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的写作以“预设”为开端。任何一种表述都有其预设,而预设有划分为相对预设和绝对预设。历史理论可以理解为一种叙述,它在建构历史的过程中总会涉及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如何看待历史实在,特别是历史实在与历史理论之间的关系;二是历史理论的理论预设是什么,以及这些理论预设会对历史理论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两个重要问题与历史理论的理论预设相关:历史实在是历史理论建构历史的绝对预设,它对历史理论起着规范、引导的作用,既为其提供发展方向、最终目标,又限定其范围。问题结构则是历史理论的相对预设,历史理论一旦确定了研究对象,同时也就确立了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问题结构所包含的预设可以在逻辑上推导出历史理论的有关内容和理论空白。本文第一章主要论述研究历史实在与历史理论之间的关系。历史理论是由知性概念叙述出来的历史知识。历史实在则代表着完整的过去,是一个超验的理性概念。鉴于此,历史实在与历史理论的关系可以用康德的“范导性”理论来描述。首先,历史理论无法建构历史实在,在历史理论的内部不会出现历史实在这样的理性概念。同时,历史实在又对历史理论的建构发挥着引导的作用,特定的历史理论总是希望“完整地”再现历史。其次,现实中的历史理论不可能“复制出”完整的历史,却可以建构出“同质连续性”或“异质间断性”的历史内容,得到连续性的历史理论与间断性的历史理论。再次,历史实在是历史理论建构历史过程中做出的“绝对预设”,历史实在对每一特定历史理论来说,是不可进一步追溯、抽象和分析的。最后,历史理论与历史的形而上学是两种不同的历史知识,分别以经验性的历史内容与超验的历史实在为研究对象。对各种历史理论的研究对象进行极度抽象概括,最终会得到历史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具体阐释述由相对预设所组成的问题结构。其一,问题结构与历史学家之间的关系。从理论预设的角度来看,问题结构对于历史学家而言意味着一套先验的观念。历史学家依靠这套先验的观念选择历史材料,确定研究对象。毕竟问题结构是由历史学家在建构历史的过程中提出、确定,因此问题结构和历史学家的各种主观因素——价值、兴趣、立场等——密切相关。在提出问题结构的过程中,如何在历史学的客观性和历史学家的主观性之间保持平衡、如何保证问题结构的“客观性”是一个需要说明的内容。其二,问题结构与历史理论具体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结构与历史理论具体内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相关性原则”来表述:问题结构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历史理论的具体内容,历史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属性受问题结构支配。其三,问题结构对历史理论产生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问题结构为历史理论划出了清晰的界线,造成了历史理论内部的“理论失明”和“理论空白”,致使不同历史理论之间出现断裂,另一方面,问题结构又保证了历史理论之间的连续性。在第三章中,借鉴马克斯·韦伯建构“理想模型”(ideal type)的方法,本文建构出两种理想的、纯粹的、极端的问题结构。第一种“纯粹的”问题结构可称之为“连续性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普遍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具有这样问题结构的历史理论至少同时采用了两个相对理论预设:同质连续性的历史主体、长时段的线性历史时间。从这两个理论预设中可以在逻辑上推导出必然的理论内容,即历史运动的动力说以及历史的目的论。另一种历史理论以历史的间断性为研究对象,其问题结构可以称为“间断性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这个问题结构取消了同质的历史主体和连续性的时间,它包含两个理论预设,即分裂的、静止的历史主体甚至是无历史主体,以及异质的非线性时间。间断性历史理论的研究对象具有异质间断性,其研究的重点是某一历史事物或现象内部的功能或者结构,而不是这个历史事物或现象的运动过程。我们只是出于习惯将这个研究对象称作“历史主体”,因为在严格意义上,没有运动能力且停留在一个历史时期之中的物体不能称为历史主体,因此,间断性历史理论实际上预设了一个静止的、有组成部分的“历史主体”。没有历史动力的历史主体不能朝着某个历史目标活动,而没有终极目的,历史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这样一来,历史动力论、历史目的论、历史的意义等内容由于历史主体和时间预设一一即问题结构——的缘故,是间断性历史理论不能进行反思的内容,也就是说,从静止的历史主体和短暂的历史时间这两个理论预设中推导不出这些理论内容出来。这两种问题结构代表了理解历史的两种极端方式,现实的历史理论采取其中任何一种问题结构都使得对历史的理解成为不可能,只有历史连续性或间断性的历史理论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方法上建构出两个极端的、纯粹的问题结构,实际上只是为理解历史找到两条边线。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现实的历史理论都是模糊的:建构出特殊的历史内容,却必须借鉴普遍的历史规律:专注于跨时期的历史规律,同时还要关注短暂的个人与事件;想建构出客观的历史,但历史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希望完全地再现历史,但历史只能有限地重建;历史理论需要使过去的事物变成当前的事物,但历史必须重建事物之间的距离。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是不纯粹的。论文第四章对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做出了新的阐释。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只能从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开始,《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两本重要的历史著作,应当是阅读的重点。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表明,马克思当时的历史理论具有连续性历史理论(普遍历史理论)的特征,这种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决定了社会结构是该历史理论的“理论空白”。