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沙蜥论文-张晓磊,曾治高,韦锦云,滕丽微,颜文博

草原沙蜥论文-张晓磊,曾治高,韦锦云,滕丽微,颜文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草原沙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草原沙蜥,食物组成,栖息地,荒漠化

草原沙蜥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磊,曾治高,韦锦云,滕丽微,颜文博[1](2018)在《栖息地荒漠化对草原沙蜥食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栖息地退化会使环境中蜥蜴的可利用食物资源发生改变。采用剖胃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达拉特旗地区采集的草原沙蜥样本进行了食性分析。对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叁类样地中77个实胃样本的652只(套)食物进行鉴定和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食物主要为节肢动物,分为35类,隶属3纲11目32科;也在少部分个体(4.69%)的胃容物中发现少量(1.95%)植物碎片。上述叁类栖息地中,草原沙蜥对蚁科、蚜科、瓢虫科、叶蝉科和茧蜂科昆虫均有较大的捕食比例;但相比固定沙区栖息地,草原沙蜥在半固定及流动沙丘中增减的食物种类均比较多,导致草原沙蜥在流动沙区与其他两类样地之间有较大的食物相异性。从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到流动沙丘,随栖息地荒漠化程度的增加,草原沙蜥捕食食物类群的丰富度逐步减少,辛普森优势度指数相应地下降,但营养生态位宽度、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皮洛均匀性指数却在流动沙丘栖息地上明显增大。这表明鄂尔多斯地区的草原沙蜥是以捕食昆虫等节肢动物为主、兼食极少量植物的杂食性动物。栖息地荒漠化所致的环境变化显着地影响草原沙蜥的食物组成,使其觅食的食物种类逐步减少。(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9期)

