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之是——李锐小说研究

不是之是——李锐小说研究

论文摘要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李锐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淹没具有清醒的警惕和反思意识。李锐彻底的反思性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文学写作的题材和形式,而且使他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两两相对的对偶式互文关系,在一部小说或小说集完成之后,他会从相反的角度再次书写,其结果就是后一部小说成为前一部小说的续完和补充。李锐在《厚土》和《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这一对小说集中,呈现了乡土中国和中国农民在前现代和现代化中的双向煎熬。在《厚土》中,李锐背离了农村题材小说和田园诗小说的写作方式,把中国农民安置在非现代、去田园化的永恒时空和支配/服从的权力关系结构之中,运用“滴——滴”式叙事结构、重复叙述手法与限知视角,呈现了中国农民世代被捆缚的生存处境和复杂难言的内心体验。在《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中,李锐对后现代的“超文本拼贴”做了反转式运用,呈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民的伤痛、愤怒和希望。前现代不是中国农民的乐园,现代化也不能为他们提供美好的前景。在《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这一对小说,李锐借鉴福克纳的多人第一称叙事方法,创造性地拆解了知识分子与民间大众之间的知识等级关系。李锐的“文革”叙事不是道德化的,也不是知青式的“拒绝忏悔”,而是从民间的愚昧和迷狂、知识分子的非反思性、“文革”意识形态的现代特征三个层面反思“文革”,达到了相当的深度,他对知识分子与民间复杂的观看、质疑、拒绝、收编、神化等关系的叙述,是对五四以来的隔膜主题的深化。在《旧址》和《银城故事》这一对小说中,李锐自觉背离了革命历史小说的叙述模式,他通过时间设置拆解了进步历史观,以历史力量的多元化和频繁的视角转换表达了文化相对主义立场,以圈套和死亡、偶然性和不可知解构了“历史脚本”论。李锐的历史观介于批判历史哲学和叙述主义历史哲学之间,是一种中国式的悲伤意识。总之,李锐以自觉的中国作家的身份进行的小说写作,是他作为中国作家同第一世界的文化淹没进行的“生死搏斗”,也是他作为当代作家对前辈作家的写作模式的反思和疏离,是由他的全部独特性构成的迥异于其他作家的“不是之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李锐思想的独特性
  • 二、写什么与怎么写:李锐小说的本土性与先锋性
  • 三、李锐研究资料综述
  • 四、论文的切入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前现代与现代化:乡土中国的双向煎熬
  • 第一节 《厚土》的时空体
  • 一、 时间的重复性与连续性
  • 二、空间:非现代与去田园化
  • 三、《厚土》时空体的审美特质
  • 第二节 《厚土》的人物关系结构:专制文明的象征
  • 一、 人物加减法及其意义
  • 二、人物的无名化与权力关系
  • 三、 权力、话语方式与话语权
  • 第三节 《厚土》的叙事结构与日常生活的永恒轮回
  • 一、“滴——答”式:《厚土》之前小说的结构模式
  • 二、“滴——滴”式:《厚土》小说的结构模式
  • 第四节 《厚土》的叙事特性
  • 一、 叙述时间与日常生活书写
  • 二、叙述视角与人物心境呈现
  • 第五节 现代化:乡土中国的被动与忧伤
  • 小结
  • 第二章 “文革”透镜:民间、知识分子与主流意识形态
  • 第一节 叙述权的让渡与启蒙立场反思
  • 第二节 仪式化叙事结构:民间的温情与迷狂
  • 一、 开会与葬礼:尊严的丧失与民间的温情
  • 二、祈雨与拜神:民间大众的迷狂
  • 第三节 知识分子与“文革”意识形态批判
  • 一、 “文革”意识形态——青年知识分子的塑造者
  • 二、知识分子的社会实践与“文革”意识形态批判
  • 三、 知识分子的异化、困境与微茫的突围
  • 第四节 口语与书面语:多向隔膜
  • 一、 知识分子与民间的隔膜
  • 二、知识分子内部的隔膜
  • 三、 国家机器/民间/知识分子之间的隔膜
  • 四、 隔膜与困境
  • 小结
  • 第三章 历史回溯中的悲伤意识
  • 第一节 叙述历史的方法
