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穷达思想探析

孟子穷达思想探析

论文摘要

穷达问题不仅反映个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反映其处世的哲学,因此很早就成为哲学家所关注的焦点。儒学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学派,主张内圣外王的思想,对穷达问题一直十分关注。孟子作为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和发展儒学先圣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穷达观。孟子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新旧政权交替的时期,当时七国争雄连年混战,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各诸侯为了争取战争的主动权,纷纷招贤纳士。作为社会进步支柱的士阶层,面对急剧的社会大变革,也开始重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在文化方面,此时正是中国古代百家争鸣时期,儒学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子以光复和发扬儒学为己任,对其他学派进行了激烈的抨击。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认为要想改变社会纷争的局面,必须从提高士阶层的道德修养开始,让士阶层重新认识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孟子的穷达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儒学内部的理论,在与其他派别进行论战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尤其是孟子的穷达思想深深的留下了他学派思想的痕迹,其中穷达思想的修养论就是对老子修养论的收和改造。老子在谈到道德修养时主张“寡欲”,孟子在论述穷达思想的修养论时,也主张“养心莫善于寡欲”。此外,孟子的穷达思想还吸收了墨家的思想,“达则兼善天下”正是对墨子的“兼爱”思想的改造。正是因为博采众家之长,孟子的穷达思想才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孟子的穷达思想以性善论为前提,认为人具有先天的善端,如果能顺着人的本性发展,就能使善端不断的扩充,从而达到完美的善,这也奠定了士人得志时有兼善天下的可能。至于社会存在的人性不善现象,孟子认为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孟子的人性论虽然是先验的,但他也承认后天环境的影响,因为先天的善端毕竟是不完善的,只是善的发端,如果长期受到不善的环境的影响,就会使善性泯灭。同时,孟子的穷达思想是以其天命观为基础的,孟子的天命观是天命决定论,他不仅认为人性是由天命所决定的,而且认为人的生死夭寿、富贵穷达也是由天命所决定的,因为天命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因此,道德主体所能做的就是顺应天命,独善其身,修身以俟之而已。修养论是穷达思想的重要内容,孟子认为要想践行其穷达思想,首先要存心尽性,即要保持住先天的善端,其次要养心,只有对先天的善端进行呵护,才能使其不断的扩充。养心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寡欲”,减少欲望可以避免外部不良环境对先天善性的侵蚀。凡事要反求诸己,使自己的行为始终符合仁和义,长此以往,人心中就会怀有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孟子的修养论最终是为了培养具有大丈夫气概的理想人格,只有大丈夫才能时刻以仁和义为行动指南,才能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在得志时便兼善天下,不得志时就独善其身。关于践行穷达思想的主体,孟子把目光放在了士阶层上。孟子虽然承认人都具有先天的善性,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孟子认为只有士阶层能做到无恒产而有恒心,因为士阶层一直肩负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任,而普通的百姓则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孟子的穷达思想是建立在性善的基础之上的,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但是在那个争于力气的时代,孟子的思想显然与时代格格不入,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因而不能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尽管如此,孟子的穷达思想却被证明是非常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如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变革时期,社会结构也发生很大的变动,机遇与挑战并存,重提孟子的穷达思想对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如何对待自身的穷达际遇问题提供了启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重点、难点
  • (四) 研究方法
  • 一、孟子穷达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 (一) 孟子穷达思想的时代背景
  • (二) 孟子穷达思想的理论渊源
  • 二、孟子穷达思想的理论基础
  • (一) 孟子的性善论
  • (二) 孟子的天命观
  • 三、孟子穷达思想的内容
  • (一) 孟子穷达思想的表述与践行
  • (二) 孟子穷达思想的修养论
  • (三) 孟子穷达思想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 (四) 孟子穷达思想的践行主体——士
  • 四、孟子穷达思想的地位及其评价
  • (一) 穷达思想在孟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 (二) 孟子穷达思想的评判与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孟子穷达思想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