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世界各种文化纷呈的历史舞台上,国与国文化间的相互竞争与融合时有发生,重新比较、认识作为中国文化根基的儒家“仁爱”与西方文化主流的“圣爱”十分必要,而且这种比较研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分出二者的优劣。“仁爱”与“圣爱”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对于现在的我们取长补短,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避免由工业文明带来的精神危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仁爱”注重礼,而“圣爱”注重律,作为文化根基的这两种核心观念都对各自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笔者立足于比较文化学视角,辅之以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追溯“仁爱”与“圣爱”对各自传统文化形成差异的社会和历史文化根源,通过查证原始文献,挖掘“仁爱”与“圣爱”的共性与差异,旨在科学地认识、评估和扬弃“仁爱”与“圣爱”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以此思索目前中西方所共同面对的精神危机及文化走向问题,并希望通过本论文抛砖引玉,引起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思考。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首先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定义;其次对之前的研究进行分类综述;最后做出简单评论。第三章是本篇论文的重点。文中运用历时、共时的比较方法,通过事例旨在阐明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圣爱”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差异及其未来走向。通过对相关历史回忆,较详细地介绍了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圣爱”的内涵对中、西政治体制的影响。比较研究以中西方政治体制的特点为切入点,追溯了各自的起源以及“仁爱”与“圣爱”对其浸入式影响并阐述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仍然作为中、西方核心价值观的仁爱与圣爱的利与弊,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作者个人的见解。最后一章是对全文总结。通过对比,作者从“仁爱”与“圣爱”对近现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中得到自身的想法,以期为“仁爱”的现代化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与践行引起更为深入的思考。由于作者涉及社会学、历史学和比较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有限,此项研究难免存在局限性;期望未来的研究能够批判地继承“仁爱”与“圣爱”的观点,更有效深入的进行中西方文化比较,尤其是为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圣爱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