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作方式及其功能的科学计量学研究

科学合作方式及其功能的科学计量学研究

论文摘要

在当今大科学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趋全球化、科学自身愈益加速的分化和综合性发展趋势的增强,科学合作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方式,成为发展大科学和解决全球化问题的主要途径,国内外各种科研组织和科研机构以新的方式新的思路参与合作研究。新的科学合作对于凝聚创新思想、获取科技信息、共享研究资源、培养和造就新时期复合型人才,在重要学科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取得科学突破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论文以现有关于科学合作的科学计量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将科学能力学和制度科学学的原理结合起来,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最新方法,研究当代科学前沿主要领域国际合作方式与科学能力的关系,分析科学前沿国际合作的方式和动因,揭示科学合作方式对科学产出能力的影响,并引入网络分析法探讨纳米科技领域合作网络的特征及其对科研绩效与学科交叉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丰富和深化科学合作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论文首先探讨了合作的本质和科学合作的涵义,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以及科学能力学、政治科学学、制度科学学有关科研生产力与科研生产关系理论指导下,探究了科学合作的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提出科学合作的中介作用。一方面,科学合作是作为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科研生产力中主体要素的科研主体合作,具有科研生产力的属性;另一方面,科学合作又是反映科研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特定科研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科研生产关系的属性。科学合作之所以影响科学活动发展,就在于科学合作具有科研生产力和科研生产关系的双重属性,扮演着科研生产力联接科研生产关系的中介桥梁作用,能够同时履行影响科研生产力和科研生产关系的双重功能。 在对科学合作方式及其功能的研究中,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多种方法,展示出科学合作的动力因素,剖析主要动力因素及其互动关系,探讨科学合作的主要结构形式及其影响,并对科研机构内外科学合作方式与特征进行了计量研究,从而展现出作为科研生产关系的科学合作方式的多样性;同时,对科学合作方式与科研生产力之间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当代科学前沿主要领域国际合作方式与科学能力的关系,分析科学前沿国际合作的方式和动因,揭示科学合作方式对科学产出能力的影响,表明不同的科学合作方式会影响并导致科研生产力的不同功能。 作为对具体学科领域科学合作的研究,我们选取国际纳米科技领域的科学合作状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科学家、机构、国家、学科四个方面对纳米科技领域科学合作状况进行计量分析,探讨该领域科学合作对科研绩效的促进作用。然后借助网络分析方法考察国际纳米科技领域的科学合作状况,展现出科学合作在纳米科技活动中的绝对优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近代科学时期科学合作的兴起
  • 1.1.2 20世纪科学合作的迅猛增长
  • 1.2 国内外有关科学合作研究状况的概述
  • 1.2.1 影响科学合作的因素
  • 1.2.2 科学合作的功效与影响
  • 1.2.3 科学合作的科学计量学测度
  • 1.2.4 网络理论对科学合作研究的促进
  • 1.3 选题缘由及研究方法
  • 1.3.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的建立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2 科学合作活动的理论基础
  • 2.1 科学合作概述
  • 2.1.1 合作的本质
  • 2.1.2 科学合作的涵义
  • 2.2 科研生产力与科研生产关系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学说
  • 2.2.2 关于科研生产力和科研生产关系的界说
  • 2.3 科学合作活动的研究范式
  • 2.3.1 科学合作活动的双重属性
  • 2.3.2 科学合作活动的双重功能
  • 2.3.3 科学合作在科研生产关系和科研生产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 2.4 科学合作的动力机制分析
  • 2.4.1 科学合作活动的基本动力
  • 2.4.2 推动科学合作的科研生产力主要因素
  • 2.4.3 促进科学合作的科研生产关系主要因素
  • 3 科学合作方式及其动力因素的计量研究
  • 3.1 词频分析法用于科学合作动力因素的展现
  • 3.1.1 影响科学合作因素的总体状况
  • 3.1.2 科学合作动力因素随时间的演变
  • 3.1.3 对影响科学合作的主要因素共现分析
  • 3.2 科学合作的结构形式及影响因素
  • 3.2.1 雇主与雇佣者合作动力因素分析
  • 3.2.2 师生合作的动因研究
  • 3.2.3 相近领域研究者之间合作分析
  • 3.2.4 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合作分析
  • 3.2.5 性别合作的动因研究
  • 3.3 科研机构的科学合作方式及特征
  • 3.3.1 机构间科学合作活动的计量研究
  • 3.3.2 机构内的科学合作活动分析
  • 4 科学合作方式及其科研生产力功能的计量研究
  • 4.1 科学合作方式影响科研绩效的研究
  • 4.1.1 科学合作方式影响科研绩效的计量分析
  • 4.1.2 科学合作对科研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 4.1.3 科学合作对科研成果重要性的影响
  • 4.2 科学跨地域合作及影响区域科学发展的研究
  • 4.2.1 科学跨国合作总体状况分析
  • 4.2.2 各国对科学合作的重视
