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烷基苯合成固体催化剂研制成功

一种新型烷基苯合成固体催化剂研制成功

一、合成烷基苯用新固体催化剂研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王廷[2](2021)在《合成气费托路线制芳烃的反应机理研究及选择性调控》文中研究表明合成气的高效利用为生产清洁燃料和化工产品开辟了新途径。它既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又能废物利用创造更高经济效益,芳烃作为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学品,从煤、天然气和生物质等其他非石油碳资源出发经合成气制芳烃具有广阔前景。而费-托合成技术是替代石油路线将煤、天然气、生物质等含碳资源经合成气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最佳途径和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合成气(CO/H2)经费托合成路径直接转化为芳烃受到很大的关注。相比于甲醇路线,复杂的费托产物组成导致更难的阐明芳烃形成和产物调控过程,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去探究反应机理及影响芳烃选择性的相关因素。如利用硅层包覆HZSM-5外表面酸性位,Fe Mn费托催化剂与分子筛单段和两段反应,模拟费托条件下,利用乙烯和丙烯作为模型分子探究其在分子筛上的芳构化行为等。另外,开发了一种性能优异的Na调节的Fe Ni双金属费托催化剂,探究了其电子性质、碳化行为、界面效应等对于产物的影响,并创造性的构建了Na调节的Fe Ni双金属费托催化剂与HZSM-5分子筛耦合用于合成气一步制轻芳烃,同时解决了两类催化剂(费托催化剂和分子筛)的稳定性和选择性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惰性硅层包覆HZSM-5可以显着提高对二甲苯(PX)的选择性,主要是由于有效阻止了对二甲苯(PX)在HZSM-5外表面酸性位上异构为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MX和OX)。随着惰性硅层对HZSM-5分子筛包覆程度的增加,PX选择性虽大幅度提高,但是却影响了液相中芳烃产品的总选择性,主要是由于过分的硅层包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FTS产品进入沸石通道和/或外表面发生芳构化反应。(2)Fe Mn费托催化剂与HZSM-5分子筛单段和两段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与甲醇路线不同,在合成气经费托路线制芳烃中,主要是C5+费托中间体转化生成芳烃而非低碳烯烃,低碳烯烃主要加氢和异构为烷烃。在单段反应器中,对比复合催化剂的颗粒混合方式,通过费托催化剂与分子筛分层填装实验的探究发现,它们距离越远,可以有效降低分子筛周围的乙烯浓度,进一步抑制了苯和甲苯与乙烯的烷基化反应,从而使总芳烃中BTX(苯、甲苯和二甲苯)的选择性从48.3%显着提高到68.9%。(3)在模拟局部费托合成反应环境下,乙烯和丙烯以及庚烷模型反应结果表明:费托合成反应中原位生成的H2O和CO2在促进芳烃形成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主要由于H2O提高了分子筛酸强度以及CO2有利于驱动H转移过程,促进环化脱氢反应生成芳烃。(4)通过DFT计算进一步证明了质子(H+)对CO解离的消极作用,与纯Fe5C2(510)表面相比,H+-Fe5C2(510)表面的d带中心向低能移动而远离费米能级。该结果表明,H+-Fe5C2(510)表面对于CO解离活性比较低,说明了质子(H+)的引入后不利于CO的解离。另外,对比Fe5C2(510)的表面上吸附CO的C-O键距(1.196?),H+-Fe5C2(510)C-O键距变小(1.174?),说明CO在H+-Fe5C2(510)表面解离变难,该结果与d带中心结果一致。因此,可以推论,更多酸性HZSM-5分子筛上的质子靠近Fe或Fe5C2相,CO解离可以完全被抑制。(5)相比于α-Fe2O3-0.75Na,Fe Ni Ox(5:1)-0.41Na具有稳定的催化活性和高α-烯烃(C2=-C4=)的选择性,适当添加Ni,有效地抑制的Fe基费托催化剂碳沉积,从而显着提高了费托催化剂的稳定性,由于Ni对于CO弱的吸附以及Fe向Ni的电子转移,降低了Fe上CO的吸附和解离,从而改变了Fe的碳化行为,反应过程中形成了更多的Fe3C活性中心,有利于降低甲烷,提高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与实验和DFT计算结果一致。另外,由于Fe和Ni之间的电子转移,改变了Ni本征的催化特性,减弱了甲烷化反应。(6)有趣的是,一般在费托反应中中,碱性助剂是抑制加氢的,但这里,过多的Na将显着增加C1o-C4o的选择性,结合表征和DFT计算证实,过多Na的添加,会减弱Fe-Ni相互作用,减少Fe向Ni的电子转移,使Ni显示出其本征的催化特性,由于它的强加氢能力大幅增加不期望的低碳烷烃的选择性,(7)利用DFT计算,通过对Fe-Ni界面C-C偶联行为的研究发现,Fe-Ni界面吸附的CH2物种倾向于通过C-C偶联形成C2H4,且C2H4可以自发从表面脱附,表明低碳烯烃的形成是有利的,进一步的链增长受到抑制。这由于Fe-Ni界面上的电子积聚而引起的电子排斥效应,削弱了CH2和C2H4物种的结合强度。(8)费托产物分布显着影响HZSM-5分子筛的稳定性和芳烃产物选择性。对于Fe Ni Ox(5:1)-0.41Na,C5+产物主要集中在低碳数,这些产物在HZSM-5上催化转化主要生成高附加值的芳烃(液相中总芳烃选择性达到98.6%,其中甲苯、乙苯和二甲苯轻质芳烃选择性为65.7%),且HZSM-5分子筛具有较好的催化稳定性,相反,Fe Mn Ox(5:1)-0.40Na,由于Mn Ox中氧空位提升CO解离,C5+中高碳数产物选择性增加,这些费托产物在HZSM-5上催化转化为多环支链芳烃,且HZSM-5分子筛稳定性明显下降。同时,研究发现,费托催化剂和HZSM-5分子筛耦合反应中,费托催化剂上的Na能迁移到HZSM-5分子筛的外表面毒化酸性位,从而抑制了H转移反应,避免了低碳烯烃加氢生成低碳烷烃,大幅提高了气相中高附加值的低碳烯烃的选择性。

魏曰[3](2020)在《钛硅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研究》文中指出钛硅催化剂-双氧水催化氧化反应体系具有原子利用率高、催化剂易分离回收、反应条件温和等优势,在生物质催化氧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当前该反应体系仍面临催化效率低、依赖溶剂使用、选择性不够高等瓶颈问题,阻碍了其推广使用。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主要围绕无溶剂条件下典型的植物油基不饱和脂肪酸甲酯(UFAMEs)-油酸甲酯(MO)在钛硅催化剂上的环氧化反应展开,重点是通过表面修饰改性及孔结构调变,研制MO环氧化反应的高效钛硅催化剂,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钛硅分子筛(小晶粒多级孔TS-1(HTS-1)、大晶粒HTS-1、Ti-MCM-41和Ti-HMS等),分别在有/无溶剂条件下,以H2O2为氧化剂考察了上述催化剂对MO环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以乙腈为溶剂条件下小晶粒HTS-1的催化性能最优,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MO转化率可达100%,产物选择性可达94.9%。但在无溶剂条件下介孔分子筛的催化活性高于小晶粒HTS-1。在无溶剂条件下MO环氧化反应要求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孔道扩散性和表面疏水性。因此,本文采用甲醇、乙醇对HTS-1分子筛进行了表面疏水性的改性研究。结果表明,甲醇、乙醇改性均提高了 HTS-1对无溶剂条件下MO环氧化的催化性能。其中,室温乙醇处理所得到的改性HTS-1催化剂性能提高显着,MO转化率和环氧化物选择性分别比未改性的HTS-1提高了 35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此催化性能的提升作用主要归因于醇分子与骨架中Si-OH、Ti-OH缺陷反应,修补缺陷位的同时将烷氧基团共价接枝到骨架上,提高了催化剂的疏水/亲油性能,有效促进了有机底物与催化活性位的接触反应。另外,醇分子对孔道内无定形杂质的洗脱及疏通孔道作用也有利于底物的内扩散。另一方面,为了提升Ti-HMS催化无溶剂条件下MO环氧化的活性及产物选择性,本文对介孔分子筛Ti-HMS开展了有机基团功能化的研究,即采用一步共沉积法合成了不同有机基团(甲基、丙基、十六烷基、苯基)功能化的Ti-HMS(Cn-HMS)催化剂。MO无溶剂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加入甲基硅烷合成的C1-HMS-50具有最优的催化性能,其MO转化率可达95.9%,环氧化物选择性可达65.2%,明显高于无有机基团功能化的Ti-HMS(80.5%,35.3%)。甲基基团功能化对C1-HMS-50催化剂所起的作用主要为:ⅰ)甲基基团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的疏水/亲油性,促进了催化剂对底物的吸附及两相间传质;ⅱ)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前驱体的使用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改善了内扩散;ⅲ)甲基基团功能化还减少了样品骨架缺陷,有效抑制了副反应发生。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采用界面沉积法合成了以介孔TiO2-SiO2(TS)为核,有机介孔氧化硅(PMO)为壳的两亲且核表面富钛的核-壳结构复合催化剂TS@PMO,并将其用于无溶剂MO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TS@PMO催化无溶剂条件下MO环氧化的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分别可达90.2%和70.2%,明显优于介孔内核TS(63.7%,49.2%)。TS@PMO催化剂的优势在于,两亲PMO外壳可高效富集、传输底物和H2O2至TS内核,有机硅烷生长引发的刻蚀效应致使内核表面钛富集,大大提高了活性钛中心的可接触性。