叶银子[2](2016)在《蜥蜴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西藏沙蜥和草原沙蜥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沙蜥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且具有极好的低氧耐受能力,研究沙蜥适应高海拔的低氧环境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HIF低氧诱导因子及其下游基因能促进氧气的运输及能量代谢的调整,在内温动物低氧适应已经发现HIF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外温动物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西藏沙蜥和其近缘种草原沙蜥肝脏转录组,主要目标是研究西藏沙蜥在分子层面上是如何通过能量代谢途径来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另一方面以西藏沙蜥和草原沙蜥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研究高海拔的西藏沙蜥、低海拔的西藏沙蜥以及平原的草原沙蜥的肝脏和心脏中,HIF1α和HIF2α和下游基因以及上游基因的表达模式,探讨低氧诱导因子及其下游基因在低氧适应中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在西藏沙蜥转录组测序中得到了71,079条转录本,在草原沙蜥中得到了73,148条转录本。两个物种中比对筛选出了7,964个同源基因,其中的正选择基因有237个,其中有5个正选择基因都集中在氧化磷酸化通路上,包括PPA、ATPeF1O、ATP5EP2、ATP6V1E1、NDUFAB1,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明西藏沙蜥在能量代谢方面受到了强烈的正选择作用,可能是西藏沙蜥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的关键之一。另一方面荧光定量的结果发现在肝脏中HIF2a和TF的mRNA表达量呈海拔递减趋势,西藏沙蜥HIF2a表达量高于草原沙蜥,但低海拔西藏沙蜥TF表达量却低于草原沙蜥表达量。心脏中高海拔西藏沙蜥的HIF1α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低海拔沙蜥的表达量,但高海拔西藏沙蜥HIF1α表达量却和草原沙蜥没有显著差异。心脏中HIF2α的表达模式与HIF1α类似,EGLN1表达量在叁个处理组中无显着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西藏沙蜥肝脏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反应上的相关基因受到了强烈的正选择作用,这暗示着沙蜥通过调整能量代谢的方式适应高海拔低氧,同时HIF通路肝脏和心脏的表达模式并不相同具有组织特异性。(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赵雪[3](2014)在《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的种群密度、食性及两性异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隶属爬行纲(Reptlia)有鳞目(Squamat)鬣蜥科(Agamidae)沙蜥属(Phrynophalus),广布于内蒙古阴山山脉北部草原及半荒漠地区。本研究的实验地点位于库布齐沙漠的十二连城乡段,通过对该地草原沙蜥的种群密度、食性及两性异形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探讨部分影响草原沙蜥种群密度的因素、草原沙蜥秋季的食性情况及其两性异形的发生情况,并对部分生态学资料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主要结果如下:(1)对低盖麻黄地、自然样地、高盖杨柴地叁个样地内的草原沙蜥进行标记重捕,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叁样地间草原沙蜥的种群平均密度按照麻黄地(66尾/1000m2)、自然地(35尾/1000m2)、杨柴地(10尾/1000m2)的顺序依次递减。通过对各季节的统计发现,春季草原沙蜥的种群平均密度最大(50尾/1000m2),夏季草原沙蜥的种群平均密度最小(25尾/1000m2)。通过对植被的调查统计发现,草原沙蜥的种群密度与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植物多样性不相关(P=0.163)。当植被盖度大于70%、植被高度大于30cm时,草原沙蜥的种群密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草原沙蜥不适于在植被较高较密的生境下生存。(2)以胃内容物分析法研究草原沙蜥的食性,在其胃内容物中共鉴定出2纲12目27科的动物物种,其中包括昆虫纲、蜘蛛纲及少量植物碎片。在草原沙蜥取食的动物物种中主要以昆虫纲动物为主,占全部食物总数量的95.8%,其中草原沙蜥最喜食的蚁科占39.23%,其次是蚜科占19.24%,再次是鞘翅目幼虫占17.71%。草原沙蜥两性间的食物百分率相似性指数(90.08%)及营养生态位重:迭值(0.96)均较大,表明两性间存在食物强烈竞争的可能。雄性草原沙蜥的食物多样性指数(2.98)及营养生态位宽度(14.01)均大于雌性(分别为2.67和13.27),即雄性草原沙蜥取食的丰富度比雌性草原沙蜥大。草原沙蜥各年龄间取食的食物多样性指数及营养生态位宽度是成体最大(2.95和13.89),亚成体次之(2.83和13.71),幼体最小(2.58和12.23),表明成体草原沙蜥取食的丰富度最大,幼体草原沙蜥取食的丰富度最小。通过对草原沙蜥益害系数的计算,其结果均为正数,说明在草原沙蜥秋季的食谱中,更偏向于取食有害昆虫。(3)通过对草原沙蜥头体长、头宽、腋胯距、尾长等身体指数的测量,研究草原沙蜥的两性异形情况。结果表明,草原沙蜥成体存在两性异形的情况,且雄性成体的体型大于雌性成体。且草原沙蜥的两性异形主要表现在雄性沙蜥的头部和尾部大于雌性沙蜥,而雌性沙蜥的腋胯距大于雄性,这一现象在研究过的蜥蜴中普遍存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3)

赵雪,毕俊怀[4](2014)在《草原沙蜥幼体的形态两性异形》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1年9月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捕获118条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幼体,测量其部分身体指数并对其两性异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雄性幼体和雌性幼体的平均体长分别为36.3 mm和34.0 mm,雄性的体长显着大于雌性。两性异形表现为雄性幼体有较大的头部和尾部,雌性幼体具有较大的腋胯距。草原沙蜥幼体的局部形态特征皆与体长成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4年02期)