  • 4.2.3 美、德、日、中、印五国国际科学合作状况比较
  • 4.2.4 跨国合作对区域科学发展的影响
  • 4.3 科学跨学科合作及促进学科交叉与发展的研究
  • 4.3.1 对跨学科合作中高频次相关词汇的分析
  • 4.3.2 新增学科种类分析
  • 4.3.3 跨学科的科学合作成因分析
  • 4.3.4 跨学科科学合作的发展
  • 4.3.5 科学合作对交叉学科发展的促进
  • 5 实例研究——网络分析法用于纳米科技领域科学合作的研究
  • 5.1 纳米科技的发展状况及学科特征
  • 5.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库建立
  • 5.2.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3.1 纳米科技领域合作的总体状况
  • 5.3.2 纳米科技领域科学合作对科研绩效的影响
  • 5.3.3 纳米科技领域科学家合作网络
  • 5.3.4 纳米科技领域国家间合作网络
  • 5.3.5 纳米科技领域学科交叉网络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纳米科技领域产出论文10篇以上的作者及论文篇数
  • 附录2 纳米科技领域参与国际合作的国家名称及其对应序号
  • 附录3 纳米科技领域涉及的学科名称及其频次(10次以上)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研究中的旧形而上学思维——以生产力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为例[J]. 学术界 2019(11)
    • [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J]. 改革与战略 2018(03)
    • [3].“科技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关系”概念的系统分析[J]. 系统科学学报 2016(04)
    • [4].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J]. 观察与思考 2016(07)
    • [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有机构成及其意义[J]. 文教资料 2018(29)
    • [6].论马克思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及其意义[J]. 海派经济学 2012(01)
    • [7].寻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与“不适应”的教学突破点[J]. 考试周刊 2008(50)
    • [8].通证经济[J]. 国企管理 2018(23)
    • [9].马克思历史观视阈下的生产关系特性分析[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02)
    • [10].论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技生产关系打造[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24)
    • [11].跨越式过渡何以可能——从“恩格斯文本”到生产关系变革的重新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5)
    • [12].制度和生产力[J]. 中关村 2010(06)
    • [13].论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J]. 许昌学院学报 2010(04)
    • [14].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原理(一)[J]. 新湘评论 2017(21)
    • [15].教育的性格是“改良”[J]. 基础教育论坛 2012(26)
    • [16].教育的性格是“改良”[J].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12(02)
    • [17].马克思生产关系及其结构理论的创立与当代启迪[J]. 当代经济研究 2020(05)
    • [18].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研究[J]. 新闻爱好者 2018(01)
    • [19].生产关系的博弈内涵探析[J]. 科学社会主义 2018(01)
    • [20].新媒体时代影视广告审美与生产关系[J]. 当代传播 2017(05)
    • [21].与张闻天《关于生产关系两重性问题》进行商榷[J]. 智富时代 2018(12)
    • [22].对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的理解──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商榷[J]. 吉林教育 2010(04)
    • [23].不要再回避生产关系了[J]. 领导文萃 2011(12)
    • [24].论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J]. 经济经纬 2009(05)
    • [25].探微我国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经济体制改革[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 [26].揭示生产关系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大课题[J]. 经济学家 2016(03)
    • [27].中国制度变革的理论自信:创建生产关系依赖理论范式的制度经济学[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8].中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现实性分析[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 [29].论马克思生产关系二维理论:所有制和依赖理论[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06)
    • [30].改革开放40年我国生产关系演变的现实路径与理论机理[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8(06)

    标签:;  ;  ;  ;  

    科学合作方式及其功能的科学计量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