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几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丁继昭[1](2021)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文中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着学科本质特征,要求我们深化学科理解、响应学科大观念要求,通过对学科的深度研究来推进课程与教学,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过程。“物质能量传输”作为自然地理学科的一个视点(焦点),可以为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提供发展路向指引。系统构建并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把握丰富、庞杂且主线索常常内隐的高中自然地理内容,相当于明确了一个能够使之结构化的大观念。然而,当前对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高中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性并未充分关注。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思路,本研究主要聚焦三个核心问题:物质能量传输蕴含了什么样的地理学科视角?如何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有何指向性要求?致力于达成构建学科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探讨教学指向三大目标。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系统探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引。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寻觅视点”“构建视角”和“确立视角”三方面内容。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找寻地理学科中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明晰其概念内涵及对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积极意义。第二,具体主要从地理学家普遍较为关注物质能量传输的“流”空间背景,物质能量传输中的具体过程序列,物质能量传输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状况和物质能量传输的整体功能表现等方面,沿着“空间背景→过程序列→重要特点→功能表现”的思路逐步递进、延展,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基本框架、维度构成和内容要点。第三,根据专家意见修正并确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主要包括: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和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等5个子视角,地理物质流视角、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入基础和关注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相互表达等12个内容要点。应用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探讨教学指向性要求”两方面。第一,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结合课程组织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具体分析”,构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分析课程标准和分析具体课程内容等。首先,以“物质能量传输”为大观念,基于该组织中心派生出:从“自然地理环境和外界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到“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再到“自然地理环境对物质能量传输过程的综合响应”三个“大单元”,最终落脚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从“大观念”到“大单元”是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一条“明线”,和“阐明人地关系”课程内容组织“暗线”一同搭建起了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其核心要素为:一个“大观念”、三个“大单元”、一条“暗线”、一条“明线”和一个“落脚点”。其次,针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明确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所对应的课程内容侧重点。再次,总体分析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大观念视野下围绕物质能量传输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基本交集状况。最后,基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之间的科学演进关系及其整合机制,结合知识、能力、思维(视角)和价值观念等课程组织要素,主要从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视角和地理价值观等方面,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来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中的“逻辑链”,明晰地理学科能力解构中的“核心项”,捕捉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第二,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针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提出指向性要求,引导教学预期、体现学科本质,同时,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既有教学案例,依据“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思路,阐述教学指向的实践应用。具体来说,第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把直观看到的事物抽象归纳为相应层次的地理物质能量;(2)引导学生运用学科逻辑建构起基本的物质能量概念体系;(3)引导学生运用动态视角从事物联系中认识物质能量“流”。第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过程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基础,明确地理过程思维起点;(2)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作用主体,把握地理过程思维中项;(3)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输出结果,抵达地理过程思维终点。第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及早提示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关系,做好教学铺垫;(2)着重关照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双过程,察觉教学盲区。第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地域差异时充分关注其地理过程本源;(2)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过程时注重比较其地域差异特点。第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以组合思维把握要素和地域,认识空间结构;(2)引导学生以整体观念统筹多地理过程,理解整体功能。
苏笑悦[2](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提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计淑英[4](2018)在《乡贤文化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昆山市第一中学“人师顾炎武”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无差别课程管理机制不仅忽视了地区的差异,而且不利于各式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历史学科基础教育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问题的提出、探究与实践业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昆山市第一中学的校园文化特色,在昆山地方乡贤中选择顾炎武先生作为基点,制定了高中历史校本课程“人师顾炎武”开发的一系列程序,包括组建研发小组、研讨开设条件、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实施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估等。乡贤文化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既为该课程研发提供着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又为下一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及其它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创造发展条件与空间。
