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银川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论文题目: 银川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环境工程

作者: 王晓娟

导师: 钱会

关键词: 银川平原,地下水,水化学,形成机制,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文献来源: 长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在野外调查和地下水化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银川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演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成果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对于保证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保护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 通过分析银川平原地下水化学类型和地下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现地下水化学类型自西南部补给径流区到东北部排泄区依次出现HCO3-→HCO3-+SO42-→SO42-+HCO3-→SO42-+Cl-→Cl-+SO42-的水化学分带。同时TDS、硬度和各宏量组分都呈现一定的水平和垂直的分布规律。 2 通过水化学组分的离子当量比值来分析地下水水质演化过程及演化特点,结果表明,地下水中钠的来源并不是单纯的岩盐溶解。其钠离子的超出部分可能是因为地下水补给源的背景值较高以及硫酸钠蒸发沉积物在地下水径流过程中的溶解。钙的来源除与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沉淀有关外,受石膏的溶解沉淀影响也较大。 3 通过对地下水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主要受地下水补给水源水化学性质、水岩作用和混合作用、蒸发浓缩作用以及区域内盐渍化土壤的影响。 4 利用PHREEQC对水化学分析数据进行了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对地下水组分存在形式和矿物饱和指数进行了计算;同时沿地下水NNE流向,在不同地貌单元内进行了反向地球化学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地下水在整个水流路径上,石膏和盐岩的溶解占主导地位,方解石和白云石在不同的地貌单元有不同的饱和状态。 5 通过对银川平原地下水同位素资料进行了分析,确定地下水是由大气降水和黄河水补给的,并且均受到一定的蒸发浓缩作用。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银川平原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河流水系

2.1.4 地形地貌特征

2.1.5 构造与地层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水文地质条件

3.1 含水岩组的划分

3.1.1 潜水含水层系统

3.1.2 第一承压含水层

3.1.3 第二承压含水层

3.1.4 细粒带

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3.2.1 地下水的补给

3.2.2 地下水的径流

3.2.3 地下水的排泄

第四章 地下水化学场的区域变化

4.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4.2 TDS和水化学类型的区域变化

4.2.1 潜水含水层

4.2.2 承压水含水层

4.3 硬度的区域变化

4.4 地下水宏量元素的区域变化

4.4.1 潜水宏量组分的区域变化

4.4.2 承压水宏量组分的区域变化

4.5 地下水微量元素的区域变化

4.6 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第五章 地下水化学形成作用和演化规律

5.1 区域水化学成分的形成特点

5.2 区域水化学形成演化模式

5.2.1 自然演化条件下地下水的形成特点

5.2.2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5.3 地下水化学环境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5.3.1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理论基础

5.3.2 组分存在形式的计算

5.3.3 矿物饱和指数的计算

5.3.4 地下水演化的反向模拟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3-13

参考文献

  • [1].忻州市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D]. 陈爱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 [2].济源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与变化规律研究[D]. 林浩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 [3].古堆泉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及形成机理模拟研究[D]. 王亚琴.太原理工大学2018
  • [4].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王娟.中国海洋大学2011
  • [5].吉林省西部地下水化学特征演化研究[D]. 冯波.吉林大学2007
  • [6].北京市郊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总硬度数值模拟[D]. 于国庆.吉林大学2009
  • [7].盐池地区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研究[D]. 窦妍.长安大学2007
  • [8].宿县矿区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与控制因素研究[D]. 许冬清.合肥工业大学2017
  • [9].神木县大保当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污染成因研究[D]. 贾晓鹏.西安科技大学2014
  • [10].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化学时空变化分析[D]. 洪玉莲.华东师范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靖边地区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研究[D]. 谢延玲.西北大学2008
  • [2].近20年来昆明盆地北端孔隙水化学场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分析[D]. 叶许春.昆明理工大学2006
  • [3].吉林省西部地下水化学特征演化研究[D]. 冯波.吉林大学2007
  • [4].胶州湾水环境痕量元素形态的地球化学模拟及意义[D]. 李广玉.山东科技大学2005
  • [5].鄂尔多斯盆地南区洛河组地下水演化水文地球化学模拟[D]. 曹德福.长安大学2005
  • [6].反向模拟方法在鄂尔多斯盆地环河组地下水演化中的应用[D]. 高文冰.长安大学2005
  • [7].广西北海市地下水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演化的研究[D]. 李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 [8].平衡常数法和饱和指数法及其在水—岩作用模拟中的应用[D]. 周祖权.河海大学2001
  • [9].银川地区地下水质量评价及氮污染成因分析[D]. 姬亚东.长安大学2003
  • [10].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水化学场演化及其相关环境问题研究[D]. 孙熠.长安大学2003

标签:;  ;  ;  ;  ;  

银川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