王晓祥[4](2020)在《铜铌钛复合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与抗碱金属中毒机理》文中认为燃煤电厂产生的有害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是目前工业应用最为广泛且成熟的脱硝技术,其技术核心为开发高效的催化剂。本文以固定源燃煤电厂烟气SCR脱硝为应用背景,针对传统V2O5-WO3/TiO2催化剂实际应用过程中反应温度窗口窄和抗碱金属中毒性能差等缺陷,研发具有高效催化反应活性和优异抗碱金属中毒性能的环境友好型SCR催化剂,基于自主合成的TiO2载体,通过双金属体相掺杂、表面负载的改性方法成功开发了复合氧化物催化体系,为新型脱硝催化剂的研发提供创新思路和技术依据。本文采用铌(Nb)元素对TiO2进行载体修饰改性,铜(Cu)元素掺杂构建了一种新型的CuNbTi催化体系。优选的催化剂组成为0.8%Cu/Ti2NbOx,该催化剂在体积空速为177,000h-1的测试条件下,250-425℃温度区间内,NOx转化率和N2选择性分别不低于90%和96%。同时,催化剂表现出了较好的抗水、抗硫中毒以及水热稳定性。Nb改性解决了载体表面活性位点数量不足的缺陷,Cu掺杂解决了催化剂氧化还原性差的问题。Nb2O5能够促进锐钛矿TiO2晶体成核,抑制表面团聚,从而增大载体的比表面积,为活性组分的分散提供充足的结合位点。同时,载体表面的酸性位和化学活性氧含量被显着增强,为反应物种的吸附活化过程提供了足够的反应位点。Cu主要以孤立态的Cu2+物种和非孤立态的Cu+物种形式存在于载体Ti2NbOx表面的Ti=O位点,有效拓宽了催化体系的中低温活性反应温度窗口。在Nb和Cu的协同催化效应下,0.8%Cu/Ti2NbOx表现出了高效的催化活性。利用原位红外技术阐明了催化剂表面的反应路径和机理。研究发现,在反应物种的吸附活化过程中,175℃温度下,O2对NH3的吸附过程没有影响,但是,能够促进NOx在催化剂表面形成螯合单齿和双齿硝酸盐,诱导SCR反应的发生。当NH3和NOx共同在催化剂表面吸附时,NOx首先形成桥式硝酸盐吸附物种,随后发生NH3吸附过程。200℃的低温条件下,0.8%Cu/Ti2NbOx催化剂主要通过Langmuir-Hinshelwood(L-H)反应路径进行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Eley-Rideal(E-R)反应路径逐渐被增强,400℃的高温条件下,由于NOx的吸附作用极弱,此时,催化剂表面只通过Eley-Rideal(E-R)反应路径进行反应。此外,0.8%Cu/Ti2NbOx催化剂解决了燃煤电厂烟气脱硝高温高尘工艺布置中易发生的碱金属/碱土金属中毒失活的难题。2%K2O能够导致传统V2O5-WO3/TiO2催化剂完全失活,而0.8%Cu/Ti2NbOx催化剂仍能保持78%的反应活性(测试过程中,反应混合气体不含水蒸气),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碱金属中毒性能。K2O能够加剧催化剂表面团聚现象,沉积在V2O5-WO3/TiO2催化剂微孔内部,堵塞孔道,极大的破坏了反应的活性位点。然而,对于0.8%Cu/Ti2NbOx催化剂,K2O则主要分布在其表面,对催化剂内部的孔结构不产生影响。实验表明:2%K2O会中和V2O5-WO3/TiO2催化剂表面的所有酸性位点,但只能降低0.8%Cu/Ti2NbOx催化剂表面的部分酸性位点。酸性位点的丧失和氧化还原性的减弱导致了传统V2O5-WO3/TiO2催化剂的中毒失活。但是,中毒后的0.8%Cu/Ti2NbOx催化剂表面的孤立态Cu2+含量和化学活性氧物种并没有明显减少。综合表征实验和分子模拟的结果,本文提出了载体“定向捕捉”的抗碱金属中毒机制:Ti2NbOx载体中的Nb=O和Nb-OH分别以-2.83 eV和-2.33 eV的最低结合能与K原子结合,形成KNbO3物种,有效避免了 K对Cu物种的毒害作用,Nb和Cu同时具有协同抗碱金属中毒效应。针对K2O中毒后0.8%Cu/Ti2NbOx催化剂活性出现部分降低的现象,本文对传统再生方法进行改进,提出新的再生方案。目前,硫酸溶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再生过程。但是,硫酸溶液容易导致设备腐蚀和二次污染等系列问题。本文研究发现,中强酸C2H2O4和杂多酸H6039SiW12浓度分别为0.5%和1%时,具有和H2SO4相同的再生效率,再生后的0.8%Cu/Ti2NbOx催化剂300-350℃反应温度区间内,NOx转化率和N2选择性分别恢复至90%和98%以上,再生后的催化剂仍然具有较好的抗水和抗硫中毒性能。再生过程基本不会改变催化剂的晶体结构,但表面化学活性氧物种和Cu物种的氧化还原循环被增强,KNbO3物种的结构被破坏,大部分K被洗除,Nb物种存在形态恢复为Nb2O5。酸洗再生过程主要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Br(?)nsted酸性位点数量和强度,从而促进NH3的吸附活化过程中产生活性中间产物-NH2物种,增强SCR反应活性。

李兴勇[5](2019)在《蓖麻油一步加氢制航空煤油及其催化材料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SAPO-11分子筛为载体,Pt为活性金属组分,通过引入La、Ce、Sn、Fe、Co、Ni、Cu、Zn等金属助剂进行催化剂性质调变,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系列Pt/SAPO-11催化剂。在高压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以蓖麻油为模型分子探针,开展了一步加氢催化连续制备生物航空煤油的实验,系统性地评价了引入金属助剂后双金属多功能型催化剂对油脂加氢脱氧性能、C8C16烃选择性、C8C16异构烃选择性以及C8C16芳烃选择性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遴选出Pt-La/SAPO-11、Pt-Ce/SAPO-11、Pt-Co/SAPO-11三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催化剂进行XRF、XRD、BET、TEM、H2-TPR、NH3-TPD表征,分析讨论了遴选催化剂的宏观催化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发现La、Ce、Co的添加虽然降低了SAPO-11分子筛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但增加了载体的酸性位与总酸量,减少了活性组分Pt晶粒的尺寸及Pt与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同时Pt-La/SAPO-11催化剂表现出了优良的物化性质。采用Pt-La/SAPO-11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加氢反应体系中考察了温度、压力、空速、氢油比对蓖麻油脂一步加氢催化反应的影响,并以不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为模型化合物,探索获得动植物油脂在Pt/SAPO-11催化剂上进行一步加氢催化反应过程的主要步骤为:不饱和脂肪酸加氢饱和、饱和脂肪酸加氢脱氧生成直链烷烃、直链烷烃发生质子化、仲正碳离子进行骨架异构化、小分子异构烯烃加氢饱和。最后,通过响应面法对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优化,得到了蓖麻油高压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一步加氢工艺的最佳操作参数:温度400℃、氢压3.9MPa、空速0.9h-1、氢油比1000 NmL/mL;在该条件下进行了三次验证实验,获得58.76%的C8C16烃选择性。

李辰骁栋[6](2019)在《铜改性钛硅分子筛催化氧化苯合成对苯醌》文中认为对苯醌是一种重要的醌类精细化工产品,在工业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庞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工业上主要采用苯胺氧化法生产对苯醌,该方法存在“三废”排放高、污染环境等诸多缺陷,严重限制了对苯醌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发出一条绿色环保的新型对苯醌合成路线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对苯催化氧化法合成对苯醌以及含铜活性组分的钛硅分子筛(TS-1)负载型催化剂(Cu/TS-1)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脱附、X射线荧光光谱(XRF)、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 UV-Vis)等手段对Cu/TS-1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浸渍法将铜负载至TS-1载体上不会造成分子筛原有骨架结构的破坏和骨架钛的流失,负载的铜活性组分主要以Cu O形式高度分散于TS-1载体的外层表面和内部孔道。随着负载量的增大,部分铜活性组分倾向于在分子筛表面发生团聚或堵塞孔道,造成催化剂相对结晶度、比表面积、微孔体积、平均孔径等减小。针对Cu/TS-1催化过氧化氢(H2O2)氧化苯合成对苯醌的反应,探究了铜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H2O2):n(苯)、溶剂种类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及原因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下,底物苯的转化率为18.3%,目标产物对苯醌的选择性为88.4%。催化剂循环实验表明,Cu/TS-1催化剂在多轮循环后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的对苯醌选择性。XRD、FT-IR、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N2吸附-脱附、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表征手段显示,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活性位点被反应中生成的副产物焦油和积碳所覆盖,失活的次要原因是部分铜活性组分在反应中发生了流失。通过对再生方法的探索和比较,高温焙烧法能有效除去失活催化剂中的焦油和积碳,可以使催化剂的活性和性能基本恢复至新鲜催化剂水平。

