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性及艺术场概念的批判性释义 ——以波德莱尔为例

习性及艺术场概念的批判性释义 ——以波德莱尔为例

论文摘要

布尔迪厄关于场域的概念,是以习性为配置系统来进行调节的,习性是一种建构的结构,通过习性,人与社会空间发生各种可能性,这也就解决了外部诸如马克思主义只注重分析的反映论,和内部诸如结构主义将文本看做自足体的理论缺陷。本文从《艺术的法则》一书出发,以波德莱尔为例,主要论述了布尔迪厄针对萨特原初构想,采取了让艺术参与到经济和政治权力场的生产交换的方法,来勾连文学场的内外部的运作。通过波德莱尔所使用的策略,以及已经显现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背景来描述场域得以生产的可能性,解释其成为艺术场制定规则人的原因。这就建构起一个解释艺术场的科学,解开了象征资本掩盖下的不平等的生产交换,让艺术可知可解,这就为艺术提供一个更加活跃和丰富的领域,而不是通过艺术去找寻先验之物和绝对精神,彻底消解创造的拜物教神话。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关于福楼拜的对话
  • 1. 命定中失落的自我
  • 2. 一个有待被确立的位置
  • 三、习性
  • 1. 与习惯的区别
  • 2. 经院哲学的影响
  • 四、身体
  • 1. 历史的在场
  • 2. 意识的不在场
  • 3. 纯粹的凝视
  • 五、自画像后背后
  • 1. 理想
  • 2. 孤独
  • 3. 对创造力的崇拜
  • 4. 死亡的拯救
  • 5. 小结:归于生产的自由
  • 附录
  • 致谢
  • 参考书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习性及艺术场概念的批判性释义 ——以波德莱尔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