黄真金[5](2017)在《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高考是我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关键的学科。长时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语文高考的束缚和牵制。为了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在纵向上梳理了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寻找规律。横向上把二者的关系放到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同时关注外在客观条件对二者互动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综述文献,界定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概念,厘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语文高考与影响语文高考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回顾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二者互动的情况及对当下的启示。第四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起步发展的情况,把握二者互动的特点,寻找与当下问题有关的根源。第五章研究高考恢复以来至语文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成因及其对当下的启示。第六章梳理“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通过调研,结合现象,分析结果,得出这一时期语文高考依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这一基本事实。第七章剖析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仍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根源,结合当下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宏观政策指导和行动,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高考,提出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的构想与建议。本文获得的结论,主要有:第一,语文高考“指挥”中学语文教育现象,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文革”结束初期,国家急需人才,语文高考肩负着“为国选材”的大任,地位突出。经历“文革”重创,中学语文教育元气大伤,由于学科建构还很不成熟,只能顺应语文高考的需求发展。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牵制作用,逐渐形成。第二,语文高考本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环,但是,当语文高考的结果对个人,学校利益所产生的的利害关系过大时,高考就远远超越了教育中的“一环”的定位。外在客观条件,促使语文高考逐渐变化为能够干预、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一方”,甚至被当作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已经发展得极不正常。以满足高考需要为目的的“应试”中学语文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妨碍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第三,本世纪兴起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这种畸形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十余年间,我们抓住矛盾的一方面——中学语文进行课程改革,对促成矛盾的外在环境,改革的力度显然不够。而在这组矛盾中,最主要的一方应该是语文高考,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藉由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缓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矛盾的构想与建议。就改革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外部条件而言:政府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健全用人机制;缩小行业差距,加快民主进程。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功利评价;深化高考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学校要坚守教育立场,坚定育人目标;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评价制度。社会和家庭要理性看待高考,淡化功利色彩。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要坚守育人目标;坚定学科基础;坚持课程改革方向;坚决落实“课改”内容。在语文高考改革的层面:改革考试方式的建议包括:增添对汉语“口语表达与交流”素养的考查;尝试“开卷+闭卷”结合考试;改革考试题型。完善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包括:“语文知识”考查要更贴近时代及学生的生活需求;“现代文阅读”内容要更加自由多样;要提高“写作能力考查”命题质量。改进语文高考考试评价的建议包括:提高考试评价水平和质量;组建专业试卷评阅队伍;恰当运用语文高考成绩。
丁红慧[6](2017)在《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中作文教学最难处理,长期教学实践,总结了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教师应该认真指导学生,审题,确定文章中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向绿色,让其涂抹绿的色彩,是新课改的呼唤。本文笔者从方法引导、注意创造、自备采蜜集、适当训练、灵感纪录等探讨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余伟[7](2016)在《师范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PPT课件制作与使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多媒体应用软件辅助教学的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尤其是在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中,PPT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针对性对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应用PPT课件进行地理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动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PPT课件已经成为了地理教师的得力助手,而地理师范生又是日后地理教学的主力军,师范生初到教学岗位时,一方面对教学抱有极大的热情,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师范生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制作和使用PPT课件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师范生PPT课件的制作和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PPT课件的运用情况。主要运用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师范生初中地理教学PPT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师范生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中PPT课件制作和使用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师范生PPT课件在初中地理教学制作和使用的理论研究。首先对PPT课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PPT制作和使用的原则进行论述。其次,阐述PPT课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最后,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研读,对搜集到的地理PPT课件进行分析,从PPT课件与地理教学整合的层面制定了PPT课件辅助初中地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第三部分,以地理师范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揭示师范生PPT课件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何璇[8](2016)在《北京百年乡土教材历史变革与现状研究 ——知识结构与地方性知识传承》文中研究指明乡土教材是相对国家教材而言的,是在教育系统中承载地方性知识的一种教育信息材料。研究者选择北京作为此项研究的田野调查地点,一方面是因为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在中国,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北京一样备受海内外关注。另一方面,研究者曾经在北京从事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深切感受到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织的背景下,位列一线城市的北京在人口流动频繁和受普世性知识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地方文化“边缘化”更加严重。因此,研究者期望通过研究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的历史与现状,梳理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的传承历程,寻找鲜为人知的乡土教材文本,更为重要的是将学术和实践联系起来,为新时期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油助力,也期望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地方性知识边缘化问题,从而为我国各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实施提供理论和案例支持。