齐亮[7](2019)在《基于Pickering乳液模板微反应器的构建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ickering乳液是由固体颗粒吸附在油水界面稳定的一类乳液。在化学催化中,固体催化剂作为稳定剂,有效地吸附在水-有机界面上,反应物和产物通过溶解、扩散在水相和油相之间进行传输和迁移完成整个催化过程。而在生物催化中,Pickering乳液将水溶性酶分子保护在水相,避免与有机试剂接触。由于其明晰的结构组成和极简的制备工艺,长久以来,研究者对Pickering乳液微反应器进行多方面地剖析与探索。本论文将天然高分子淀粉、纳米金颗粒(AuNP)、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酶、多巴胺相结合,将Pickering乳液微反应器进行绿色化、循环化、仿生化改造,以期利用不同领域材料的交叉互通,赋予Pickering乳液微反应器更广泛的研究方向和更丰富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如下:(1)通过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的接枝共聚和糊化-醇沉方法对玉米淀粉结构进行了改造,制备出具有pH响应性的淀粉纳米颗粒,并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通过调节pH值,探究了乳液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纳米颗粒的表面特性与尺寸的变化总结了乳液pH响应性的机理。以pH响应型淀粉纳米颗粒为载体,构建D-g-SNP/AuNP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微反应器,并用于对硝基苯甲醚的催化加氢反应。通过与单相体系与平面体系的对比实验,证实了乳液体系具有更高的产率,并且其循环催化特性至少能维持8个反应周期。(2)通过酯化反应与糊化沉淀工艺相结合,成功将乙酸酐与邻苯二甲酸酐接枝于淀粉分子链,并构建出两种具有相似形貌但是表面特性各异的淀粉纳米颗粒。为了提高脂肪酶CALB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活性,同时设计出油包水(w/o)和水包油(o/w)Pickering乳液微反应器。通过正丁醇和乙酸乙烯酯的转酯化实验作为模型,证明了反应器中界面催化体系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单相和双相催化体系。并且,Pickering乳液中两相的位置对体系的催化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由于底物相转移距离更小以及酶在界面上的亲和力更高,o/w Pickering乳液更有利于界面酶催化。除此之外,o/w和w/o Pickering乳液微反应器都具有良好的可循环性,通过便捷的操作能实现至少10次的催化循环。(3)通过仿生矿化作用将水解酶CRL与MOF材料ZIF-8结合,合成了一种多孔复合纳米材料CRL@ZIF-8,并阐明了CRL在调控矿化过程中的作用。证实了ZIF-8晶体表面嵌入的CRL对复合物表面化学特性及其构成的Pickering乳液稳定性产生影响。为了对油溶性底物进行高效生物催化,我们利用CRL@ZIF-8构建了Pickering乳液生物微反应器。通过分析丁酸对硝基苯酯和棕榈酸对硝基苯酯水解产物转化率的差异,证实了微反应器中的界面生物催化体系对底物具有尺寸选择性。除此之外,通过改变固定化酶与优化油水比,该Pickering乳液生物微反应器成功地应用于转酯化反应中,突出了该体系的广泛适用性。(4)通过MOF仿生矿化作用与多巴胺(PDA)生物粘性相结合,合成了一种可定位组装葡萄糖氧化酶与脂肪酶双酶位置的复合纳米材料PDA@ZIF-8,并揭示其形成机理。利用载酶PDA@ZIF-8构建出四种不同的Pickering乳液双酶生物微反应器,用于葡萄糖-吡啶双相联级反应,通过分析中间产物H2O2在四种微反应器中利用度的差异,建立了双酶定位组装位置与反应效率的关系。

张惠[8](2018)在《无碱型烷基萘磺酸盐驱油剂研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甲基萘、1-癸烯为原料,介孔Si O2负载三氯化铝为固体催化剂,合成长链烷基甲基萘。用Cl SO2OH对其磺化,合成无碱型长链烷基甲基萘磺酸盐。对长链烷基甲基萘磺酸盐、聚合物组成的无碱二元体系进行系列性能探究。采用浸渍法制备Al Cl3固体催化剂,以Si O2为载体,硝基甲烷为溶剂。以1-癸烯转化率为指标,考察了载体类型、载体粒度、载体预处理温度等条件对Al Cl3负载量、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影响。其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处理温度200℃,催化剂粒度为40-60目。以1-癸烯转化率为主要指标,用单因素分析法,探究了烯萘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滴加时间和反应时间对1-癸烯和甲基萘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烷基化反应条件:烯萘摩尔比为2.2:1,催化剂用量8 wt%,反应温度50℃,滴加时间60min,反应时间为30 min。以平衡界面张力为评价指标,用Cl SO2OH磺化长链烷基甲基萘,合成长链烷基甲基萘磺酸盐。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了较优的磺化工艺条件:酸油比为1.7,磺化温度60℃,磺化时间60 min,老化时间40 min。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磺化工艺条件:酸油比为1.6,磺化温度50℃,磺化时间70 min,老化时间45 min。在最优磺化工艺条件下,平衡界面张力可以达到1.5×10-3m N/m。长链烷基甲基萘磺酸盐浓度为0.1-0.3 wt%、聚合物浓度为2000 mg/L的无碱二元体系中,用浓度为0.6-1.2 wt%的氯化钠来调节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得出在此浓度范围内界面张力均可达到10-3 m N/m数量级。氯化钠浓度为0.6 wt%的二元体系比氯化钠浓度为1.2 wt%的二元体系的乳状液稳定。氯化钠浓度为0.6 wt%时,长链烷基甲基萘磺酸盐浓度为0.1 wt%的二元体系的析水率低,小于2μm粒径所占总比重为68%。

张婷[9](2016)在《凹凸棒石基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由于其具有毒性大、被微生物降解速度慢、分解不彻底等特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危害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非均相Fenton催化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正在被广泛研究用来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开发一种易分离回收,无铁流失量或铁流失量小,可重复使用,催化性能稳定,使用范围宽,对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有较好催化降解能力的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已成为Fenton催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论文通过在凹凸棒石(ATP)粘土上负载三氧化二铁(Fe2O3),得到Fe2O3/ATP催化剂;以三种难降解有机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亚甲基蓝(MB)和刚果红(CR),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降解实验研究。研究了Fe2O3/ATP/H2O2非均相催化体系对水中三种较高浓度的难降解有机物的催化降解性能,详细考察了影响各有机物的降解的因素,探讨了各有机物降解的反应机理。主要内容归纳如下:(1)分别采用传统湿法和普通混合法制备了两种非均相Fenton催化剂Fe2O3/ATP-1和Fe2O3/ATP-2,并对这两种催化剂催化降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考查了传统湿法制备Fe2O3/ATP-1催化剂时的前驱物Fe(NO3)3浓度和普通混合法制备Fe2O3/ATP-2时Fe2O3在混合时所占比例对催化降解SDBS性能的影响。(2)采用BET,SEM,FT-IR对Fe2O3/ATP-1和Fe2O3/ATP-2进行了表征分析,Fe2O3的负载和混合使得ATP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减小,但却使其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且制备得到的催化剂中出现了α-Fe2O3的特征峰,证明催化剂中有Fe2O3存在。(3)考查了以Fe2O3/ATP-1为催化剂,并在H2O2存在的情况下,H2O2浓度,催化剂用量,pH值和温度对SDBS降解效果的影响。当pH=4,[H2O2]0=0.392 mol/L,Mc=0.5g/L,T=60℃时,SDBS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4)考查了催化剂Fe2O3/ATP在非均相Fenton体系中MB及CR的脱色效果随时间的变化,H2O2浓度的变化、Fe2O3/ATP催化剂用量的变化、pH值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对MB及CR脱色效果的影响。各种实验条件下MB和CR在降解过程中均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可能是由于MB是一种非偶氮染料,而CR是一种偶氮染料的缘故。(5)研究了催化剂Fe2O3/ATP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能。经过十次催化脱色实验后,Fe2O3/ATP/H2O2催化体系对SDBS、MB和CR的脱色率仍保持较高的效率。对比了Fe2O3/ATP催化的非均相Fenton反应与均相Fenton反应对SDBS、MB和CR的催化脱色效果,Fe2O3/ATP催化的非均相Fenton反应对MB和CR的催化脱色效果几乎与均相Fenton反应对两者的催化脱色效果相同,但Fe2O3/ATP催化剂具有pH值范围广,无Fe离子浸出,催化剂可重复利用等优点。