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增生性肿瘤疾病,是危害养禽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该病可以通过接种致弱的毒株或天然不致瘤株进行防治。但是,MDV的毒力不断演化,呈不断增强的趋势,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分离到了vv+MDV,该毒株使得当今任何的单价苗都不能产生很好的保护,因此,新型MD疫苗的开发迫在眉睫。在新型MD疫苗的开发的过程中,利用MDV CVI988株为载体的研究成为热点。但是,以此为载体的新型MD疫苗的开发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疫苗的稳定性和疫苗的免疫保护力。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用于重组病毒构建的启动子的筛选、融合蛋白基因的合成以及同源重组臂的稳定性分析,构建用于MD防治的基因工程疫苗;通过免疫保护试验来评价疫苗的好坏,以期望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同时为新型MD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马立克氏病病毒CVI988株病毒囊膜糖蛋白B启动子的克隆及特性研究 为了选择适宜的启动子调控外源基因的表达,以改善马立克氏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病毒的免疫保护力,克隆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CVI988株病毒囊膜糖蛋白B(gB)启动子,通过测序发现克隆的gB启动子与GenBank上发表的MDV GA株序列的同源性为99.5%。以E.coli lacZ基因为报告基因,构建pSK-gB-LacZ真核表达载体。将pSK-gB-LacZ瞬时转染中国地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染色后,出现蓝色,说明所克隆的gB启动子可以有效地调控lacZ基因的转录;将gB-LacZ基因表达盒插入到MDV转移载体pUS10中,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US-gB-LacZ,将该转移载体转染已感染MDV CVI988株的次代CEF,利用蓝白斑进行重组病毒的筛选,然后对筛选到的重组病毒进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亲本病毒与重组病毒的生长曲线一致,说明gB-LacZ基因表达盒的插入不影响病毒的稳定性,为下一步MDV gB启动子的应用奠定基础。 2.用于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适宜启动子的筛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马立克氏病强毒及CVI988疫苗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1(05)
- [2].鸡马立克病CVI988疫苗不同接种部位对免疫效果的影响[J]. 动物医学进展 2012(03)
- [3].马立克氏病病毒CVI988株VP22蛋白承载异源蛋白细胞间扩散[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9(03)
- [4].马立克病强毒株及CVI988疫苗株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