  • 一、 革命历史小说的叙史方式及其历史哲学
  • 二、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叙史方式及其历史哲学
  • 三、李锐:在批判历史哲学和叙述主义历史哲学之间
  • 第二节 时间的复杂化与历史进步论的拆解
  • 一、 历史时间
  • 二、 自然时间
  • 三、 个体时间
  • 四、 从时间设置看李锐的历史哲学
  • 第三节 历史力量的多元化与李锐的文化相对主义立场
  • 一、历史力量的多元化
  • 二、作为历史力量的人:文化之网上的动物
  • 三、 视角转换与文化相对主义
  • 第四节 历史过程的几副面孔:圈套、偶然性、不可知和死亡
  • 一、 历史过程的第一幅面孔:圈套
  • 二、 历史过程的第二幅面孔:偶然性和不可知
  • 三、 历史过程的第三副面孔:死亡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文历史的建构与困境——论李锐的《银城故事》[J]. 文山学院学报 2015(05)
    • [2].被赶下神坛的“革命”——从李锐《旧址》和《银城故事》中“革命”与革命者的关系看“革命”的消解[J]. 文教资料 2013(34)
    • [3].“闲笔”不“闲”——李锐《银城故事》中的盐文化蕴藉简论[J]. 长城 2014(08)
    • [4].历史·人生·寓言——读李锐的《银城故事》[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05)
    • [5].在历史与“新历史”之间——论李锐小说《银城故事》历史叙事的困境[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 [6].破除定见 发掘真相——李锐对革命的历史主义描绘[J]. 华文文学 2012(05)
    • [7].以死亡观照历史——对《温故一九四二》《银城故事》《花腔》的一种解读[J]. 小说评论 2009(05)
    • [8].坚持用方块字写作[J]. 黄金时代 2010(05)
    • [9].“拒绝合唱”:《旧址》《银城故事》的新历史主义语境考察[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8)
    • [10].“拒绝诗意化”的努力——李锐《厚土》、《银城故事》、《旧址》的精神取向[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4(01)
    • [11].神圣光环下的魅影——论李锐小说中的“革命”[J]. 文艺评论 2008(01)
    • [12].辛亥革命的三种演义方式——《死水微澜》、《大波》与《银城故事》[J]. 文学评论 2011(05)
    • [13].李锐:从“寻根”走向“后寻根”[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4].李锐新历史主义小说对英雄史观的解构[J]. 青年作家 2015(02)
    • [15].李锐笔下的“历史”——读李锐作品有感[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6].看《收获》2011年第4期[J]. 西湖 2011(11)
    • [17].“日常生活”的幻象——《银城故事》与辛亥革命历史阐释[J]. 新文学评论 2012(01)
    • [18].历史无理性的阐释和追问——评李锐的小说创作[J]. 企业家天地 2008(07)
    • [19].自我与他者的纠缠:90年代以来文学的身份认同问题[J]. 天津社会科学 2009(04)
    • [20].陪李锐游“银城”、访“旧址”[J]. 四川文学 2008(11)
    • [21].试论李锐小说对人类生存困境的逼视[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22].试论李锐小说对人类存在困境的追问[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9)
    • [23].中国内陆民族资本城市的宏大叙事——李锐《银城故事》解读[J]. 黑龙江史志 2010(21)
    • [24].知青身份带来的创作困惑与尴尬——对李锐小说创作困境的再认识[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5].历史从来都是万劫不复的此岸——关于李锐《张马丁的第八天》的对话[J]. 黄河文学 2011(10)

    标签:;  ;  ;  ;  

    不是之是——李锐小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