本研究试图以功能主义为主要的理论视角,采用文化唯物主义的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方法,结合历史研究与田野研究,总结近百年北京地区学校地方性知识发展的特点和功能,阐释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通过分析学校教育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关系的演变,揭示学校中地方性知识与国家知识良性互动的共同特征;并坚持以当地人的观点来解析现阶段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而为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寻找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对清末至今北京乡土教材编制的背景进行了历时的梳理和总结,从收集到的近60本北京近百年编制的乡土教材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4本进行文本分析,研究者分析发现:1.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经历了“合法化”、“平民化”“多元化”和“行政化”的发展历程。2.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包括:意识层面的动力,政策环境的动力、功能层面的动力和基层各类人群参与的动力;3.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经历了三个时期五次高峰;4.每个时期的乡土教材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功能。研究者试图运用钟摆模型揭示清末至今在学校教育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关系的演变,研究者发现:1.从清末到21世纪以来,学校系统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关系的演变过程类似于钟摆,但绝非严格意义上遵循钟摆来回摆动,而是一个不断趋近均衡的动态平衡过程;2.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良性互动的共同特征为:完备的地方性知识准入依据、学校教育的知识结构中有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教材的编审分离制度、两类知识的存在形式各自独立。本研究坚持从当地人的视角来探索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者深入北京16个区和燕山地区共17所学校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分析22名任课教师和963名学生的问卷数据以及对教育官员、区县教研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等五类人群的访谈,研究者发现:1.地方性知识准入依据不完备、管理机制不健全、评价制度缺乏威慑力和感召力、教材质量有待提高、师资情况复杂、教材开发经费区际差异较大、实施模式校际差异现象严重等七大问题;2.北京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政策环境、地方性知识使用态度、乡土教材编写人员的背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培训力度等是影响和制约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主要因素。对于乡土教材的未来发展,研究者认为: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下,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制定完备的地方性知识准入的依据、制定完善的地方性知识开发和实施体系、开辟社区各类人群参与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渠道,顺应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促使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良性互动,推动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可持续性,回应教育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回归教育本质的诉求。
石倩[9](2021)在《摄影照片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王仪[10](2021)在《“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以盐城市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响应十八大号召,举国上下开启了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征程。为深入进行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2016年江苏省盐城市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所谓“让学”,即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各种学习过程,确保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正常展开。所谓“引思”,即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引领、引发学生思考,确保一定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这一次大规模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仅指明了全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方向,也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具体要求。笔者所在盐城市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在全校各个学科全面推行“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至今己几年时间了,总体上看这一次课改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毋庸讳言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课题将紧密结合本人教学工作的实际,着力对“让学引思”理念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展开较深入的探究,为本地区初中物理教学一线的同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的主要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笔者在研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归纳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和多元智能等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层面,对本校初中物理课堂“让学引思”教学理念实施的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本校当前初二物理课堂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经探索从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改进的教学策略。首先,“让学引思”理念的推行需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一线教师作为课改的实施者,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其次,针对本校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的情况,笔者提出了“让学引思”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情感策略。然后针对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让学引思”理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即注重课前导学,让学生充分预习、展示;注重合作探究,让学生手脑“动”起来;注重质疑解惑,让学生思维“活”起来;注重迁移拓展,让学生解决问题“能”起来;注重归纳整理,让学生知识结构“全”起来;注重评价反思,让学生学习信心“足”起来等。最后,在探索提出相关教学策略的基础上,笔者开展了一定的教学实践,将部分教学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并通过实践班和对照班教学的对比分析,总结了有关教学策略实践的效果,彰显了本研究具有的价值。
二、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几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深化课程改革需要回归到扎实的学科本体研究 |
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 |
三、关注物质能量传输具有地理学科大观念的意蕴 |
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需要深究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综述 |
一、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范围 |
二、高中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综述 |
三、关于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研究综述 |
第二节 高中课程与教学对物质能量传输的研究综述 |
一、课程理解时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
二、教学实施中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
第三章 地理大观念视野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初步构建 |
第一节 寻找具有课程与教学意义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 |
