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近年来,城市农民工社会权益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发展是和谐渐进的过程,要和谐,就必然要解决一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处于弱势的群体——城市农民工,作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他们生活的稳定、幸福是和谐社会必要的构件。因此从这个大的背景来看,关于城市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的选题很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事例论证、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文献研究以及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方法,在认识了解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研究成果和对现状的分析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比较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城市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体系的整体构建进行探析。城市农民工的基本特征是,人数众多,流入地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发达城市,高流动性、年龄构成轻,以青年男性为主;从业领域主要是建筑业,制造业,纺织业,服装业,服务业等,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没有任何保障。城市农民工基本劳动权益和休息权得不到切实保护,城市农民工的工资普遍偏低,与城市工人相比同工不同酬。基本没有什么社会保障,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社会原因,包括企业方面、法律体系的不完备;社会保障制度和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以及历史遗留下的原因等。文章对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保护的必要性从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法理意义等方面也做了阐述。在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法律保护的路径上,本文做了较为详细的探索。首先是在法律运行过程中通过农民工在立法过程中的参与权的保护到普法工作的加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其次在法律实现过程中,完善当前有关农民工基本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加强法律执行过程中的保护和改革司法,切实做到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落实。再次,在保护农民工基本权益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如何强化,也提出了有现实价值的建议。最后从农民工组织建设和法律援助方面提出可供实施的方案。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绪论1 本论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1.1 选题的政策性依据1.2 选题的目的1.3 选题的意义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2.1 国外研究现状2.2 国内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2.3 本选题研究的立足点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一、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保护概述1 城市农民工及其基本特征1.1 城市农民工概述1.2 城市农民工的基本特征2 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内容及现状2.1 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内容2.2 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的现状3 现行保护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基本法律现状二、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保护不力的原因分析1 历史的原因1.1 城市农民工经济状况的原因1.2 城市农民工教育背景的原因2 国家改革政策采取渐进式模式的原因2.1 政府目标取向的某种错位2.2 政府行为取向的某些失当2.3 国家在法律制定过程中的不公正3 社会原因3.1 “农民工”法律保护体系的不足3.2 社会体制的原因3.3 工会,党群等组织的作用缺失3.4 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4 企业方面的原因三、保护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必要性1 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保护的现实意义1.1 保护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1.2 保护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1.3 保护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1.4 保护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是工业化、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城市化的需要2 保护城市农民工权益的理论依据2.1 公正、平等是法律的基本价值2.2 实现共同富裕,人人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追求四、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法律保护的路径1 城市农民工在法律运行过程中参与权的保障1.1 立法过程中的参与权的保障1.2 切实做好普法工作2 国家法律制度实现过程中的保护2.1 完善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2.2 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行政执法保护的加强2.3 城市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司法保护2.4 在农民工维权上政府职责的充分发挥3 农民工维权组织的构建加强和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3.1 农民工维权组织的构建和加强3.2 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结束语注释参考文献致谢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当代中国论文; 城市农民工论文; 基本权益论文; 法律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