(6)研究了pH值对Fe2O3/ATP/H2O2体系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以及在降解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过程。由于凹凸棒石粘土的特性、H2O2的特性以及非均相Fenton反应的特性等因素,该体系的pH值在反应过程中有较大的变化,pH值对Fe2O3/ATP/H2O2体系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也比较大。(7)采用响应曲面设计方法(RSM)中的BBD方法优化了MB的降解实验条件,并将实验结果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拟合。由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推导出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是有意义的。另外该模型的相关系数R=0.9917,表明MB的脱色率实验值和预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3D响应曲面确定了既定条件下的MB脱色实验的最佳实验条件为:H2O2浓度为58.8 mmol/L,催化剂用量为10 g/L,pH值为2。(8)研究了MB起始浓度对该非均相催化体系降解MB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根据拟合结果,选择L-H方程来描述初始浓度分别为不同浓度的MB的脱色降解过程。分析了该非均相体系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对溶液中MB和H2O2的浓度变化进行了推导。并根据HPLC-MS对芳环中间产物的鉴定推测了MB的降解路径。

郭燕燕[10](2014)在《乙炔氢氯化非贵金属无汞催化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单体,受限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其生产工艺一直采用煤化工路线的乙炔氢氯化法。然而,该法所用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氯化汞,极易挥发流失,会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因此寻找新的无汞催化剂以实现氯乙烯单体的清洁生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无汞催化剂的研发过程来看,非贵金属无汞催化剂是其发展方向,本课题从固体催化剂和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两方面,对非贵金属无汞催化剂涉及的载体、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预处理方式、催化剂组成比例、制备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其中的一些机理、机制进行了推测。本文通过多种实验,找出了可以明显提高非贵金属无汞固体催化剂活性的制备条件与方法,即SnCl2与另外一种活性组分质量比为2:1,活性组分与载体活性炭1:4,稳定剂稀土化合物与活性组分0.05:1,超声辅助浸渍、浓盐酸溶解、二次浸渍和焙烧处理。其中,添加微量稀土化合物、超声辅助浸渍及焙烧处理能够较长时间稳定催化剂的活性,而用浓盐酸溶解活性组分则可以使催化剂较早地进入高效催化状态,起到活化固体催化剂的作用。本文按上述条件方法制备了非贵金属无汞催化剂SnCl2-CuCl-Tb407/C。在反应温度140℃,乙炔空速大于300h-1,VHCl:VC2H2=1.10的反应条件下,对C2H2/HCl进行了27h的氢氯化催化反应,反应中乙烯选择性能够稳定地维持在98%左右,反应开始后6h内能够保持77%的乙炔转化率,20h内乙炔转化率均能达到60%以上,20h之后转化率围绕60%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通过表征分析(BET、XRD、TG/DTG、SEM、FT-IR),发现了致使SnCl2-CuCl-Tb407/C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三个原因:(1)不稳定的SnCl2的流失;(2)活性组分的团聚;(3)催化剂表面的积碳。本文还合成了多种离子液体,找出了对乙炔氢氯化反应有催化活性的离子液体[Et3NH]Cl-SnCl2/ZnC12,将其负载于活性炭上对乙炔氢氯化反应进行催化,而且SnCl2与ZnCl2质量比也是为2:1时效果最好。负载纯离子液体催化剂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能够达30%以上的乙炔转化率,氯乙烯选择性均在95%以上。我们也对在[Et3NH]Cl-SnCl2/ZnCl2中溶解了CuCl,然后负载到活性炭上的催化剂进行了性能测试。所得催化剂在反应6h内乙炔转化率也能达到25%以上,随着反应的进行,氯乙烯始终选择性维持在95%。由上述两种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性能的差异,同时结合SEM表征分析,本文得到了如下结论:离子液体的阴离子金属氯化物与载体之间有相互作用,溶解在离子液体中的反应物C2H2/HCl很可能就是与载体上的金属氯化物进行得催化反应,而在纯离子液体中乙炔氢氯化不会过度反应,说明离子液体本身会限制催化反应进行的程度。通过TG/DTG及FT-IR表征分析,我们还发现了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和固体催化剂一样也存在着积碳问题。

二、合成烷基苯用新固体催化剂研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成烷基苯用新固体催化剂研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合成气费托路线制芳烃的反应机理研究及选择性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费托合成概述
        1.2.1 费托合成反应机理
        1.2.2 ASF分布
        1.2.3 Fe基费托催化剂中助剂和物相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1.3 合成芳烃的非石油路线
        1.3.1 甲烷无氧芳构化(MDA)
        1.3.2 甲醇芳构化
        1.3.3 轻烃芳构化
        1.3.4 生物质原料芳构化
    1.4 合成气制芳烃路径概述
        1.4.1 合成气经含氧中间体制芳烃
        1.4.2 合成气经费托合成路线制芳烃
    1.5 对二甲苯的研究进展
    1.6 本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催化剂的制备
        2.2.1 沉淀法
        2.2.2 等体积浸渍法
        2.2.3 水热合成法制ZSM-5@Si
    2.3 催化剂评价装置
    2.4 催化测试
    2.5 产物分析及计算方法
        2.5.1 产物分析方法
        2.5.2 性能评价计算方法
    2.6 催化剂的表征
        2.6.1 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微孔物理吸附仪(BET)
        2.6.2 X射线衍射(XRD)
        2.6.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2.6.4 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T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
        2.6.5 扫描电镜(SEM/SEM-EDS)
        2.6.6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6.7 一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TPD)
        2.6.8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2.6.9 热重分析(TGA)
        2.6.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6.11 穆斯堡尔谱(M?ssbauer spectrum)
        2.6.12 吡啶(Pyridine-FTIR)和2,6-二叔丁基吡啶红外(2,6-DTBPy-FTIR)
        2.6.13 DFT理论计算
第三章 一氧化碳加氢直接制对二甲苯的催化剂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催化剂的制备
        3.2.1 FeMn催化剂的制备
        3.2.2 5Zn/ZSM-5催化剂的制备
        3.2.3 ZSM-5@Si和 Zn/ZSM-5@Si催化剂的制备
    3.3 催化剂的表征
        3.3.1 XRD
        3.3.2 TEM和SEM-EDS
        3.3.3 DTBPy-和pyridine-FTIR
        3.3.4 H_2-TPR
    3.4 反应条件对合成气直接转化制对二甲苯的影响
        3.4.1 Zn改性和硅壳层包覆的HZSM-5分子筛对于PX选择性的影响
        3.4.2 反应空速对于PX选择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费托路线下芳烃形成机理及产物调控研究
    4.1 引言
    4.2 催化剂填装方式对于芳烃形成以及产物调控的影响
        4.2.1 催化剂分层/分段填装对芳烃形成影响探究
        4.2.2 FeMn催化剂和HZSM-5分子筛的分层填装对芳烃分布影响探究
    4.3 模型分子阐明费托反应条件下芳烃形成机理
        4.3.1 乙烯和丙烯模型分子在费托反应条件下芳烃形成机理研究
        4.3.2 H_2O和CO_2对于芳构化反应的促进机理
        4.3.3 庚烷作为模型分子研究反应气氛对于芳构化的影响
    4.4 HZSM-5分子筛酸性对于费托催化剂活性影响机制探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a调节的FeNi双金属费托催化剂设计与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催化剂的制备