一、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自上而下梳理学科组织体系 |
二、洞察地理学科研究中的物质能量传输内在视点 |
三、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
第二节 围绕学科视点初步构建地理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 |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 |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统一关系视角 |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 |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 |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的初步确立 |
第四章 基于专家认同度调查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确立 |
第一节 专家意见咨询问卷设计与改进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改进 |
第二节 专家意见咨询与调查结果分析 |
一、调查过程 |
二、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分析 |
第一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总体把握 |
一、搭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 |
二、把握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
三、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交集 |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具体分析 |
一、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逻辑链” |
二、明晰地理学科能力中的“核心项” |
三、关注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 |
四、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 |
第六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 |
第一节 大观念视野下从学科本体到教学指向性要求的逻辑进路 |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 |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专家咨询问卷试用版 |
附录二:专家咨询问卷正式版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乡贤文化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昆山市第一中学“人师顾炎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的阐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乡贤文化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一节 乡贤文化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结合的必要性 |
一、课程改革的需要 |
二、社会价值取向引导的需要 |
三、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
四、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乡贤文化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结合的可行性 |
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理论支持 |
二、有力而慷慨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
三、丰富的乡贤文化历史资源 |
四、多样化的社会资源 |
第二章 校本课程“人师顾炎武”的研发与开设 |
第一节 组建研发小组 |
第二节 研讨开设条件 |
一、外部环境要素分析 |
二、内部环境要素分析 |
第三节 明确教学目标 |
第四节 制定实施步骤与教学方案 |
一、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
二、资源开发的具体途径 |
三、课程实施计划 |
四、课程内容的选择和使用对象的区分 |
五、课程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
六、课程的展开形式 |
第三章 校本课程“人师顾炎武”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估 |
第一节 编写使用教材 |
一、必修教材《人师顾炎武》课程标准节选 |
二、选修教材《顾炎武名言释读》等 |
第二节 教学实施 |
一、教学计划的部署与执行 |
二、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与互动 |
第三节 教学评价 |
结语: 乡贤文化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 |
二、语文教育研究的现实需要 |
三、研究者的学术旨趣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与语文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二、与考试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考试学研究 |
二、高考、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语文高考与社会诸要素之关系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政治的关系 |
一、社会政治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语文高考与经济的关系 |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文化的关系 |
一、以“文化”为考试内容 |
二、语文高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语文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
一、教育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 |
二、民国时期中学的学制 |
三、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一、语文高考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 |
二、高考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的“不谋而合”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一、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 |
二、民国语文高考的相对独立 |
第四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 |
一、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对独立的原因探析 |
二、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四章 高考恢复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十七年”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概况 |
二、“十七年”语文高考发展概况 |
三、“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特点 |
四、“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评述 |
第二节 “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文革”时期教育发展概况 |
二、“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三、“文革”时期的语文“高考” |
四、“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反思 |
第五章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新课改”前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
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 |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变革 |
第三节 “新课改”前的语文高考 |
一、语文高考总体安排 |
二、语文高考“考纲”变化 |
三、语文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 |
四、语文高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 |
第四节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的反思 |
一、“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特点 |
二、“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思考与启示 |
第六章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第一节 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
第二节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
一、重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二、调整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
第三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的变革与发展 |
一、“新课改”以来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情况 |
