的企业组织特征与企业间合作网络。以台资为主导的电脑资讯产业,如何通过“整体移植”的方式在东莞复制自己,本地的“食利者”阶层的生成和对外来者的排斥,使东莞难以形成一个追逐创新的企业家群体。简单的制造与组装技术环节不会带来深度的技术与组织能力的积累,并影响到集群的进一步升级和发展。最后则对上面两种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作必要的总结,分析它们各自面对的问题,提出比较的结论与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期刊2005-06-30)

李志远[7](2004)在《内、外部收益递增,动态性与集群发展:浙江台州汽摩配产业集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致力于解释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的机制,尤其是解释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组织不断创新,集群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不断升级的机制。作者在实际的调研中发现,处于发展初期的产业集群往往并不具有较强的企业间互动、联系机制,区域层面因素对集群中企业,尤其是领头企业的影响相对有限。恰恰相反,集群的出现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即与个别企业的选择有较大的关系,而领头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对生产方式的选择往往对集群的形态产生较大的影响。所有这些现象不能够为传统的有关集群的理论所解释,因为这些理论基本不关心集群成长的早期过程,更不关心集群内组织与集群的互动。因此,要更切实地解释集群发展过程,必须对集群成长的整个过程以及集群中的大量企业发展的过程给予详细的考察。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而进行的探索与努力。在承认区域层次因素具有一定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市叁个主要的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产业子集群的研究,本研究提出一个新的集群发展的内生、动态分析框架,主要认为集群的发展是集群内企业组织层面的内部性收益递增机制与企业间分工、合作带来的外部性收益递增机制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集群内企业组织的创造、企业组织进行的创新都具有收益递增的效果,并且,这些效果通过竞争与模仿在集群内部得以复制,并成为集群层面的表现。同时,企业间分工合作带来的集群动态性的增强以及久已为人们所认识的劳动分工、知识扩散等外部性收益递增机制也带来集群经济的增长。其中,作为新企业出现环境的集群动态性对集群而言是具有内生性质的,代表集群刺激创新的能力水平。总之,集群发展一方面是“动态、不均衡”的创新带来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组织与集群两个层面主动“选择”的结果。新的集群发展的解释框架建立的基础是收益递增理论、创新理论、企业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最新发展。新的解释框架的提出有助于回答落后地区能否自主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因此也有助于制定相关的区域发展政策。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公共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04-06-01)

集群动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集群活力问题为时下学界和政策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将知识动态性特征引入到集群生命周期的探讨之中,分析影响集群活力的关键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群动态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婧.基于环境动态性调节的企业动态能力对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5

[2].黄清娟.基于知识动态性视角的集群活力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3].江青虎.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研究:以组织内学习和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J].中国科技论坛.2010

[4].赵观兵,梅强,万武.创业环境动态性、创业者特质与创业资源识别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产业集群为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

[5].王凯阳,汪波.集群经济动态性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肖楠.能力积累、动态性与集群发展[D].北京大学.2005

[7].李志远.内、外部收益递增,动态性与集群发展:浙江台州汽摩配产业集群研究[D].清华大学.2004

标签:;  ;  ;  ;  

集群动态性论文-陈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