    5.3 催化剂的表征
        5.3.1 XRD
        5.3.2 HRTEM
        5.3.3 TEM和HAADF-STEM
        5.3.4 H_2-TPR、CO-TPD和XPS
        5.3.5 穆斯堡尔谱(M?ssbauer spectrum)
        5.3.6 热重分析(TG)
    5.4 Na对FeNi合金形成和Fe_3C含量的影响
    5.5 Ni含量对FeNi催化剂结构演变的影响
    5.6 Na调节的FeNi和FeMn催化剂上产物选择性和碳数分布的比较
    5.7 Ni和 Na对 Fe基催化剂电子性质的影响及产品选择性调控机理探究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合成气经Na调节FeNi和FeMn催化剂制芳烃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催化剂表征
        6.2.1 SEM和SEM-EDS
        6.2.2 NH_3-TPD
        6.2.3 2,6-二叔丁基吡啶红外(2,6-DTBPy-IR)
    6.3 FeNi和FeMn催化剂与HZSM-5分子筛耦合制芳烃的催化性能
        6.3.1 不同费托合成催化剂与HZSM-5分子筛耦合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6.3.2 不同费托催化剂与HZSM-5分子筛耦合对芳烃选择性以及分布的影响
    6.4 FeNi和FeMn催化剂与HZSM-5分子筛耦合制芳烃稳定性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钛硅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植物油资源及其环氧化
    1.2 植物油环氧化催化体系
        1.2.1 均相催化剂
        1.2.2 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1.2.3 酶类催化剂
        1.2.4 多金属氧酸盐
        1.2.5 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1.2.6 金属氧化物
        1.2.7 含钛催化剂
    1.3 钛硅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影响因素
        1.3.1 TS-1分子筛
        1.3.2 影响钛硅催化剂液相氧化性能的因素
        1.3.2.1 烯烃环氧化机理
        1.3.2.2 钛活性中心调控
        1.3.2.3 扩散性能调节
        1.3.2.4 疏水/亲水性调节
    1.4 介孔材料合成及结构调节
        1.4.1 介孔材料概述
        1.4.2 不同维度有序介孔材料合成
        1.4.3 介孔材料结构调节
    1.5 两相界面催化反应
        1.5.1 相边界催化
        1.5.2 Pickering乳液催化
    1.6 论文选题背景和思路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2 催化剂合成
    2.3 催化剂表征
        2.3.1 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XRD)
        2.3.2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2.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4 氮气物理吸附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7 极化/交叉极化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1H→~(29)Si CP/MAS NMR和~(29)Si MAS NMR)
        2.3.8 热重分析(TG)
        2.3.9 有机元素分析(CHN)
        2.3.10 X-射线荧光光谱(XRF)
        2.3.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12 接触角测试
        2.3.13 光学显微镜
        2.3.14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2.4 反应性能评价
        2.4.1 油酸甲酯环氧化
        2.4.2 真实油品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
3 钛硅分子筛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
    3.3 催化剂表征结果
    3.4 HTS-1催化MO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
        3.4.1 产物表征
        3.4.2 合成条件对所得HTS-1催化性能的影响
        3.4.3 溶剂种类的影响
        3.4.4 氧化剂用量的影响
        3.4.5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4.6 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3.4.7 Box-Behe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MO环氧化过程
        3.4.7.1 试验设计
        3.4.7.2 响应曲面分析及优化
        3.4.8 添加油酸的影响
        3.4.9 HTS-1催化真实植物油基UFAMEs环氧化反应
    3.5 不同钛硅分子筛催化MO环氧化
        3.5.1 有/无溶剂条件下不同钛硅分子筛催化MO环氧化
        3.5.2 氧化剂的影响
        3.5.3 Ti过氧活性物种研究
        3.5.4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及失活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甲醇、乙醇改性HTS-1催化无溶剂油酸甲酯环氧化
    4.1 引言
    4.2 催化剂制备
    4.3 催化剂表征结果
        4.3.1 醇改性HTS-1骨架和孔结构
        4.3.2 醇改性HTS-1疏/亲水性
        4.3.3 醇改性HTS-1形貌
    4.4 醇改性HTS-1催化无溶剂MO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
    4.5 催化剂稳定性
    4.6 本章小结
5 有机基团功能化的Ti-HMS催化无溶剂油酸甲酯环氧化
    5.1 引言
    5.2 催化剂制备
    5.3 催化剂表征结果
        5.3.1 催化剂组成与结构特性
        5.3.2 催化剂亲/疏水性
        5.3.3 催化剂孔结构
        5.3.4 催化剂形貌
    5.4 Cn-HMS催化无溶剂MO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
        5.4.1 有机硅烷种类及用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5.4.2 反应机理研究
        5.4.3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5.5 正辛烷调控合成C1-HMS催化无溶剂MO环氧化
        5.5.1 催化剂表征结果
        5.5.2 C1-HMS-x催化无溶剂MO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两亲核-壳结构含钛介孔氧化硅催化无溶剂油酸甲酯环氧化
    6.1 引言
    6.2 催化剂合成
        6.2.1 TS的合成
        6.2.2 核-壳结构TS@PMO的合成
    6.3 催化剂表征结果
    6.4 TS@PMO催化无溶剂MO环氧化反应性能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正辛烷调控合成C1-HMS催化无萃取剂氧化脱硫
    A1.1 引言
    A1.2 C1-HMS-x催化无萃取剂ODS反应性能评价
        A1.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A1.2.2 不同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A1.2.3 催化剂Pickering界面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A1.3 本章小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铜铌钛复合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与抗碱金属中毒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氮氧化物(NO_x)概述
        1.2.1 NO_x的危害
        1.2.2 NO_x的来源
        1.2.3 NO_x的控制
    1.3 电厂烟气脱硝技术概况
        1.3.1 SCR脱硝技术研究
        1.3.2 SNCR脱硝技术研究
        1.3.3 SNCR-SCR脱硝技术研究
    1.4 NH3-SCR催化剂研究与开发现状
        1.4.1 钛基催化剂
        1.4.2 铜基催化剂
        1.4.3 其它催化剂
    1.5 NH_3-SCR催化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1.5.1 反应物种的吸附活化
        1.5.2 反应路径研究
    1.6 SCR催化剂碱金属中毒及再生研究进展
        1.6.1 碱金属中毒机制研究
        1.6.2 抗碱金属中毒研究
        1.6.3 催化剂再生研究
