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克里斯多夫·马洛(1564-1593)是英国戏剧界一位先锋派人物。他对英国旧戏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英国戏剧进入了一个全新而又辉煌的时代,而他本人也被冠以“英国悲剧之父”的称号。在马洛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中,他共创作了六部戏剧,一首长诗和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此外,他还翻译过两部古典时期的作品。 由于马洛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他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时代气息,他一直都是批评界所关注的对象。关于马洛最常讨论的话题,就是他对戏剧中主人公命运的塑造和安排:一方面他将主人公描绘成巨人式的人物,这充分反映了他对人的礼赞;另一方面,他的所有主人公最后都走向了毁灭的道路,体现了他对人性弱点的思索。因此,本文的主题就是通过对他的代表作《帖木耳大帝》的分析,阐述了马洛含混的观点:他即赞扬人的伟大,又意识到人的缺点。 序言中简单介绍了马洛的生平和作品,以及《帖木耳大帝》的意义和以往英国戏剧的区别,并且列出了国内外对马洛和《帖木耳大帝》重要的批评观点,最后点出本文的主题。 第一节重点论述了马洛的含混观点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和他本身的性格特征。在激流涌动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都对马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他又为古希腊、罗马的自由奔放的人文氛围所吸引,而马洛当时的政治形势也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马洛本人也是一个让人捉摸不定的历史人物,他既是一个热情奔放,不满现实的年青人,又是一个为政府工作并受到嘉奖的忠实臣民。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说明马洛关于人的含混的观点。 第二节分析了马洛对人的礼赞。他将帖木耳描绘成一个为人的自由、尊严向腐朽的等级制度进行不懈斗争的人文主义者,同时他又歌颂了帖木耳对爱情的追求,鞭挞了禁欲主义。通过对帖木耳为实现崇高的人文主义理想而不断奋斗的描写,马洛积极歌颂了人的高贵,赞扬了人的价值,并且提倡了人的尊严。 第三节突出了马洛对人的怀疑和保留。在取得辉煌的胜利之后帖木耳逐渐变成了一个暴君,走向了人文主义的反面。最终他跌入了毁灭的深渊。帖木耳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医案聊斋续篇 飧泄案[J]. 家庭中医药 2018(05)
- [2].过河拆桥[J].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0(04)
- [3].历史上的中国[J]. 中国文化 2009(02)
- [4].云南蒙古族的民族认同调适与原因探讨[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 [5].超越极限——从《帖木耳大帝》看马洛的人文主义[J]. 山花 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