赵雪,毕俊怀,刘睿,何志超,陈绍勇[5](2013)在《草原沙蜥秋季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剖胃法对采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的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进行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草原沙蜥在8~9月间,以昆虫类动物为主要食物,占全部食物的95.8%。不同性别草原沙蜥取食的食物种类差异不显着,雌雄个体的食物百分率相似性指数及营养生态位重迭值均较大,雄性的食物多样性指数(IFD)及营养生态位宽度(BTN)均大于雌性。成体和亚成体之间以及亚成体和幼体之间食物种类存在差异但不显着,而成体和幼体间的食物种类差异极显着,不同年龄草原沙蜥的食物百分率相似性指数较小,IFD值与BTN值均是成体最大,幼体最小。总有益系数、不同性别的有益系数分别为V总=22.44%,V雌=12.76%,V雄=9.83%,草原沙蜥是对荒漠化草原有益的类群。(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连雪[6](2011)在《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种群的时空分布、栖息地选择及其对控制虫害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的时空动态、栖息地利用和种群参数是种群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捕食者的爬行动物会影响其生境中猎物(昆虫等)的组成和结构,进而可能起到控制虫害的作用。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隶属于鬣蜥科(Agamidae)沙蜥属(Phrynocephalus),广布于内蒙古阴山山脉北部的草原和半荒漠地区。本文对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草原沙蜥的日活动节律、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种群密度及年龄结构与性比、栖息地选择、食性、采食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探讨草原沙蜥种群参数、栖息地利用及其对控制草原虫害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样线法和样方法结合,观察记录草原沙蜥初始活动时间、终止活动时间、活动高峰期等活动情况。调查发现,2009年夏季一天内草原沙蜥出现两个活动高峰,时间分别为9:00-13:00和15:00-17:00,其活动节律和强度受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2)通过最近邻体法和多项聚集指标分析草原沙蜥种群空间格局,发现草原沙蜥个体及种群呈现聚集性分布,并且空间格局的决定因素与调查样方面积有关。当样方面积小于20x20m时聚集的决定因子是环境因素,而当样方面积大于20×20m时,聚集则由草原沙蜥的运动能力及食物获取等特征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研究结果表明,草原沙蜥倾向于聚集分布在适宜其生存的环境斑块中。(3)通过标志重捕法计算所选择的15块样地的草原沙蜥种群密度,以密度为0.1尾/m2做为标准,将各样地划分为沙蜥较多(Ⅰ)和较少(Ⅱ)两种类型。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所有样本个体依据体长划分为成体(76.18-112.56mm)、亚成体(56.02-75.32mm)、幼体(46.34-55.98mm)叁个年龄组,计算草原沙蜥种群年龄结构及性比。结果表明,草原沙蜥种群年龄结构随繁殖及发育周期发生变化;雌性草原沙蜥在其种群中占据明显的数量优势,雌雄比例接近2:1,并且比较稳定。(4)测定选取的样地的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量、表层沙粒分布、食物总量及无脊椎动物丰富度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发现六月份样地内的食物总量与沙蜥密度极显着正相关(P=0.001<0.01),表层沙粒分布中,大小为0.5-2mm的沙粒与沙蜥密度极显着正相关(1-2mm,P=0.000<0.01;0.5-1mm,P=0.000<0.01);小于0.25mm的沙粒分布与沙蜥密度关系为极显着负相关(P=0.001<0.01),其余各因素与沙蜥密度相关不显着。(5)以胃内容物分析法研究草原沙蜥的食性,称重测定其采食量,分析草原沙蜥的虫害控制力度。结果表明,草原沙蜥夏季喜好取食鞘翅目(个体组成百分比=32.6%;出现频率=96.3%)和膜翅目昆虫(个体组成百比分=56.39%;出现频率=81.48%);秋季以膜翅目昆虫占优势(个体组成百分比=50.83%;出现频率=93.10%),其次是半翅目昆虫(个体组成百分比=34.58%;出现频率=75.86%)。草原沙蜥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体间的采食量差异均不显着。草原沙蜥的食物中,害虫占优势,夏季对益虫的捕食力度增大,秋季则更多的偏向捕食有害种类。以上结果说明草原沙蜥活动的时空格局受温度、食物和沙地基底的影响,空间分布还随调查样方的大小而变化。种群参数(尤其是性别比例)与繁殖周期和发育时段有关。捕食强度和猎物组成反映了草原沙蜥对控制草原虫害的作用。如果不考虑捕食害虫和益虫比率,较高密度的草原沙蜥对控制害虫有利。当分布区内害虫密度增加时,草原沙蜥控制害虫的作用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1-06-01)

