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实验以耐热性强的油松和耐热性弱的华北落叶松三年生移植苗为实验材料,在光照恒温培养箱内进行热胁迫,并以常温(25℃)下为对照,研究不同热胁迫条件下华北落叶松、油松针叶内抗氧化酶及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的变化,以期找出华北落叶松耐热性弱于油松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1) SOD、POD协同能力的好坏影响植物的抗热性。油松保持POD、SOD活性平衡的时间比华北落叶松长,这可能是油松比华北落叶松耐高温时间长的一个原因。(2) 高温条件下,蛋白质的特异性功能似乎比渗透调节功能更有效,有待对可溶性蛋白组分作进一步的研究。(3) 高温条件下油松总能将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也可能是油松耐热性强于华北落叶松的原因之一。(4) 华北落叶松有一定的耐高温能力,30℃、35℃、40℃、45℃温度条件下分别可耐受6~8小时、6小时、4小时、4小时,超出这一时间范围,植株开始受到不可逆伤害;油松耐受时间比华北落叶松长,分别为8小时、8小时、6小时、6小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辣椒热胁迫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热胁迫响应的初步分析[J]. 植物科学学报 2020(02)
- [2].干热胁迫对罗布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15(05)
- [3].耐热酿酒酵母海藻糖代谢途径对热胁迫的响应[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 [4].乳酸菌的热胁迫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科技 2019(01)
- [5].植物热胁迫反应的复杂性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0)
- [6].干热胁迫下两种苇状羊茅对不同水肥处理的响应机理[J]. 草业学报 2011(01)
- [7].水杨酸预处理对鸡冠花幼苗热胁迫的生理效应[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11)
- [8].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J]. 园林科技 2020(02)
- [9].干热胁迫对紫花苜蓿形态特征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 2015(01)
- [10].小麦RPD3/HDA1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对热胁迫的响应[J]. 西北农业学报 2019(03)
- [11].叶绿素荧光分析在研究植物热胁迫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3)
- [12].Bna-novel-miR311-HSC70-1模块调控甘蓝型油菜响应热胁迫的机制[J]. 作物学报 2020(10)
- [13].戊糖片球菌热胁迫应答机制探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7(04)
- [14].干热胁迫对紫花苜蓿叶片气孔大小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3(03)
- [15].小麦热胁迫相关蛋白Hsa32基因的克隆[J]. 华北农学报 2008(06)
- [16].促进香菇多糖生物合成的热胁迫条件优化[J]. 食用菌学报 2018(01)
- [17].干热胁迫和复水对草坪草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9(05)
- [18].景宁木兰热胁迫下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05)
- [19].干热胁迫下六种景天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理响应[J]. 北方园艺 2012(17)
- [20].褐飞虱热胁迫下内参基因的筛选及热激蛋白基因表达分析(英文)[J]. 昆虫学报 2015(05)
- [21].干热胁迫对杨树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01)
- [22].西葫芦光系统Ⅱ耐热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1(10)
- [23].热胁迫恢复阶段辣椒种子发芽能力与幼苗期耐热性的相关性[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0)
- [24].核桃JrGRAS2基因响应热胁迫的表达及功能分析[J]. 植物研究 2018(01)
- [25].水稻锌指蛋白基因O_sBBX22响应热胁迫的功能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02)
- [26].热胁迫对杜鹃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8)
- [27].热激因子AtHsfA1a突变对热胁迫中拟南芥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8(01)
- [28].植物耐热机理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学报 2020(01)
- [29].小麦TC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对热胁迫的响应[J]. 麦类作物学报 2018(10)
- [30].热胁迫对连翘离体叶圆片光系统Ⅱ活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