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的主要变化 |
三、语文高考形式与内容的革变 |
第四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高中语文教育互动情况调查 |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三、调查结果概括与分析 |
第七章 语文高考与中学教育互动关系之理论分析与完善策略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问题成因 |
一、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的外在环境 |
二、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待深入 |
三、语文高考不能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 |
第二节 当下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发展趋向 |
一、影响当下高考改革的主要政策 |
二、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 |
三、2017年语文高考改革的主要趋向 |
第三节 改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策略和构想 |
一、改变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外在条件 |
二、继续深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
三、语文高考改革的策略和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2: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3: 高中学生问卷 |
附录4: 高中学生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6)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积累素材的习惯 |
2 认真指导学生的写作过程 |
3 指导学生审题 |
4 指导学生确立文章的中心 |
5 陶冶情感, 以情动人 |
6 结语 |
(7)师范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PPT课件制作与使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
1.1.2 师范生信息素养提高的需要 |
1.1.3 教学效果提高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师范生PPT课件制作与使用的理论研究 |
2.1 理论概述 |
2.1.1 概念鉴定 |
2.1.2 初中地理学科特点 |
2.1.3 PPT课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制作的原则 |
2.1.4 PPT课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的原则 |
2.2 理论依据 |
2.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多元智力理论 |
2.3 PPT课件对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 |
2.3.1 有助于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
2.3.2 有助于支持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
2.3.3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2.3.4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2.4 PPT课件辅助初中地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 |
2.4.1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审标准 |
2.4.2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审标准的调整 |
2.4.3 初中地理教学PPT课件质量评价标准 |
第三章 师范生PPT课件制作与使用的现状研究 |
3.1 师范生PPT课件制作现状调查分析 |
3.1.1 师范生PPT课件样本测评 |
3.1.2 师范生PPT课件制作质量的整体分析 |
3.1.3 师范生PPT课件制作质量的具体分析 |
3.2 师范生PPT课件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
3.2.1 问卷调查分析 |
3.2.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3.2.1.2 问卷调查的对象 |
3.2.1.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1.4 师范生PPT课件使用存在的问题 |
3.2.2 教学案例与分析 |
3.2.2.1 教学案例实录 |
3.2.2.2 教学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师范生PPT课件制作与使用的改进建议 |
4.1 PPT课件制作改进建议 |
4.1.1 仔细分析教材内容,注重课件内容设计 |
4.1.2 选择恰当的地理素材并合理利用 |
4.1.3 强化学习路径的设计 |
4.1.4 页面布局简洁均衡 |
4.1.5 色彩搭配要合理 |
4.2 PPT课件使用改进建议 |
4.2.1 加强PPT课件的交互性 |
4.2.2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
4.2.3 注重把握PPT课件的呈现时机,适时运用 |
4.2.4 注重与传统教学媒体相结合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师范生初中地理教学PPT课件使用情况调查 |
附录二: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多媒体课件大赛评比细则 |
附录三: 课件质量评分表 |
致谢 |
(8)北京百年乡土教材历史变革与现状研究 ——知识结构与地方性知识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由来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一) 清末至今北京学校系统中地方性知识发展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是什么? |
(二) 北京近百年学校教育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演变?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良性互动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
(三) 现阶段北京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是什么? |
(四) 现阶段在北京的学校中,如何促进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良性互动,推动地方性知识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教育领域对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本质回归的诉求?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直面时代命题,为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油助力 |
二、梳理地方性知识传承历程,为学校与社区关系研究提供本土经验 |
三、厘清地方性知识内涵和外延,为各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提供参考 |
四、揭示地方性知识边缘化,为各地区地方性知识传承提供理论和案例支持 |
五、寻找鲜为人知的乡土教材文本,为乡土教材的收藏和研究提供支持 |
第三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一、中国乡土教材相关文献述评 |
(一) 清朝末年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
(二) 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
(三) 1949年至1999年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
(四) 2000年至今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
(五) 评价 |
二、北京乡土教材相关文献述评 |
(一) 北京乡土教材开发和实施的研究 |
(二) 北京乡土教材的定位研究 |
(三) 北京乡土教材的功能研究 |
(四) 评价 |
第四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技术路线图与研究步骤 |
一、技术路线图 |
二、研究步骤 |
第六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地方性知识 |
(一) 地方性知识概念界定概述 |
(二) 地方性知识的主要内涵 |
(三) 本研究中地方性知识的概念界定 |
二、乡土教材 |
(一) 乡土教材概念界定概述 |
(二) 乡土教材的主要内涵 |
(三) 本研究中乡土教材的概念界定 |
三、国家知识 |
四、北京 |
上篇: 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章 清末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合法化” |
第一节 清末北京乡土教材的产生背景 |
一、北京基本生态与社会背景 |
(一) 北京的基本生态与人文图景 |
(二) 社会背景 |
二、教育背景 |
(一) 教育宗旨的颁布 |
(二) 北京基础教育体系全面建成 |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合法化” |
一、清末乡土教材编制的依据 |
(一)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
(二) 《乡土志例目》的颁布 |
二、清末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
(一) 《京师乡土地理教科书》 |
(二) 《直隶乡土地理教科书》 |
(三)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平民化”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北京乡土教材的发展背景 |
