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委托代理关系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委托代理关系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经历着深刻变革,尚未完全建立和广泛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对缓解这种压力、构建多元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企业年金采用信托管理模式,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运行过程中,涉及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并由此引起委托代理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第一章中,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第二章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委托代理关系风险管理概述。本章在对风险、经营风险以及企业年金进行了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企业年金的特征以及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存在的优势;并论述了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控制与防范的基本步骤。第三章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委托代理关系风险分析。本章在委托代理风险的相关理论的支撑下,对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委托代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三种委托代理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委托代理关系风险控制及防范。本章分完善对企业年金代理人的有效激励机制、完善对企业年金运作的约束机制和建立和强化对企业年金运作的监管机制三部分。本文的写作借鉴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说,笔者在很大程度上做的只是梳理、总结的工作。然而,由于国内研究企业年金治理结构风险控制的专家、学者甚少,对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委托代理风险的研究更少。许多观点还未达成共识,笔者不得不多加思考,以期提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观点。总的来说,本文的创新有如下几点:第一,本文的选题具有新颖性。我国企业年金明确采取信托模式,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也正在兴起。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年金治理结构包括信托和委托代理两种法律关系,在此问题上,国内专家、学者已达成共识。但是,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委托代理关系风险管理研究则是笔者较早来探讨的一个问题。从分析的视角看,本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第二,研究视角有所突破,从委托代理风险相关理论入手,将主流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与管理学紧密结合起来,奠定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三,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构建了企业年金激励机制一般模型及激励合约。本文所研究的是基于委托代理风险相关理论,对企业年金运行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由于企业年金在我国尚处于制度建设和发展阶段,相关的数据资料来源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本文研究的说服力,这是本文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受托人、代理人,如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各自的管理体制不尽相同,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年金代理机构在各自的管理制度环境下,提出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需要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不足
  • 2.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概述
  • 2.1 企业年金以及专业养老保险公司
  • 2.1.1 基本概念以及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
  • 2.1.2 我国企业年金的特征
  • 2.1.3 我国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存在的优势
  • 2.2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经营的风险分析
  • 2.2.1 国内外关于保险公司风险的分类
  • 2.2.2 我国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分析
  • 3.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委托代理风险分析
  • 3.1 委托代理风险的相关理论
  • 3.1.1 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
  • 3.1.2 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以及相关内容
  • 3.1.3 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效果分析
  • 3.2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委托代理关系风险分析
  • 3.3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委托代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 3.3.1 企业年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 3.3.2 企业年金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约束与监管机制不健全
  • 4.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委托代理关系风险控制及防范
  • 4.1 建立对企业年金代理人的有效激励机制
  • 4.1.1 建立有效的激励合约
  • 4.1.2 完善我国现行的企业年金激励机制
  • 4.2 完善对企业年金运作的约束机制
  • 4.2.1 构建完善的代理人竞争市场
  • 4.2.2 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 4.2.3 加强对市场准入资格的监管
  • 4.3 建立和强化对企业年金运作的约束与监管机制
  • 4.3.1 完善多层次的监管法律体系
  • 4.3.2 强化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 4.3.3 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
  • 4.3.4 创建企业年金基金监督评价指标体系
  • 4.3.5 积极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管职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庆市养老保障城乡统筹障碍因素及出路[J]. 决策导刊 2010(08)
    • [2].新中国养老保险70年:经验、问题与展望[J]. 社会保障研究 2019(06)
    • [3].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9(12)
    • [4].养老保险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助推器[J]. 中国社会保障 2019(Z1)
    • [5].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J]. 营销界 2019(19)
    • [6].延迟退休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的影响[J]. 宏观经济管理 2019(12)
    • [7].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研究[J]. 天津社会保险 2019(01)
    • [8].河南省各地区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综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J]. 现代盐化工 2019(06)
    • [9].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措施[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6)
    • [10].养老观念、健康状况预期、社会公平感知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J]. 经济经纬 2020(01)
    • [11].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以及措施[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3)
    • [12].刍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的防范[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02)
    • [13].中国养老保险效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职保”与“居保”比较的视角[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 [14].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福利效应分析[J]. 管理观察 2019(33)
    • [15].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系统可持续问题分析[J]. 办公室业务 2019(23)
    • [16].遗属养老保险制度的机制设计研究[J]. 人口学刊 2020(02)
    • [17].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 国际公关 2020(02)
    • [18].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现状及预测研究[J]. 时代金融 2020(03)
    • [19].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步入“加速度”[J]. 金融博览(财富) 2020(01)
    • [20].城乡养老保险衔接问题概述[J]. 中国市场 2020(04)
    • [21].农村居民参加商业性养老保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2].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行为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4)
    • [23].中西部人口负增长现状及其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0(01)
    • [24].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研究[J]. 就业与保障 2020(01)
    • [25].黄陵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 兰台内外 2020(04)
    • [26].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做好养老保险工作[J]. 中外企业家 2020(09)
    • [27].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避税[J].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20(01)
    • [28].国有企业在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05)
    • [29].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探讨[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08)
    • [3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05)

    标签:;  ;  ;  

    我国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委托代理关系风险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