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以南京军区某部为例

军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以南京军区某部为例

论文摘要

本文以南京军区某部的军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军嫂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实证资料的描述分析和相关分析,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南京军区某部军嫂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并希望得出的结论能给军嫂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了要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意义和目标;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分别对军嫂、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以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这四个部分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总结;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内容、假设、方法以及使用的测量工具;第四部分为研究结果,分别对军嫂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总结其特点军嫂社会支持网络比较局限且同质性较强,支持的来源较单一,主观幸福感处于一般水平,并对影响的因素(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子女情况、丈夫的职务以及整个家庭的收入、居住情况)进行了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同时,在研究中,还引入了应付方式这一变量,分析了社会支持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为客观支持与支持的利用度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以及主观支持通过应付方式这一中间变量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第五部分为对策和建议,分别从军队和社会两个层面介入,提出对策建议,其中提及了军队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创新点;第六部分为研究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客观评价了本次研究,并提出了新的可以努力的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军嫂的研究
  • 2.2 社会支持
  • 2.2.1 社会支持的概念综述
  • 2.2.2 国内外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
  • 2.3 主观幸福感
  • 2.3.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综述
  • 2.3.2 国内外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 2.4 有关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4 测量工具
  • 4 研究结果
  • 4.1 被调查军嫂基本情况的分析
  • 4.1.1 年龄状况
  • 4.1.2 文化程度
  • 4.1.3 军嫂职业情况
  • 4.1.4 子女情况
  • 4.1.5 军人职务情况
  • 4.1.6 家庭经济状况
  • 4.1.7 居住情况
  • 4.2 军嫂社会支持网络分析
  • 4.2.1 军嫂社会支持网的规模
  • 4.2.2 军嫂社会支持网的紧密度
  • 4.2.3 军嫂社会支持的来源
  • 4.2.4 军嫂社会支持影响因素分析
  • 4.3 军嫂主观幸福感分析
  • 4.3.1 军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分析
  • 4.3.2 军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 4.4 军嫂的应付方式
  • 4.4.1 军嫂的应付方式分析
  • 4.4.2 军嫂应付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 4.4.3 社会支持与应付方式的关系
  • 4.4.4 主观幸福感与应付方式的关系
  • 4.5 军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分析
  • 4.5.1 客观支持及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分析
  • 4.5.2 主观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分析
  • 5 建议与对策
  • 5.1 扩大军队社工的服务对象,加强军队社工队伍的建设
  • 5.2 增加人际交往,扩大社会支持网络
  • 5.3 改善军嫂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6 本研究的不足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研究的不足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相关论文文献

    • [1].贵州大学生压力与应付方式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J]. 凯里学院学报 2018(05)
    • [2].醉酒驾驶者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特征分析[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16(02)
    • [3].关于一次微课运用的反思[J]. 知识文库 2017(02)
    • [4].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应付方式的中介作用[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12)
    • [5].社会支持对成人癫痫患者应付方式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1(01)
    • [6].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应付方式与交往焦虑的研究[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3)
    • [7].医学生应付方式现状和类型[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03)
    • [8].青少年完美主义与应付方式和抑郁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09(08)
    • [9].老年颈动脉狭窄病人社会支持与自我应付方式的相关性[J]. 护理研究 2009(25)
    • [10].大学生心理应付方式及团体辅导干预效果实证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 2008(05)
    • [11].不同代际中职实习护士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及对策[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16)
    • [12].某军校学员应付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7(10)
    • [13].维汉民族酒精依赖患者应付方式的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 2012(03)
    • [14].医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应付方式的关联性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1(07)
    • [15].大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17)
    • [16].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05)
    • [17].成年男性应付方式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24)
    • [18].聊城市老年人睡眠质量与应付方式及人格特征相关性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 2013(05)
    • [19].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应付方式、自我效能及二者的关系[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07)
    • [20].高师贫困生人格与应付方式的典型相关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2009(02)
    • [21].老年痴呆患者亲属的应付方式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 医药论坛杂志 2009(09)
    • [22].醉酒驾驶者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特征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8(14)
    • [23].大学生逆境应付方式调查研究[J]. 理论经纬 2013(00)
    • [24].高职院校学生应付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研究[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09(05)
    • [25].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应付方式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 2008(12)
    • [26].你善于化解和上司的冲突吗?[J]. 刊授党校 2008(12)
    • [27].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学生生活应激状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 [28].180名大学生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校医 2011(10)
    • [29].高中学生防御方式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J]. 齐鲁医学杂志 2015(01)
    • [30].军事训练中官兵心理烦恼及应付方式解析[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09)

    标签:;  ;  ;  

    军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以南京军区某部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