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县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3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偏头痛的患者44例,按随机原则将44例患者分2组。对照组(22例)行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22例)行中医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可对患者较为强烈的头痛症状进行改善,在临床上应用实施的价值较大。
关键词:中医内科;偏头痛;临床疗效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发作性头痛疾病,多是人体神经中的血管功能出现障碍所导致的。患者临床症状为反复出现偏侧或双侧头痛。偏头痛是头痛中最常见类型,可反复多次发作,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巨大。偏头痛是人体头部出现的血管性头痛,中医上将其称为头风或真头痛等。偏头痛的发病机理是患者神经及血管功能产生功能性障碍,进而导致头部出现阵痛。偏头痛一旦发作,患者出现的头痛感十分强烈明显。但就目前的医疗技术还不能对偏头痛进行彻底治疗,临床上治疗多以缓解患者疼痛,控制患者病情为主要手段。本文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偏头痛的患者44例,并对其中22例患者行中医内科治疗,发现采用中医内科对患者偏头痛症状进行治疗,可使得患者的偏头痛得到改善,在临床上应用,所取得的临床价值也是显著的。现将本次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在下文。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偏头痛的患者44例,并随机原则将44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患者中,男女性比例为7:15,年龄为22-83岁,平均年龄(43.12±1.13)岁,病程17天-11年,平均病程(5.48±1.62)年。实验组(22例),男女性比例为8:14,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43.34±1.21)岁,病程20天-12年,平均病程(5.51±1.6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22例)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服用方式治疗,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次,1次/d,连续服用1个月。实验组行中医内科治疗,依症治疗,具体方法如下:若患者为瘀阻脑络型,则选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益气活血,起到疏通脉络的作用。血府逐瘀汤的中药组成有:生牡蛎20g、生龙骨19g、丹参20g,川牛膝6g、红花5g、桃仁6g、佛手5g。若患者疾病类型为肝郁气滞型,行柴胡疏肝散治疗,起到减轻疼痛、疏肝解郁的作用[2]。该药的主要成分有珍珠母25g,柴胡16g、牛白芍14g、醋元胡15g、川芎11g、丹参10g,炒枳壳5g,蝎末5g。若患者为风阳上扰型,行天麻钩藤汤治疗,可平肝疏络。药方成分为生牡蛎24g、石决明25g,佛手片15g、川牛膝14g、钩藤15g,生白芍7g、蝎末8g。若患者疾病类型为肝肾阳虚,行滋补肝肾汤,起到滋补肝肾的作用。药方组成为熟地、枸杞各20g,天麻、山茱萸、丹皮各15g,茯苓、菊花10g。药材均用水煎服,1剂/d,两组患者均需要连续1个月服用[3]。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未复发;有效:症状改善,患者有复发;无效:患者症状未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对照组中,显效7例(31.82%),有效11例(50.0%),无效4例(18.18%),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实验组22例患者中,显效16例(72.73%),有效5例(22.73%),无效1例(4.55%),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现今临床上治疗偏头痛缺乏彻底的治疗方法,只能实现对偏头痛症状的控制。相较于西医治疗,采用中医内科对偏头疼患者的治疗具有治疗效果十分明显特征。中医学认为偏头痛为风寒入侵所致,或由于精神紧张导致出现的经络阻滞,可反复发作。临床上多见偏于一侧头疼,发作时患者出现剧烈头痛,还可能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及患者出现出汗症状[4]。从现代中医学角度来看,偏头痛这种疾病与人体气血不足或与脑髓及经络等病症有显著联系,多为患者肝阳上亢、清阳不升所导致。目前,在现代中医的临床辨治中,对偏头痛治疗主要采取控制症状或缓解治疗的治疗方式,还不能完全根治。发作后,患者恢复正常,但还会感觉到乏力等症状。由于患者的发病机制具有显著差别,因此在治疗时采用辩证分型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对偏头痛类型进行确定,再对症治疗,才能保证治疗效果。因此,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开展治疗前均对疾病进行辩证分型,结合患者疾病类型,予以对症治疗。在所用药方中,川牛膝及珍珠母一类药材可显著治疗偏头痛,不但可对中枢神经镇痛,还可改善人体的血液及血管循环功能,根本上缓解患者的疼痛。另外,中药治疗的副作用小,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修正治疗方案的给药剂量,必要时在其中添加其他药物作为辅助治疗[5]。本文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偏头痛的患者44例,并对其中22例患者行中医内科治疗,发现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可对患者原本有的强烈偏头疼症状进行有效改善,且治疗后患者也很少出现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应用推广的价值十分之高。
参考文献
[1]杨程.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1:242+245.
[2]康德善.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06:17+20.
[3]翟文良.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3:309.
[4]幸宇坚.中医辨证分型合丹灯通脑软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12:2129-2130.
[5]刘萍.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26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5: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