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核酚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龙眼核酚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论文摘要

龙眼核占龙眼果实重量的17%,但在龙眼加工或鲜食时龙眼核大多被丢弃,没有得到综合利用。本论文以龙眼核为实验材料,分析了龙眼核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重点研究了龙眼核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期对龙眼核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成分分析:龙眼核中蛋白质含量为7.01±0.38%,脂肪含量为2.62±0.20%,游离氨基酸总量为0.63±0.01mg/g,其含量均高于荔枝核;气相色谱和离子色谱分析表明,龙眼核中的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种类较多。2.酚类物质的提取:选择乙醇作为龙眼核酚类的提取溶剂,乙醇浓度50%,液料比10:1,70℃下提取3小时,测得酚类物质含量为48.26±1.88mg/g(以没食子酸计)。3.酚类物质的纯化:采用旋转真空浓缩除去酚类提取物中的乙醇后,浓缩物过AB-8大孔树脂柱,用60%的乙醇溶液洗脱,收集的洗脱液用HPLC分析酚类物质,从出峰数判断,龙眼核中至少含有9种酚类物质;同时发现,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液中酚类组分差异显著,表明AB-8大孔树脂能用于对龙眼核酚类物质进行粗分离。4.体外试验研究表明,龙眼核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高于Vc,对超氧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效果,龙眼核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强于Vc,能有效减缓油脂的氧化速率,但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不及茶多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龙眼果实研究现状
  • 1.2 植物多酚概述
  • 1.3 立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龙眼核主要成分的测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龙眼核酚类物质的分离和测定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龙眼核提取物的抗氧化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测定水中酚类物质的应用探讨[J]. 低碳世界 2019(11)
    • [2].食品运载体系提高酚类物质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0(05)
    • [3].聚碳酸酯水桶中5种酚类物质的残留量检测以及迁移风险评估[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4)
    • [4].酚类对酒的风味影响及白酒酚类控制策略[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18)
    • [5].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婴幼儿血清中4种双酚类环境激素残留[J]. 色谱 2020(12)
    • [6].果蔬酚类物质生物利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0(21)
    • [7].水体中双酚类物质的赋存现状及研究进展[J]. 环境化学 2020(06)
    • [8].枇杷酚类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 2015(02)
    • [9].受阻酚类抗氧剂在高分子领域的研究进展[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5(05)
    • [10].‘次郎’柿成熟叶多酚类物质分布和积累的研究[J]. 果树学报 2012(04)
    • [11].多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11)
    • [12].酚类物质对土壤和植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05)
    • [13].酚类化合物的吸收特性及对肠道菌群的作用[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03)
    • [14].消化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稳定性研究进展[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0(03)
    • [1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酚类物质[J]. 化工管理 2017(11)
    • [16].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饮用水源中的痕量酚类物质[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6(05)
    • [17].石榴籽多酚类物质的功能及提取工艺[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5(05)
    • [18].葡萄酒酚类物质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 2012(04)
    • [19].水果中多酚类的生物学作用[J]. 中国园艺文摘 2011(05)
    • [20].欧盟更新麦考酚类药品的避孕建议[J]. 中国医药导刊 2018(01)
    • [21].多糖与酚类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2)
    • [22].基于酚类中药活性小分子先导化合物的合成设计[J]. 广州化工 2016(17)
    • [2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碳酸酯水桶中6种酚类物质[J]. 分析试验室 2014(04)
    • [24].花生红衣多酚类物质组成及抑菌活性研究[J]. 中国油脂 2014(06)
    • [25].橄榄油极性酚类物质对降血脂作用探究[J]. 粮食与油脂 2013(08)
    • [26].国内胺类、酚类等抗氧剂发展的大致趋势[J]. 化工管理 2013(22)
    • [27].多酚类物质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02)
    • [28].苹果酒酚类物质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 2010(06)
    • [29].邓恩桉插穗中酚类物质提取剂的初步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 2010(03)
    • [30].果胶酶对苹果渣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效果研究[J]. 分析化学 2008(03)

    标签:;  ;  ;  ;  

    龙眼核酚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