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玉琴(广西省大新县人民医院五官科5323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8例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行切除术,对术前、术中、术后采取有效的整体性护理、观察术后疗效。结果全部58例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经治疗恢复正常。全部术眼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的成功同围手术期的护理密切相关。综合有效的全面细心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护理体会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是多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急骤升高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眼科急症之一,能够在短期内使人致盲。患者有剧烈的眼胀痛,眼压升高,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处理不当对患者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及时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而全面细致的护理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其综合全面有效的护理是整个手术前后以及出院指导,使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严格的护理使我科的青光眼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术后无一例感染,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10年5我科共收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70岁,平均49岁,眼压在37.5~78.5mmHg。
1.2结果58例病人出现术后浅前房2例,前房出血1例,经过及时处理患者均恢复良好,其余55例术后眼压控制在8.66~18.9mmHg之间,其中6例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余视力同术前,术前眼胀痛等症术后均消失。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尤其是心理异常的闭角型患者青光眼术后多有情绪变化,易恐惧、烦躁、紧张,心理变化,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地接待患者,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谈,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说明心理因素对疾病的不利因素,可影响治疗、疗效、转归。使患者消除心理压力,避免产生过强、过激的情绪刺激,过强、过激的情绪刺激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及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致瞳孔中度散大,加重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瞳孔阻滞,眼压升高,病情加重。应根据患者性格、心理素质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灵活地进行健康教育,告诉患者手术的目的是为了使眼压降低到不再损伤视神经水平,避免高眼压对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同时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手术过程及必须配合的要点,增加患者手术安全感,解除恐惧紧张心理,使其身心达到最佳状态,积极配合手术。因此该病在治疗中心理护理具有特殊意义。
2.2术后护理
2.2.1卧床护理,术后取平卧或健眼侧卧位,嘱患者不可震动头部,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注意眼压的变化情况每日测量眼压,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眼睛胀痛等眼压升高症状,必要时随时测眼压,、眼压低应及时寻找原因并给予处理。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前房出血及浅前房的出现为预防前房出血,手术完毕回病房后,协助患者过床,不可震动头部。术后第二天,如前房形成或无前房出血可在床上活动。
2.2.2用药护理:使用醋甲唑胺片时要与碳酸氢钠片同时服用,可避免尿道结石形成,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加强药物排泄,如出现四肢和口部发麻或刺痛感,向患者解释清楚可继续服用,症状在停药后会自行消失,一旦出现尿中存在磺胺结晶,立即停药避免发生血尿和肾绞痛,因此肾功能不全不宜使用。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时,必须快速,专人看护,观察,避免药物外漏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并在用药后1小时不宜下床活动,因该药液使颅内压降低可致直立性低血压、头痛、头晕等,用药2小时内切忌饮水,以免血液被释稀失去降眼压的作用。局部应用噻吗心安滴眼液要注意心率、脉率、呼吸,一般心率低于55次/分,予以停药。对有心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者忌用。使用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持续频点一疗程后,改为每日4次,对年老体弱、恶心、呕吐患者应观察有无出现眩晕,胃肠道反应等全身中毒症状,并教会患者滴眼液后正确按压泪囊区3-5分钟,以防药液流入鼻腔被吸收后产生毒性反应。
2.2.3术后严密观察副反应经常巡视查房,检查听取患者反应。术眼局部加压包扎的患者,掌握包扎松紧适度,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眼痛等症状,注意区分疼痛原因是眼压升高还是包扎过紧而引起。注意甘露醇能导致术后患者急性肺水肿、急性颅内压降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病发症。
2.2.4术后不适护理患者术后24h内有不同程度不适感觉,如术后侧轻度头痛、头胀,要与患者沟通解释不适症状与手术损伤有关,给予心理安慰,分散患者精力,减轻患者疼痛,疼痛难忍者遵医嘱予止痛药,指导做好生活护理。
