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区域流动与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程度研究

要素区域流动与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程度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认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及其发展没有考虑到需求及收入效应对制造业区域分工的影响,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没有考虑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中国现有的研究中没有考虑到要素区域流动的阶段性。本文基于这些主要缺陷建立了一个研究中国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工的分析框架。本文把要素区域流动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两个均衡点,即资本转移优先于劳动力转移阶段、资本转移引致劳动力转移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转移引致资本转移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枯竭的均衡点以及两个地区要素收益相等的均衡点。基于这个分析假设,本文分别对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关系进行了探讨。在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产业间分工方面,本文基于需求而非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成本供给角度,利用赫克歇尔—俄林框架和收入支出函数相结合,通过要素区域流动、工业品价格变动对工业品超额需求与供给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要素价格等变量分析了一国之内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产业间分工的关系。本文认为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流动要素进入使用流动要素密集的产品部门,那么要素流动与产业间分工相互互补;如果流动要素进入非流动要素密集的产品部门,那么要素流动与产业间分工相互替代。而传统要素流动与产业分工理论认为,要素区域流动与产业区域分工相互替代;现代要素流动与产业区域分工理论认为,如果流动要素进入出口贸易部门,那么要素区域流动与产业分工互补,如果流动要素进入进口替代部门,那么要素流动与产业分工相互替代。在要素区域流动与产业内分工方面,本文借助产品种类数、流动要素价格与数量、运输成本、中间产品等变量,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要素区域流动与产业内分工的关系。本文认为,不同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结论,这个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可以有效地促进两个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制造业产业内分工水平。不发达地区不需要依赖核心区的扩散效应,由于本身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能够得到双核心的均衡解。本文利用以上模型及框架,重点分析了我国东部和中西部1988—2006年劳动力、资本流动与制造业分工的关系。本文认为,总体来看,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工相互互补,不过不同要素在不同阶段作用权重会有所不同,而且在某些阶段会表现为替代关系和滞后效应。譬如在要素区域流动与两个地区间制造业产业内分工的关系中,劳动力流动在1988—1997、资本流动在1998—2006是替代关系;而劳动力流动对两大地区内部的制造业产业内分工在1988—1997年有两年的时间滞后效应。本文认为,现阶段,除了采用产业政策促进地区制造业分工外,更要立足于要素流动和收入政策的作用,平衡竞争效应、发挥收入效应、缩短时滞效应、打破熟练劳动力市场垄断、合理规划非熟练劳动力流动、加速本地资本流动、防止外资的负面影响、推动产业的梯度转移应是深化我国制造业区域分工的重要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要素区域流动与产业区域分工研究综述
  • 2.1 要素流动、比较优势与产业区域分工
  • 2.1.1 主要理论发展与比较
  • 2.1.2 观点评述
  • 2.2 要素流动、规模经济与产业区域分工
  • 2.2.1 主要理论发展与比较
  • 2.2.2 观点评述
  • 2.3 要素流动、内生演进和产业区域分工
  • 2.3.1 主要理论发展与比较
  • 2.3.2 观点评述
  • 2.4 理论研究主要缺陷和本文理论方向
  • 2.5 要素区域流动与产业分工的实证研究
  • 2.5.1 国外实证研究及述评
  • 2.5.2 国内实证研究
  • 2.5.3 国内实证研究述评及本文实证方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要素区域流动和制造业区域分工的前提假设及分析框架
  • 3.1 要素区域流动的内在机理及有成本流动
  • 3.2 本文劳动力流动假设与经典模型差异分析
  • 3.2.1 劳动力流动假设与经典模型的差异与比较
  • 3.2.2 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劳动力区域流动规模和特征
  • 3.2.3 假设条件差异的相应统计数据分析
  • 3.3 我国东部和中西部资本区域流动规模及特征
  • 3.4 我国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工的分析框架
  • 3.4.1 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工关系
  • 3.4.2 我国资本区域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工关系
  • 3.4.3 商品流动成本、第三方地区与制造业区域分工
  • 3.4.4 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工的三个阶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产业间分工
  • 4.1 本章分析的角度
  • 4.2 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产业间分工模型
  • 4.3 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制造业要素密集度的判断
  • 4.4 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制造业产业间分工程度测定
  • 4.4.1 对制造业分工进行多维测定的原因
  • 4.4.2 制造业产业间分工程度测定指标
  • 4.4.3 东部和中西部制造业产业间分工程度测定