一、教育宗旨的演变 |
二、贫儿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平民化” |
一、民国时期乡土教材编制的依据 |
(一) 《假期修学办法令》的颁布 |
(二) 《中等以上各级学生假期调查案》的颁布 |
二、民国时期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
小结 |
第三章 1949—1999年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多元化”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50年北京乡土教材的发展背景 |
一、教育宗旨的演变 |
二、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 |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的“多元化” |
一、1949—1999年乡土教材编制的依据 |
(一) 1958年 |
(二) 1987年 |
二、1949-1999年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
(一) 基础性 |
(二) 应用性 |
小结 |
第四章 2000年后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行政化” |
第一节 2000年后北京乡土教材的发展背景 |
一、教育改革及其背景 |
(一) 地方教材与乡土教材的关系 |
(二) 新世纪以来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的“行政化” |
一、21世纪初乡土教材的编制依据 |
二、各区县乡土教材使用现状概述 |
(一) 近年北京地区乡土教材发展情况概述 |
(二) 各区县乡土教材使用现状概述 |
三、21世纪初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
(一) 区情、县情类——《走进西城》 |
(二) 学科拓展类乡土教材——《通州区地理》 |
小结 |
下篇: 理论阐释 |
第五章 教育场域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博弈与意义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教育场域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博弈 |
一、理论模型建构 |
第二节 意义阐释 |
一、清末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
二、民国初年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
(一) 20世纪50年代初 |
(二) 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 |
(三) 20世纪80-90年代 |
(四) 21世纪以来 |
小结 |
第六章 影响和制约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面临的困境 |
一、地方性知识准入依据不完备 |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评价制度缺乏威慑力和感召力 |
四、教材质量有待提高 |
五、师资情况复杂 |
六、教材开发经费区际差异较大 |
七、实施模式校际差异现象严重 |
第二节 影响和制约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因素 |
一、北京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政策环境对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影响 |
二、地方性知识使用态度的影响和制约 |
(一) 课程理念 |
(二) 地方性知识功能评价 |
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
小结 |
第七章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地方性知识可持续发展意义和策略探讨 |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功能以及意义阐释 |
一、对乡土教材使用的几种不同观点 |
二、地方性知识的功能与意义阐释 |
(一) 清末 |
(二) 中华民国时期 |
(三) 1949年到1999年 |
(四) 21世纪以来 |
第二节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 |
一、理论基础 |
二、未来展望 |
(一) 制定完备的地方性知识准入的依据 |
(二) 制定完善的地方性知识开发和实施的体系 |
(三) 开辟社区各类人群参与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渠道 |
小结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初步结论 |
二、本研究的创新与贡献 |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以盐城市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
1.1.2 学科特点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
1.1.3 本校“让学引思”教学理念深入实施的需要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让学引思 |
2.1.2 “让学引思”教学理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2.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章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
3.1.1 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3.1.2 教师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3.2 教师访谈 |
3.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2.2 教师访谈的实施 |
3.2.3 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
3.3 我校初中物理教学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让学引思”理念指导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4.1 “让学引思”理念下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策略 |
4.1.1 教师要注重转变教学方式 |
4.1.2 教师要注重相互合作交流 |
4.1.3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互动沟通 |
4.1.4 教师要注重尊重赞赏学生 |
4.2 “让学引思”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情感策略 |
4.2.1 植根于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4.2.2 穿插于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情绪 |
4.2.3 交流于课外,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
4.3 “让学引思”理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
4.3.1 注重课前导学,让学生充分预习、展示 |
4.3.2 注重科学探究,让学生手脑“动”起来 |
4.3.3 注重质疑解惑,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
4.3.4 注重迁移拓展,让学生解决问题“能”起来 |
4.3.5 注重归纳整理,让学生知识结构“全”起来 |
4.3.6 注重疏导评价,让学生学习信心“足”起来 |
第5章 基于提高学生参与度的“让学引思”教学实践研究 |
5.1 实践方案的设计 |
5.1.1 实践对象 |
5.1.2 实践内容 |
5.1.3 学生学习情况和对策分析 |
5.2 实践的过程 |
5.2.1 “让学引思”物理课堂案例 |
5.2.2 案例教学反思 |
5.3 实践的效果分析 |
5.3.1 编制问卷实施调查 |
5.3.2 实践的效果 |
5.4 实践的几点体会 |
第6章 结束语 |
6.1 研究的收获 |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初二物理课堂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初二物理课堂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几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D]. 丁继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乡贤文化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昆山市第一中学“人师顾炎武”课程为例[D]. 计淑英. 苏州大学, 2018(04)
- [5]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黄真金. 厦门大学, 2017(05)
- [6]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 丁红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03)
- [7]师范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PPT课件制作与使用的研究[D]. 余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8]北京百年乡土教材历史变革与现状研究 ——知识结构与地方性知识传承[D]. 何璇.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9]摄影照片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石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10]“让学引思”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以盐城市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为例[D]. 王仪. 扬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