    1.7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1.7.3 研究意义
2 实验系统和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装置
        2.1.1 化学试剂和气体
        2.1.2 分析仪器和设备
    2.2 催化剂性能评价方法
        2.2.1 反应活性评价方法
        2.2.2 抗H_2O、SO_2中毒评价方法
        2.2.3 水热稳定性评价方法
        2.2.4 抗碱金属中毒评价方法
    2.3 催化剂结构表征方法
        2.3.1 微观形貌分析
        2.3.2 晶体结构分析
        2.3.3 化学元素分析
        2.3.4 量子化学计算
    2.4 催化剂物化特性表征方法
        2.4.1 表面酸性分析
        2.4.2 氧化还原性分析
    2.5 催化剂机理研究方法
        2.5.1 吸附活化过程
        2.5.2 表面反应过程
3 Cu/Ti_2NbO_x催化体系的合成与构效分析
    3.1 引言
    3.2 催化剂的制备
        3.2.1 改性TiO_2载体的合成
        3.2.2 过渡金属的掺杂
    3.3 催化剂性能评价
        3.3.1 Ti_αNb_βO_x活性测试
        3.3.2 γCu/Ti_2NbO_x活性测试
        3.3.3 γCu/Ti_2NbO_x氨氧化分析
        3.3.4 Cu/Ti_2NbO_x抗SO_2中毒测试
        3.3.5 Cu/Ti_2NbO_x抗H_2O中毒测试
        3.3.6 Cu/Ti_2NbO_x水热稳定性测试
    3.4 催化剂构效关系研究
        3.4.1 微观形貌分析
        3.4.2 晶体结构分析
        3.4.3 表面元素分析
        3.4.4 分子模拟分析
        3.4.5 化学性质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Cu/Ti_2NbO_x催化NO_x还原机制
    4.1 引言
    4.2 反应物种的吸附活化
        4.2.1 NH_3吸附活化
        4.2.2 NH_3+O_2吸附活化
        4.2.3 NO_x吸附活化
        4.2.4 NO_x+O_2吸附活化
        4.2.5 NH_3+NO_x吸附活化
        4.2.6 NH_3+NO_x+O_2吸附活化
    4.3 吸附位点分析
        4.3.1 NH_3吸附位点
        4.3.2 NO_x吸附位点
    4.4 反应机理分析
        4.4.1 200℃ Cu/Ti_2NbO_x的反应机制
        4.4.2 300℃ Cu/Ti_2NbO_x的反应机制
        4.4.3 400℃ Cu/Ti_2NbO_x的反应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Cu/Ti_2NbO_x抗碱金属中毒性能和机理
    5.1 引言
    5.2 中毒催化剂的制备
    5.3 抗碱金属/碱土金属中毒性能评价
        5.3.1 抗K_2O中毒活性测试
        5.3.2 抗不同碱金属中毒活性测试
        5.3.3 中毒催化剂抗SO_2性能测试
        5.3.4 中毒催化剂抗H_2O性能测试
    5.4 碱金属对催化剂物理性质的影响
        5.4.1 K_2O中毒CuNbTi催化剂形貌变化
        5.4.2 K_2O中毒CuNbTi催化剂结构变化
    5.5 碱金属对催化剂化学性质的影响
        5.5.1 K_2O中毒CuNbTi催化剂表面酸性变化
        5.5.2 K_2O中毒CuNbTi催化剂氧化还原性变化
    5.6 抗碱金属中毒机制
        5.6.1 元素分析
        5.6.2 结构分析
        5.6.3 机理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K_2O中毒CuNbTi催化体系再生研究
    6.1 引言
    6.2 K_2O中毒CuNbTi催化剂再生方法
    6.3 再生CuNbTi催化剂性能
        6.3.1 再生催化剂活性评价
        6.3.2 再生催化剂抗H_2O和SO_2中毒测试
    6.4 K-CuNbTi催化剂再生机制
        6.4.1 再生过程pH和元素分析
        6.4.2 再生催化剂理化结构的变化
        6.4.3 再生催化剂理化性质的变化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蓖麻油一步加氢制航空煤油及其催化材料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油脂与航空煤油概述
        1.2.1 油脂的分类与组成
        1.2.2 航空煤油简介
    1.3 生物航空煤油的研究现状
        1.3.1 生物质航空煤油生产及应用
        1.3.2 生物航空煤油制备技术
    1.4 油脂加氢工艺的催化剂概述
        1.4.1 过渡金属催化剂
        1.4.2 贵金属催化剂
    1.5 动植物油脂加氢工艺的催化机理
        1.5.1 加氢脱氧
        1.5.2 加氢裂化与临氢异构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1.8 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内容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2.1 实验使用试剂
        2.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实验主要技术路线
    2.4 实验方法
        2.4.1 蓖麻籽毛油的脱胶预处理过程
        2.4.2 多功能催化剂的制备
        2.4.3 多功能催化剂一步加氢制航煤的评价
        2.4.4 现代分析检测与方法
    2.5 计算方法
第三章 金属助剂对Pt/SAPO-11 催化蓖麻油一步加氢的影响
    3.1 不同金属助剂的添加对Pt/SAPO-11 催化剂的影响
    3.2 金属助剂对脱氧率的影响
    3.3 金属助剂对C_8~C_(16) 烃选择性的影响
    3.4 金属助剂对C_8~C_(16) 异构烃选择性的影响
    3.5 金属助剂对C_8~C_(16) 芳烃选择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催化材料表征与评价
    4.1 XRF表征
    4.2 XRD表征
    4.3 N_2 吸附-脱附表征
    4.4 TEM表征
    4.5 H_2-TPR表征
    4.6 NH_3-TPD表征
    4.7 催化剂催化性能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蓖麻油一步加氢制航空煤油及反应过程研究
    5.1 催化剂的选择
    5.2 脱胶蓖麻油固定床一步加氢操作工艺参数研究
        5.2.1 温度对蓖麻油一步加氢催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5.2.2 氢压对蓖麻油一步加氢催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5.2.3 空速对蓖麻油一步加氢催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5.2.4 氢油比对蓖麻油一步加氢催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5.2.5 小结
    5.3 一步加氢催化反过程探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响应面法对固定床工艺操作参数的优化
    6.1 实验设计与结果
    6.2 回归分析与模型建立
        6.2.1 方差分析
        6.2.2 二阶回归方程模型的建立
    6.3 回归公式分析
    6.4 各因素交互作用的分析
    6.5 优化结果与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情况
致谢

(6)铜改性钛硅分子筛催化氧化苯合成对苯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苯的性质及来源
    1.3 对苯醌的性质及应用
        1.3.1 对苯醌的物理性质
        1.3.2 对苯醌的化学性质
        1.3.3 对苯醌的应用
    1.4 对苯醌的合成工艺
        1.4.1 苯胺氧化法
        1.4.2 苯酚氧化法
        1.4.3 对苯二酚氧化法
        1.4.4 苯电氧化法
    1.5 苯催化氧化合成对苯醌的活性组分研究进展
        1.5.1 铜盐催化剂
        1.5.2 钒催化剂
        1.5.3 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1.6 载体TS-1分子筛研究进展
        1.6.1 TS-1分子筛简介
        1.6.2 TS-1分子筛的合成
    1.7 活性组分负载方法
        1.7.1 浸渍法
        1.7.2 离子交换法
        1.7.3 直接水热合成法
    1.8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装置及操作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步骤
    2.3 载体及催化剂制备
        2.3.1 载体TS-1分子筛的制备
        2.3.2 Cu/TS-1催化剂的制备
    2.4 催化剂表征
        2.4.1 X射线衍射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3 N_2吸附-脱附
        2.4.4 傅利叶红外光谱
        2.4.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2.4.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2.4.7 X射线荧光光谱