  • 4.5 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产业间分工的计量分析
  • 4.6 实证结果基于本文分析框架及模型的解释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产业内分工
  • 5.1 两流动要素两种产品两地区分工模型
  • 5.1.1 消费者行为
  • 5.1.2 生产者行为
  • 5.1.3 短期均衡
  • 5.1.4 长期均衡
  • 5.2 要素区域流动、中间产品贸易、制造业区域分工
  • 5.3 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产业内分工的计量分析
  • 5.3.1 东部和中西部内部制造业产业内分工程度测定
  • 5.3.2 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制造业产业内分工程度测定
  • 5.3.3 要素区域流动与两大地区制造业产业内分工计量分析
  • 5.3.4 不同质量劳动力流动与两大地区制造业产业内分工变化的关系
  • 5.4 实证结果基于本文分析框架及模型的解释
  • 5.4.1 要素区域流动与两大地区之间制造业产业内分工变化原因分析
  • 5.4.2 要素区域流动与东部制造业产业内分工变化原因分析
  • 5.4.3 要素区域流动与中西部制造业产业内分工变化原因分析
  • 5.4.4 要素区域流动与中西部制造业产业内分工深化的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1.1 理论结论
  • 6.1.2 实证结论
  • 6.2 本文研究获得的几点启示
  • 6.2.1 发挥要素收入效应
  • 6.2.2 缩小要素地区收益差距
  • 6.2.3 平衡竞争效应和收入效应
  • 6.2.4 降低要素区域流动成本
  • 6.2.5 缩短收入时滞效应
  • 6.3 政策建议
  • 6.3.1 降低流动成本,打破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垄断
  • 6.3.2 提高工业品相对价格,提升要素收入效应
  • 6.3.3 合理规划非熟练劳动力的流动
  • 6.3.4 加速本地资本流动,防止外资负面影响
  • 6.3.5 加快制造业梯度转移,防止制造业分工扭曲
  • 6.4 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主要参与课题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东省区域经济板块合理分工研究[J]. 城市地理 2017(06)
    • [2].种植业区域分工的原因、效率与证据研究——以云南省种植业为例[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3].五常法在科室区域分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6)
    • [4].新时期东亚区域分工的重构与中国角色[J]. 东亚评论 2019(01)
    • [5].基于区域分工理论的广东经济发展战略思考[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6].航空工业区域分工体系的重构:国际经验及比较[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1(06)
    • [7].论区域分工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以贵州省都匀市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36)
    • [8].深化区域分工优化宁夏产业发展空间布局[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24)
    • [9].“5S管理法”在心内科区域分工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22)
    • [10].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11)
    • [11].安徽加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区域分工差异化研究[J]. 江淮论坛 2019(05)
    • [12].贸易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分工与工业污染排放[J]. 地理研究 2018(07)
    • [13].空间市场一体化条件下构建区域分工合作新体系[J]. 中国国情国力 2016(05)
    • [14].张家口应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考[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S1)
    • [15].现代农业发展中产业链的区域分工与协作研究[J]. 农业经济 2019(09)
    • [16].区域分工与合作视角下区域产业同构问题及优化路径[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01)
    • [17].武陵山区跨行政区区域经济联动问题探讨[J]. 晋中学院学报 2008(06)
    • [18].对传统区域分工理论的再思考[J]. 新东方 2010(01)
    • [19].目标刚性,人才需求刚性[J]. 大学生 2012(Z3)
    • [20].欧盟、泛珠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模式的经验及启示[J]. 经济师 2010(06)
    • [21].区域分工理论与陕西的分工格局和贸易战略[J]. 新西部(下半月) 2008(02)
    • [22].我国劳动力要素流动对产业区域分工的影响综述[J]. 卫生职业教育 2010(20)
    • [23].山东省区域分工与空间优化测度与分析[J]. 绿色科技 2015(09)
    • [24].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08(10)
    • [25].深化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促进合肥经济圈发展[J]. 经济师 2014(11)
    • [26].一部研究区域分工与合作的佳作——评《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7].山东省在全国的区际地位及区域内部分工格局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02)
    • [28].基于区域分工机制的异构群体机器人觅食任务数学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06)
    • [29].区域分工体系框架——区域经济研究的系统视角[J]. 系统科学学报 2015(03)
    • [30].分工 专业化 聚集——主体功能区建立和运行的一个新视角[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07)

    标签:;  ;  ;  ;  ;  ;  

    要素区域流动与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程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