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在转移瘤寻找原发病灶中临床价值的研究

18F-FDG PET/CT在转移瘤寻找原发病灶中临床价值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恶性肿瘤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其显著特征是浸润性生长和转移瘤的形成。在临床上,原发肿瘤症状不明显而以转移瘤的相应症状为首发表现就诊的患者不在少数。但是,临床常规检查有时难以对转移瘤和其他病变做出正确鉴别诊断,在寻找肿瘤原发灶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而明确转移瘤诊断和寻找原发病灶在指导临床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又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研究表明,18F-FDG PET在可疑转移瘤患者明确诊断并寻找原发灶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课题通过对125例转移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18F-FDG PET/CT寻找肿瘤原发病灶的准确性和转移瘤与其他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125例临床常规检查方法诊断为转移瘤的患者,为寻找肿瘤原发灶于我院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男72例,女53例,年龄范围25~88岁,平均年龄56.4±28.6岁。根据转移瘤部位将患者分为7组,依次为淋巴结转移瘤40例,骨转移瘤33例,脑转移瘤23例,肝转移瘤11例,肺转移瘤7例,肾上腺转移瘤5例,其他部位转移瘤6例,其中病理学诊断56例,影像学诊断69例。PET图像经衰减校正、迭代重建得到断层图像,与CT断层图像融合后进行多方位显示。由两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和影像科医师于Xeleris工作站上共同阅片,对PET图像上病变示踪剂浓集程度的判断采用目测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相应层面低剂量CT图像和两者的融合图像,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对肿瘤原发灶的诊断需结合PET/CT图像上所示病变的CT形态特征、PET上示踪剂分布特点及病变的体部分布情况,综合不同类型肿瘤转移的一般规律及患者病史等信息加以确定。患者的最终诊断通过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及常规影像学检查随访证实。计算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25例患者中,最终诊断发现肿瘤原发灶89例,分别为肺癌4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26例(结直肠癌12例,胃癌5例,肝癌、胰腺癌各3例,小肠癌2例,食管癌1例),头颈部恶性肿瘤10例(鼻咽癌3例,甲状腺癌2例,喉癌、口咽癌、涎腺癌、上颌窦癌及眼眶癌各1例),妇科恶性肿瘤7例(乳腺癌3例,卵巢癌2例,宫颈癌、子宫平滑肌肉瘤各1例),泌尿系统肿瘤4例(肾癌3例,前列腺癌1例)。PET/CT正确诊断83例,错误诊断6例。原转移瘤诊断不成立,最终诊断为原发恶性肿瘤或多中心起源恶性肿瘤20例,分别为原发性脑肿瘤、恶性淋巴瘤各6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2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良性病变5例,分别为脑血管缺血性疾病,肾上腺结核,肝脏结核,肺肉芽肿性病变,甲状腺良性病变。8例患者无瘤生存,3例仅发现转移性病变。PET/CT正确诊断34例,错误诊断2例。PET/CT对肿瘤原发灶诊断的灵敏度为93.26%(83/89),特异性94.44%(34/36),准确性93.60%(117/125),阳性预测值97.65%(83/85),阴性预测值85.00%(34/40)。27例患者除已知转移瘤和肿瘤原发灶之外,经18F-FDG PET/CT检查还发现了额外脏器组织的转移。结论18F-FDG PET/CT在转移瘤寻找原发病灶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18F-FDG PET/CT能够明确转移瘤患者其原发肿瘤的所在部位,并可在明确原发灶的同时了解肿瘤性病变的分布范围;能够对转移瘤与原发恶性肿瘤、多中心起源恶性肿瘤及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但是,18F-FDG PET/CT仍存在一定假阴性和假阳性诊断,应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检查以减少误诊。

论文目录

  •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英文缩略词表
  • 四、前言
  • 五、论文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七、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八、综述
  • 综述正文
  • 综述参考文献
  • 九、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18F-FDG PET/CT在转移瘤寻找原发病灶中临床价值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