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吗啡肽-1类似物生理活性测定

内吗啡肽-1类似物生理活性测定

论文摘要

内吗啡肽作为临床镇痛药物,与生物碱类止痛剂相比:具有相对较低的受体选择性,在体内降解速度快,不易穿过大脑皮层薄膜屏障,形成急性耐受,机体依赖性,呼吸抑制,并且干扰正常的胃肠运动的缺陷。因此,我们采用实验组内自主合成的带有不同侧链基团非天然氨基酸Map,对EM-1的四位进行替换,从而形成一系列的EM-1的类似物:(2)H-Tyr-Pro-Trp-(Ph)Map-NH2; (3) H-Tyr-Pro-Trp-(2-Furan) Map-NH2;(4) H-Tyr-Pro-Trp-(3-Furan) Map-NH2;(5) H-Tyr-Trp-(Ph) Map-NH2;(6) H-Tyr-Trp-(p-F) Map-NH2。通过小鼠MVD实验,豚鼠GPI实验等离体实验,来验证它们亲和能力和生理活性。这些类似物与EM-1相比,结果显示大多数类似物对MOR受体有较好的亲和能力。其中类似物2,3,4的受体结合能力明显比EM=1有较大提高。对这些类似物活性比较后,我们选出2,3,4活性较好的类似物,通过昆明小鼠离体结肠实验,测定其对小鼠结肠紊乱方面的影响。并通过类似物与EM-1之间的对比发现,类似物2,3,4均能引起结肠的收缩,并且较EM-1收缩幅度较大。在小鼠结肠收缩实验中,为了研究类似物引起结肠运动的作用机制。首先选择了纳洛酮,来检测结肠上阿片受体对收缩作用的影响。随后选择阿托品,测定结肠中神经胆碱类对收缩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洛酮能完全抑制由药物引发的结肠收缩,而阿托品则不能抑制。说明,EM-1及其类似物都是通过介导阿片肽受体而引发小鼠结肠纵形肌的收缩。可见,通过引入不同基团的非天然氨基酸Map在EM=1的4位,能明显提高其类似物的生理活性。EM-1结构的改变成功提高生物活性,并且这些类似物可能作为镇痛药物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背景介绍
  • 1.2:阿片肽受体结构,分布和生理作用
  • 1.3:内吗啡肽的结构特征
  • 1.3.1:Pro具有对MOR特殊选择性
  • 1.3.2:Tyr和Trp/Phe带有芳香族药效团的作用
  • 1.3.3:肽骨架模型
  • 1.4:EMs在机体内的分布
  • 1.5:治疗方面的潜能
  • 1.5.1:EMs与阿片受体结合一镇痛作用
  • 1.5.2:EMs具有调节心血管作用
  • 1.5.3:EMs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 1.5.4:免疫方面的作用
  • 1.6:EMs的缺陷及化学改造方法
  • 1.6.1:具有氨基酸结构的化合物替换
  • 1.6.2:肽结构的环化作用
  • 1.6.3:设计带有穿膜肽的类似物
  • 1.6.4:设计EMs类似物具有降低耐受性和身体依赖性
  • 1.7: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设计内吗啡肽类似物依据,思路,及活性研究
  • 第三章 EM-1类似物的合成
  • 3.1:内吗啡肽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 3.2:实验仪器及药品
  • 3.3:EM-1及其类似物的合成过程
  • 2)的合成过程'>3.3.1:EM-1(H-Tyr-Pro-Trp-Phe-NH2)的合成过程
  • 2的合成过程'>3.3.2:H-Tyr-Pro-Trp-(Ph)Map-NH2的合成过程
  • 2的合成过程'>3.3.3:H-Tyr-Pro-Trp-(2-Furan)Map-NH2的合成过程
  • 2的合成过程'>3.3.4:H-Tyr-Pro-Trp-(3-Furan)Map-NH2的合成过程
  • 2的合成过程'>3.3.5:H-Tyr-Trp-(Ph)Map-NH2的合成过程
  • 2的合成过程'>3.3.6:H-Tyr-Trp-(p-F)Map-NH2的合成过程
  • 3.4:EM-1及其类似物的物理特征分析
  • 3.5: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M-1类似物活性测定
  • 4.1: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
  • 4.2:豚鼠离体回肠实验
  • 4.3: 昆明鼠离体输精管实验
  • 4.4:昆明鼠结肠实验
  • 4.5:统计方法
  • 4.6:实验结果
  • 4.6.1:GPI体外药理学活性
  • 4.6.2:MVD体外药理学活性
  • 4.6.3:结肠实验结果
  • 4.7:讨论
  • 4.8: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内吗啡肽-1类似物生理活性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