2.2.5防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术后浅前房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眼压及前房情况,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眼压1~2次/d。嘱卧床休息,可加强病情观察,不需特殊护理。对于伴有低眼压的Ⅱ度浅前房,采取药物保守治疗,予散瞳、抗炎、脱水,眼部加压包扎。手术眼睑滤过泡的位置加一小棉垫后加压绷带包扎。睡前除去绷带包扎。对于高眼压的Ⅲ度浅前房,常见于睫状体阻滞性青光眼应即行晶状体摘除加玻璃体切割术,以形成前房。术后应严密观察眼压变化,及早发现脉络膜脱离,临床证实脉络膜脱离患者眼压都偏低。由于脉络膜脱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应注意做好生理护理,避免咳嗽、过度弯腰、负重和便秘。前房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手术完毕回病房后,协助患者卧床,不可震动头部。术后半流质饮食,忌吃生硬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包封双眼,减少眼球运动。
2.2.6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调配善食结构。以易消化,主要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为主的食物,以促进肠蠕动而通便,防止便秘而引起排便用力导致眼压升高。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应禁烟酒、咖啡、浓茶,不可以暴饮、暴食,每次饮水不超过500ml以免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2.2.7眼部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眼局部情况,每天换一次敷料保持无菌、清洁,有无渗血、渗液,每日测量眼压,在裂隙灯下检查前房及眼底情况。术后包术眼24h后开放点眼,滴药前应按照院感洗方法洗手,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散瞳、缩瞳及腐蚀性药物的错滴,滴眼药时,操作轻柔,不要用力压迫眼球。同时滴数种眼药时,每次需间隔3min—5min,先滴眼水,后涂眼膏。3出院指导
出院时对患者的生活用药进行指导,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及家属眼部用药的正确操作方法,勿擅自停用,生活需规律,保证充分睡眠,保持大便通畅。用眼不能过度疲劳,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看报,衣着应宽松,衣领不宜过紧过高,睡眠要充足,枕头应适当垫高,并教会患者学会自我控制情绪,避免重体力劳动,不要揉碰撞术眼。出院1周后复查,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如出现眼胀痛、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提高自我观察与护理的能力。让患者了解青光眼这种终生眼病,会造成视功能损害甚至失明的重要性,应该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暴饮暴食等诱因,引起眼压升高。
4讨论
4.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首先是在小角膜、浅前房、窄房角的前提下,由于情绪波动、劳累、气候突变等外在因素的诱发,引起血管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睫状体水肿、前移而阻塞房角,以及房水分泌过多,后房压力增高、使周边虹膜前移与小梁接触,阻塞房水流出,导致眼压升高所致。发病后如情绪不稳定亦影响药物收缩瞳孔和降眼压效果。临床上发现病人如过度兴奋与悲伤、情绪激动、大发脾气、紧张、思想顾虑等不佳心理因素,引起血管神经调节中枢失调,引起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睫状体水肿,向前移位而堵塞房角,可使房水生成过多,后房压力升高,周边虹膜向前膨隆而促使房角关闭,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眼压急剧升高加重病情。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是综合性的治疗,其中手术治疗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手术者的经验、技巧及患者眼部与全身条件,同围手术的护理也尤其重要。护理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准确观察并正确的处理围手术的各种反应,能有效的减少术后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全面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用药护理、可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能让患者及时了解到自己的疾病术后防止并发症生发的护理及相关治疗保护性措施,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主动配合治疗。良好心态、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避免了许多使眼压升高的因素出现,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前后巩固病情和疗效的重要措施。
4.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因起病急,视力减退快,治疗中能迅速有效的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眼压可挽救视力功能,有效的精心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全方位的细心护理对策可减少病情加重,相反能促使患者康复更快。因此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护理水平,配合医生做好急救、治疗、护理处理,手术前、中、后的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及时地预防、处理术后并发症并做详细规范的防护措施,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对疾病的康复与手术的成功具有重大的意义。良好的多摸式、整体护理方法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徐宏云,张运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5例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1年33期.
[2]梁路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第4期.
[3]潘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7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