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啮合特性及应力分析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
作者: 张玉梅
导师: 朱如鹏
关键词: 齿轮传动,非对称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有限元法,齿面接触应力
文献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的啮合特性及其齿根弯曲应力和接触应力的分析方法。 首先,基于渐开线齿轮啮合原理和啮合条件,利用齿形法线法,推导了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的通用齿廓方程,并研究了其主要参数的计算和啮合特性。 其次,根据材料力学悬臂梁理论,运用折截面法,推导了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计算公式;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8.0 对其进行了数值计算;比较了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和对称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分析了两侧压力角变化对齿根弯曲应力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结论。 再次,根据经典接触力学中的赫兹理论推导了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的齿面接触应力计算公式;运用 ANSYS8.0 对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单齿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了齿轮啮合过程中三个特殊点的接触应力,得出了啮合过程中接触应力的变化规律;比较了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与对称齿轮的齿面接触应力。 最后,利用 C++Builder 和 ANSYS 二次开发语言 APDL 开发了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应力分析软件,实现了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的参数化建模、网格划分、齿根弯曲应力和齿面接触应力的自动分析。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其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研究现状
1.3 齿轮弯曲与接触应力分析的研究概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二章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啮合原理
2.1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齿条刀具基本参数
2.2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主要参数的计算
2.2.1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基圆、齿顶圆与齿根圆
2.2.2 双压力角非对称轮齿廓特性点的齿形角
2.2.3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的非对称系数
2.2.4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的弧齿厚的计算
2.3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啮合特性
2.3.1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2.3.2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无侧隙啮合传动方程式
2.3.3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和重合度
2.3.4 外啮合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的干涉
2.4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齿廓曲线方程
第三章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的弯曲应力分析
3.1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单齿弯曲应力的解析法
3.1.1 解析法的推导过程
3.1.2 计算实例
3.2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简介
3.2.1 有限元法简介
3.2.2 有限元法分析齿根弯曲应力简介
3.3 基于ANSYS 的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的弯曲应力有限元分析
3.3.1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在ANSYS中的建模
3.3.2 网格划分
3.3.3 约束与加载
3.4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与对称齿轮的弯曲应力比较
3.5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压力角对其齿根弯曲应力的影响
3.5.1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工作侧压力角对其齿根弯曲应力的影响
3.5.2 双压力角非对持齿轮非工作侧压力角对其齿根弯曲应力的影响
第四章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的接触应力分析
4.1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单齿接触应力的解析法
4.1.1 公式推导
4.1.2 计算实例
4.2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的接触应力
4.2.1 接触问题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4.2.2 接触条件判定
4.2.3 弹性接触问题有限元混合解法
4.3 基于 ANSYS 的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4.3.1 建模和划分网格
4.3.1.1 轮齿的数学模型
4.3.1.2 基于ANSYS 的建模和网格划分
4.3.2 接触类型
4.3.3 设置实常数
4.3.4 加上必要的边界条件和载荷
4.3.5 结果分析
4.4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接触应力与对称齿轮接触应力的比较
第五章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应力分析的参数化软件开发
5.1 软件设计思路
5.2 软件设计流程
5.2.1 弯曲应力分析流程
5.2.2 接触应力分析流程
5.3 软件功能与操作介绍
第六章 总结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5-07-08
参考文献
- [1].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参数优化[D]. 李尊.北京交通大学2016
- [2].双压力角非对称渐开线直齿轮的应力分析及齿廓曲线的优化[D]. 宋波.太原理工大学2008
- [3].非对称直齿圆锥齿轮的啮合特性与应力分析研究[D]. 张占东.太原理工大学2008
- [4].阀控非对称伺服缸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 刘坤.华南理工大学2018
- [5].非对称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强度研究[D]. 文威.重庆大学2015
- [6].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位置伺服系统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D]. 孙成通.山东科技大学2004
- [7].非对称流道无阀压电泵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 陶巍巍.吉林大学2011
- [8].自适应控制器及其在阀控非对称缸力系统中的应用[D]. 张立春.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 [9].非对称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性及应力分析研究[D]. 徐晓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 [10].移动式非对称惯性压电驱动机构的研究[D]. 李新辉.浙江师范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渐开线圆柱蜗杆斜齿轮传动的3D仿真和有限元分析[D]. 彭文捷.重庆大学2004
- [2].非对称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性及应力分析研究[D]. 徐晓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 [3].圆柱齿轮的三维参数化建模与应力分析[D]. 陈建辉.西北工业大学2005
- [4].双圆弧齿轮的接触分析研究及应用[D]. 郭辉.西北工业大学2005
- [5].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及应力的有限元分析[D]. 陈胡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 [6].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分析方法的研究[D]. 李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 [7].汽车变速器齿轮啮合瞬态性能分析研究[D]. 常志权.重庆大学2005
- [8].基于ANSYS的齿轮运动副有限元结构分析研究[D]. 李呼斯勒.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
- [9].基于参数化的齿轮传动接触有限元分析[D]. 刘晖.大连交通大学2005
- [10].齿轮应力与变形精确分析中的有限元建模研究[D]. 周长江.中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