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转利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简要总结了日常教学中课堂“作秀”的几种情况,并提出个人的感受:课堂改革应结合实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改革;“作秀”;学生
作者简介:雷转利,任教于陕西省渭南市杜桥中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目标,变革学习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因而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就得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以完成大纲所提出的目标任务,但是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有些举措名曰改革实则作秀,这些做法实在要不得。
有些教师一上课就先亮出教学目标,让学生大声朗读,可能是想让学生心中有数。如果是这样,笔者以为大可不必。
一方面,学生知道了教学目标,未必就能按教学目标去学习,达到目标的要求。例如:诗歌教学时有个明确的目标是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一首诗歌学完学生能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吗?肯定不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因而学生不必一定要知道教学目标,只要教师心中有目标,教学过程中方法得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走向既定的目标;如果方法不当,即使学生知道目标也没有用。
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十分机械地按照教师既定的目标努力,他们的思维很有可能受到限制,他们的创造性很有可能受到抑制。同时我们知道,目标虽说是确定的,可是课堂和学生又是灵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修正目标,所谓预设和生成相辅相成。因此我们应该明确语文教学的魅力不在于目标的设定,而是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走近文本和作者,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作者、同学、教师碰撞,一起感受语文的激情,走进语文的世界,从而提高语文的学习和鉴赏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探究”冠冕堂皇地进入了课堂,也成了评价一节课深度的一个重要标准。记得听过一节语文课,老师讲完《雷雨》的阅读题后要求学生探究作品的主题,在全班学生独立思考两分钟后,一个组的学生依次站起来发言。有人说:周朴园对鲁侍萍始乱终弃,作品意在揭露资产阶级的罪恶;有人说:鲁大海的出现,作品告诉人们无产阶级会取得胜利;有人说:四凤之死进一步揭露资产阶级的罪恶。最后教师作了一分钟的点拨,认为学生的探究很深刻,就结束了本次探究。这样的“探究”是探究吗?充其量只是形式,作秀而已。
另有一种探究,简直可以说是误导,教师提出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学生胡思乱想。有一位教师讲《窦娥冤》,讲课结束前的一个环节是探究,教师提出了“窦娥的三桩誓愿是否危害了老百姓生活”的问题,居然有一半学生争着说是“严重危害,窦娥也够狠的了”。课堂上热闹一片,不知关汉卿听到这样的问题会怎样想。如此闹剧,怎能称作探究?
笔者认为,语文课上的探究性学习,应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文本内容提出具有拓展思维和深刻挖掘内容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研读,搜集整理材料信息,进行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养成思考探究的习惯,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因此,探究的问题必须新颖,有难度。只有新颖,才能激发学生的欲望;只有有难度,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另外,既然是探究,就应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把交流和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不是简单的质疑,更不是离开文本和作者时代胡思乱想。
语文的高效课堂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学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教师每节课都刻意地围绕四种能力来训练学生,那么课堂教学就会成为程式化的表演--好看不中用,给人的感觉无异于空中楼阁,作秀而已。现在大多数人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一上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或激励性的话语导入课文,花十分钟让学生课堂展示,花十分钟请几名学生站起来进行分角色表演式朗读,花十分钟就课文内容提了几个浅显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解决,最后花十分钟就某一现象让学生当堂写作,最后用五分钟学生交流写作内容。表面看,一堂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环环相扣,听说读写面面俱到,真是热热闹闹,漂漂亮亮。可实际效果呢?形式而已,上与不上一个样。
一堂课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听说读写面面俱到,只能浅尝辄止。先说“听和说”,学生才听了一遍自己同学的朗读,就能说了吗?他们所说无非是字音词义,哪儿有深刻性可言。再说“读”,教师表面化的质疑,学生流于形式的合作探究,能深入理解文章吗?最后说“写”,十分钟,学生能写什么?胡言乱语应付差事而已。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我们应明确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训练,真正让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逐渐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也随之走进了课堂,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毋庸置疑,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多媒体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分析、记忆和掌握。但多媒体仅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过程中如果盲目滥用这种电教化手段,就违背了语文课的教学规律,减少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尤其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与我们使用多媒体的初衷大相径庭。
遗憾的是,现在学校赛教、评选优质课又将多媒体的使用当作评课的硬尺子,没有使用多媒体将被一票否决。于是乎赛教课成了多媒体展示课,一节课光、电、声、图片齐上阵,可谓热闹纷呈。学生们从开始上课就忙着听,忙着看,不知还有什么时间再去思考。图片的播放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成了固定模式,缺少了二度创作的空间,整节课学生忙着听声音看画面自然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更不可能有时间抒发个人情怀,这样的课堂怎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纯粹成了教师摆花架子、追求形式的课堂。
多媒体只能是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要以人为本,以设置利于学生表现自我、完善自我为本。让语文课堂真正回归到语言和文学的本质上来,让学生用嘴巴把对事物的理解进行形象地描述,借以激发他们的情感。课堂上教师应紧扣文本用思想牵引知识,用情感推动过程,让文学的魅力打动每位学生,用教师的学识和思想诠释语文课改的真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能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有利也有弊,我们应首先认清多媒体教学课的实质、精髓,努力克服它的缺点与不足,真正科学地把多媒体技术与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整合起来,加快实现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而不是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包办代替课堂教学,更不是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创新思维。
新教材的启用,新课标的颁布,课堂改革势在必行,但课堂上以改革为幌子的作秀方式似乎也在“与时俱进”,愈演愈烈!新教材新课标的终极目的是创设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改革应结合实际,把学习的“渔”教给学生,而不是把“鱼”教给学生,更不是热热闹闹地作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