    2.5 实验结果分析
        2.5.1 定性分析
        2.5.2 定量分析
    2.6 苯转化率及反应产物选择性、产率的计算
第3章 Cu/TS-1催化氧化苯合成对苯醌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催化剂表征
        3.2.1 XRD分析
        3.2.2 FT-IR分析
        3.2.3 SEM分析
        3.2.4 N_2吸附-脱附和XRF分析
        3.2.5 DR UV-Vis分析
    3.3 反应条件的影响与优化
        3.3.1 Cu负载量的影响
        3.3.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3.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3.3.5 n(H_2O_2):n(苯)对反应的影响
        3.3.6 溶剂种类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u/TS-1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4.1 引言
    4.2 Cu/TS-1催化剂循环实验
    4.3 催化剂失活原因探究
        4.3.1 XRD分析
        4.3.2 FT-IR分析
        4.3.3 ICP-MS分析
        4.3.4 N_2吸附-脱附分析
        4.3.5 TG-DTA分析
    4.4 催化剂再生研究
        4.4.1 洗涤法
        4.4.2 高温焙烧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基于Pickering乳液模板微反应器的构建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有机两相反应
        1.1.1 水-有机均相体系
        1.1.2 水-有机多相体系
    1.2 微反应技术
        1.2.1 微反应器
        1.2.2 乳液构造微反应器
    1.3 Pickering乳液
        1.3.1 Pickering乳液形成机理
        1.3.2 Pickering乳液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
        1.3.3 Pickering乳液微反应器的化学应用
        1.3.4 Pickering乳液微反应器的生物应用
        1.3.5 Pickering乳液微反应器新探索
    1.4 立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pH响应型淀粉纳米颗粒构建循环式Pickering乳液微反应器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表征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2.3.2 Pickering乳液的pH响应行为
        2.3.3 NaBH4 催化对硝基苯甲醚加氢反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控淀粉纳米颗粒表面特性构建油水互转型Pickering乳液生物微反应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3.2.2 实验表征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3.3.2 o/w和 w/o Pickering乳液表征
        3.3.3 Pickering界面酶催化体系的生物催化性能
        3.3.4 循环和广泛适用性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脂肪酶-金属有机骨架纳米复合材料构建Pickering乳液生物微反应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表征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4.3.2 Pickering乳液表征
        4.3.3 Pickering界面催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聚多巴胺-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构建Pickering乳液双酶生物微反应器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5.2.2 实验表征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PDA@ZIF-8 的制备与表征
        5.3.2 PDA@ZIF-8 双酶的定位组装
        5.3.3 Pickering界面双酶催化体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无碱型烷基萘磺酸盐驱油剂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无碱二元驱油体系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1.1.1 无碱二元复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概述
        1.1.2 无碱二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
        1.1.3 无碱二元复合驱配方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1.1.4 无碱二元复合驱在三次采油中的发展趋势
    1.2 长链烷基萘磺酸盐的合成及应用
        1.2.1 烷化剂的选择
        1.2.2 烷基化固载化催化剂
        1.2.3 长链烷基萘的合成与表征
        1.2.4 长链烷基萘磺酸盐的合成及表征
    1.3 立题依据
第二章 长链烷基甲基萘合成研究
    2.1 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原理
    2.3 实验方法
        2.3.1 烷基化固载化催化剂
        2.3.2 催化剂负载量的计算
        2.3.3 甲基萘的烷基化
        2.3.4 分离及提纯
        2.3.5 合成产物的表征
    2.4 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4.1 催化剂载体类型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2.4.2 催化剂粒度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2.4.3 载体预处理温度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2.5 长链烷基甲基萘的合成工艺
        2.5.1 烯萘比对长链烷基甲基萘合成的影响
        2.5.2 催化剂用量对长链烷基甲基萘合成的影响
        2.5.3 反应温度对长链烷基甲基萘合成的影响
        2.5.4 滴加时间对长链烷基甲基萘合成的影响
        2.5.5 反应时间对长链烷基甲基萘合成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链烷基甲基萘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3.1 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原理
    3.3 实验方法
    3.4 长链烷基甲基萘磺酸盐界面张力的测定
        3.4.1 实验原理
        3.4.2 实验方法
    3.5 氯磺酸磺化体系合成工艺条件的确定
        3.5.1 单因素对磺化结果的影响
        3.5.2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磺化工艺条件
        3.5.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元复合体系界面活性与乳化性能研究
    4.1 试剂与仪器
    4.2 长链烷基甲基萘磺酸盐二元体系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4.2.1 实验方法
        4.2.2 长链烷基甲基萘磺酸盐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4.3 长链烷基甲基萘磺酸盐二元体系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4.3.1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能的测定
        4.3.2 长链烷基甲基萘磺酸盐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4.3.3 二元体系/原油乳状液初始状态、沉降平衡油滴粒径分布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9)凹凸棒石基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来源
        1.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1.2 课题来源
    1.2 含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来源及其危害
        1.2.1 含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来源
        1.2.2 含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特点
        1.2.3 难降解有机物的主要种类和危害
        1.2.4 含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废水难生物处理的原因分析