据此我们可以对“个人的能动性”和“异化问题”做出新的解释。对《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研究表明,此时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具有间断性历史理论的特征,具体说来,马克思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可以用“历史形势”来概括。在这个新的问题结构中,马克思赋予意识形态、历史人物、经济因素以新的理论内容。最后,在第五章中我们还依次对赖希、阿尔都塞和胡克的理论做出评析,指出他们的种种努力可以看作是在填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留下来的理论空白,力图为马克思建立起关于社会结构的历史理论,即一种间断性的历史理论。康德曾经说过,理性只有知晓自身的界限之时才能树立其权威。历史学同样如此。基于此,本文的理论意图是通过问题结构来确定历史理论的限度,从而保证了历史学是科学的、客观的。首先,问题结构把历史理论与其他科学理论区分开,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和理论预设明显区分于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其次,不同的问题结构将不同的历史理论区分开来,比如,以历史人物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理论,与历史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理论,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问题结构(第二章第三、四节,第三章第二节)。最后,研究历史离不开历史学家的主观性,问题结构保证了这是一种可靠的、科学的、内含客观性的主观性(第二章第二节)。另一方面,问题结构与历史理论保持着一种客观关系:只要确定了历史理论的研究对象,那么在逻辑上就做出了历史实在的绝对预设和问题结构的相对预设,而问题结构包含的预设规定了可能出现的理论内容以及必然的“理论失明”。这种纯粹逻辑的推演过程与历史学家的主观因素没有任何干系。(第二章第三节)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异化需要与历史主体的解放[J]. 大观(论坛) 2018(11)
- [2].共产党人——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主体[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4(06)
- [3].论人的历史主体意识——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 理论界 2010(04)
- [4].历史主体与需要[J]. 山西青年 2017(21)
- [5].历史主体与“中国特色”[J]. 社会主义研究 2009(02)
- [6].骄傲与自省:法兰西民族的忧患意识[J]. 探索与争鸣 2011(01)
- [7].社会历史发展客观必然性与社会历史主体的能动选择性[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02)
- [8].陈界仁的创作:作为“他者”,到历史主体的“自我赋权”[J].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09(08)
- [9].《炸裂志》:碎裂的历史主体及其当代境遇[J]. 文艺研究 2015(02)
- [10].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力量和使命担当[J]. 唯实 2020(09)
- [11].《和莉莉一起跳舞的七个夜晚》的时空幻境与历史主体追寻[J]. 中国图书评论 2016(03)
- [12].马克思历史观的生存论意蕴[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3(05)
- [13].树立忧患意识 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J]. 电力安全技术 2008(10)
- [14].总体性视域下论历史主体的嬗变[J]. 学理论 2013(19)
- [15].新历史主体的诞生幻象——论土改题材中的“翻身”[J]. 学术交流 2013(02)
- [16].社会和谐的调节机制[J]. 党政论坛 2011(02)
- [17].社会主义对历史主体的重构[J]. 人民论坛 2011(11)
- [18].行到水穷处?——眺望一个新历史主体[J]. 南方文坛 2015(02)
- [1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唯物史观意蕴[J]. 学理论 2020(06)
- [20].关于恩格斯历史合力论几个核心问题的再认识[J]. 江汉论坛 2020(11)
- [21].见证[J]. 小作家选刊(作文考王) 2010(03)
- [22].从历史主体的深层建构看历史发展的实质[J]. 前沿 2011(14)
- [23].马克思历史主体思想视域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意蕴[J]. 天津社会科学 2018(06)
- [24].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历史主体批判[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25].马克思历史主体思想的逻辑新探——主体价值的抑扬[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5)
- [26].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1)
- [2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及其结构层次[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8].现代性:历史主体与表现主体[J]. 上海文学 2010(04)
- [29].论李安电影中“子辈形象”的文化建构[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3)
- [30].论矛盾的基本属性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教育前沿(理论版)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