徐立峰[7](2009)在《草原沙蜥和虫纹麻蜥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鸟类羽毛也是由爬行类皮肤衍生物演化而来,对爬行类皮肤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探讨鸟类羽毛的起源和演化。本实验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 Strauch)和虫纹麻蜥(Eremias vermiculata Blanford)皮肤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此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PCNA、p63蛋白、β-catenin、层粘连蛋白等四种与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蛋白分子在虫纹麻蜥皮肤内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草原沙蜥和虫纹麻蜥的皮肤结构基本相同,表皮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角皮层、β-角质层、中层、α-角质层和生发层。但它们在生发层的形态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草原沙蜥具有皮肤感受器,其构造和已经报道的荒漠沙蜥(Phrymocephalusprzewalskii Strauch)的基本相同。虫纹麻蜥皮肤上未发现类似的感受器。免疫组化研究显示PCNA和p63蛋白在表皮生发层底部的一至数层表达,β-catenin在生发层表达但分布不均匀,层粘连蛋白主要表达在α-角质层。综合以上结果,笔者认为草原沙蜥和虫纹麻蜥的亲缘关系较远,皮肤感受器是一种高度特化的功能性结构,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探讨鸟类羽毛和爬行类鳞片之间的进化关系。免疫组化研究显示PCNA、p63蛋白、β-catenin等都在生发层表达,表明生发层对细胞增殖和蜕皮更新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9-05-01)

杨研[8](2009)在《草原沙蜥皮肤感受器的形态学结构以及p63蛋白、β连接素、P物质表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草原沙蜥的皮肤和皮肤衍生物—感受器的形态学结构及其干细胞分布。推测皮肤感受器在发育和演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皮肤感受器与羽毛的同源关系。本实验通过常规染色—HE组织学染色观察草原沙蜥皮肤组织及皮肤感受器的形态学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叁种蛋白定位。结果发现:(1)草原沙蜥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而且表皮的表面有一个很特殊的结构—皮肤感受器。皮肤感受器是位于鳞片凹窝中的帽状突起,表面呈圆盘状结构,其上有粗长的感觉毛。(2)草原沙蜥体表约21%的鳞片生有感受器,通常一个鳞片仅有一个感受器,但头部部分鳞片上分布有2-3个感受器,表明头部是感受外界刺激的重要部位。(3)正常表皮由5层构成,由外至内分别为角皮层、β—角质层、中层、α—角质层和生发层。感受器的表皮和正常表皮结构类似,不同的是感受器的表皮结构β—角质层变薄,真皮中含有类似于麦氏触觉小体的真皮小体,并与神经纤维连接,推测感受器具有感受外界温度和机械刺激、对辐射热量敏感的功能,可能对调节体温有一定的作用。(4)比较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皮肤感受器的分布状况,发现生活环境对具感受器鳞片的分布有一定影响。(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定位p63蛋白、β连接素、P物质的结果表明,草原沙蜥皮肤衍生物的干细胞分布在表皮的生发层,通过与羽毛干细胞的分布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确定爬行动物的皮肤衍生物和鸟类羽毛的同源关系。(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9-05-01)