    1.3 难降解有机物处理方法
        1.3.1 物化法
        1.3.2 生物法
        1.3.3 高级氧化法
    1.4 非均相Fenton催化剂研究进展
        1.4.1 非均相Fenton催化剂的分类及其应用
        1.4.2 非均相Fenton体系的机理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性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3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7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7.1 研究方案
        1.7.2 技术路线
        1.7.3 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凹凸棒石粘土分析
    2.1 凹凸棒石概况
        2.1.1 凹凸棒石资源
        2.1.2 凹凸棒石的结构特征
        2.1.3 凹凸棒石的性能
        2.1.4 凹凸棒石的应用
    2.2 我国凹凸棒石的对比分析
        2.2.1 不同产地的凹凸棒石概况
        2.2.2 不同产地凹凸棒石粘土对比
    2.3 凹凸棒石粘土的处理及其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2.3.1 凹凸棒石粘土的提纯
        2.3.2 凹凸棒石粘土的热处理
        2.3.3 凹凸棒石粘土的改性
    2.4 凹凸棒石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Fe_2O_3/凹凸棒石非均相Fenton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以及对SDBS的降解实验及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3 催化剂的表征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e_2O_3/ATP催化剂表征
        3.3.2 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对比
        3.3.3 Fe_2O_3/ATP-1 对SDBS催化降解实验
        3.3.4 降解动力学研究
        3.3.5 降解机理研究
    3.4 结论
第四章 Fe_2O_3/ATP/H_2O_2非均相催化体系用于亚甲基蓝和刚果红的脱色实验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2 催化剂Fe_2O_3 /ATP的制备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_2O_3/ATP催化剂对MB及CR的催化脱色性能研究
        4.3.2 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能
        4.3.3 对比实验
        4.3.4 MB及CR的脱色动力学研究
        4.3.5 MB及CR的脱色机理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p H值对Fe_2O_3/ATP催化剂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实验研究
    5.1 概述
    5.2 实验
        5.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温度下pH值随时间的变化
        5.3.2 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下MB脱色率随时间的变化
        5.3.3 不同温度下pH值随催化剂含量的变化
        5.3.4 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下MB脱色率随催化剂含量的变化
        5.3.5 不同温度下pH值随双氧水浓度的变化
        5.3.6 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下MB脱色率随H_2O_2浓度的变化
    5.4 结论
第六章 凹凸棒石基非均相催化剂用于亚甲基蓝脱色的过程优化、动力学及降解路径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
        6.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6.2.2 催化剂Fe_2O_3 /ATP的制备
        6.2.3 实验方法
        6.2.4 用RSM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6.2.5 重复脱色实验
        6.2.6 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MB脱色对比实验
        6.3.2 pH值对MB脱色的影响
        6.3.3 催化剂Fe_2O_3/ATP用量对MB脱色的影响
        6.3.4 H_2O_2浓度对MB脱色的影响
        6.3.5 用RSM法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实验优化
        6.3.6 MB起始浓度的影响
        6.3.7 MB的降解路径研究
    6.4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乙炔氢氯化非贵金属无汞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氯乙烯简介
    1.2 氯乙烯生产工艺概述
        1.2.1 乙炔氢氯化法
        1.2.2 乙烯氧氯化法
        1.2.3 乙烷氧氯化法
    1.3 乙炔氢氯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1.3.1 非均相体系
        1.3.2 均相体系
    1.4 离子液体
        1.4.1 离子液体简介
        1.4.2 负载离子液体的方法
    1.5 乙炔氢氯化无汞催化剂研发的主要问题
    1.6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催化剂制备与评价
        2.2.1 固体催化剂的制备
        2.2.2 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
        2.2.3 催化剂评价实验及评价指标
    2.3 催化剂表征手段
        2.3.1 比表面积的测定(BET)
        2.3.2 红外光谱测试(FT-IR)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4 热重分析(TG/DTG)
        2.3.5 场发射扫描电镜测试(SEM)
第三章 固体催化剂
    3.1 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3.1.1 反应条件
        3.1.2 活性组分
        3.1.3 载体
        3.1.4 活性炭载体的预处理方式
        3.1.5 活性组分比例
        3.1.6 正交试验优化催化剂制备
        3.1.7 不同处理方式的活性炭载体表征分析
        3.1.8 优选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3.1.9 优选组成的多种催化剂
        3.1.10 制备过程
    3.2 三种催化剂的活性比较
        3.2.1 催化剂制备
        3.2.2 催化剂活性评价与分析
    3.3 SnCl_2-CuCl-Tb_4O_7/C催化剂的活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
    4.1 乙炔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2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合成烷基苯用新固体催化剂研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合成气费托路线制芳烃的反应机理研究及选择性调控[D]. 王廷. 江南大学, 2021(01)
  • [3]钛硅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研究[D]. 魏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4]铜铌钛复合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与抗碱金属中毒机理[D]. 王晓祥. 浙江大学, 2020
  • [5]蓖麻油一步加氢制航空煤油及其催化材料构建[D]. 李兴勇.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铜改性钛硅分子筛催化氧化苯合成对苯醌[D]. 李辰骁栋. 天津大学, 2019(06)
  • [7]基于Pickering乳液模板微反应器的构建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齐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无碱型烷基萘磺酸盐驱油剂研制[D]. 张惠.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9]凹凸棒石基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张婷. 兰州大学, 2016(11)
  • [10]乙炔氢氯化非贵金属无汞催化剂的研究[D]. 郭燕燕. 内蒙古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一种新型烷基苯合成固体催化剂研制成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