文陇英[9](2007)在《丽斑麻蜥和草原沙蜥的种群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兰州市郊区共捕获蜥蜴107只,其中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52只,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55只.其种群密度分别为丽斑麻蜥129只/hm2,草原沙蜥100只/hm2.2个种群划分为亚成体组和成体组后,平均吻肛长(SVL)丽斑麻蜥的亚成体组为34.2 mm,成体组为54.5 mm;草原沙蜥的亚成体组为35.4 mm,成体组为57.9 mm.种群性比(♀:♂)丽斑麻蜥为1∶1.07,草原沙蜥为1∶0.94,平均接近1∶1.调查结果表明:丽斑麻蜥和草原沙蜥2个种群的密度相差不大,二者的空间分布区域可以重迭,可以共处于同一生活环境中;丽斑麻蜥亚成体比草原沙蜥亚成体更生醒晚.蜥蜴体温主要受环境温度影响,通过行为调节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机能.(本文来源于《甘肃科学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郭砺[10](2005)在《人工灌丛生境草原沙蜥和丽斑麻蜥生态位分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柠条灌丛生境,丽斑麻蜥(Eremiasargus)主要栖息于灌丛之中,而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frontalis)则主要栖息于灌丛之间的空地.二者空间生态位重迭指数较低,而营养生态位食物种类维重迭指数较高.以Nelson相似性系数衡量两种蜥蜴对资源的相互竞争能力,在空间生态位,草原沙蜥的竞争力大于丽斑麻蜥,而在营养生态位食物种类一维则相反.以各种因素衡量,丽斑麻蜥对灌从生境的适应能力强于草原沙蜥.(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草原沙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藏沙蜥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且具有极好的低氧耐受能力,研究沙蜥适应高海拔的低氧环境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HIF低氧诱导因子及其下游基因能促进氧气的运输及能量代谢的调整,在内温动物低氧适应已经发现HIF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外温动物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西藏沙蜥和其近缘种草原沙蜥肝脏转录组,主要目标是研究西藏沙蜥在分子层面上是如何通过能量代谢途径来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另一方面以西藏沙蜥和草原沙蜥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研究高海拔的西藏沙蜥、低海拔的西藏沙蜥以及平原的草原沙蜥的肝脏和心脏中,HIF1α和HIF2α和下游基因以及上游基因的表达模式,探讨低氧诱导因子及其下游基因在低氧适应中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在西藏沙蜥转录组测序中得到了71,079条转录本,在草原沙蜥中得到了73,148条转录本。两个物种中比对筛选出了7,964个同源基因,其中的正选择基因有237个,其中有5个正选择基因都集中在氧化磷酸化通路上,包括PPA、ATPeF1O、ATP5EP2、ATP6V1E1、NDUFAB1,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明西藏沙蜥在能量代谢方面受到了强烈的正选择作用,可能是西藏沙蜥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的关键之一。另一方面荧光定量的结果发现在肝脏中HIF2a和TF的mRNA表达量呈海拔递减趋势,西藏沙蜥HIF2a表达量高于草原沙蜥,但低海拔西藏沙蜥TF表达量却低于草原沙蜥表达量。心脏中高海拔西藏沙蜥的HIF1α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低海拔沙蜥的表达量,但高海拔西藏沙蜥HIF1α表达量却和草原沙蜥没有显著差异。心脏中HIF2α的表达模式与HIF1α类似,EGLN1表达量在叁个处理组中无显着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西藏沙蜥肝脏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反应上的相关基因受到了强烈的正选择作用,这暗示着沙蜥通过调整能量代谢的方式适应高海拔低氧,同时HIF通路肝脏和心脏的表达模式并不相同具有组织特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草原沙蜥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磊,曾治高,韦锦云,滕丽微,颜文博.栖息地荒漠化对草原沙蜥食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8

[2].叶银子.蜥蜴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西藏沙蜥和草原沙蜥的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3].赵雪.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frontalis)的种群密度、食性及两性异形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4].赵雪,毕俊怀.草原沙蜥幼体的形态两性异形[J].动物学杂志.2014

[5].赵雪,毕俊怀,刘睿,何志超,陈绍勇.草原沙蜥秋季食性分析[J].动物学杂志.2013

[6].连雪.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Frontalis)种群的时空分布、栖息地选择及其对控制虫害的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7].徐立峰.草原沙蜥和虫纹麻蜥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9

[8].杨研.草原沙蜥皮肤感受器的形态学结构以及p63蛋白、β连接素、P物质表达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

[9].文陇英.丽斑麻蜥和草原沙蜥的种群调查[J].甘肃科学学报.2007

[10].郭砺.人工灌丛生境草原沙蜥和丽斑麻蜥生态位分化的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标签:;  ;  ;  ;  

草原沙蜥论文-张晓磊,曾治高,韦锦云,滕丽微,颜文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