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龄对侧流除磷反硝化除磷系统影响

污泥龄对侧流除磷反硝化除磷系统影响

论文摘要

论文在全面综述生物除磷脱氮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分析课题组前期研究得出的侧流除磷反硝化除磷系统A2N-P-SBR具有优异除磷脱氮效果和低污泥产率、长污泥龄等特性,认为在侧流除磷反硝化除磷系中,由于除磷方法的改变导致污泥龄的控制将有别于传统生物除磷系统。为此,论文采用调控污泥龄的手段系统研究了污泥龄对反硝化聚磷系统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微量热仪测定了不同泥龄系统生物除磷周期的能量变化趋势。在对碳源利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从能量和物质转变角度跟踪测量生物除磷脱氮系统碳的转化、循环过程,揭示了侧流除磷反硝化除磷系统低需氧、低污泥产率和良好脱氮除磷效率的内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侧流除磷反硝化除磷系统A2N-P-SBR随着污泥龄SRT增大出水COD浓度降低。出水总磷浓度无差异,去除率在93%以上,生物除磷脱氮系统污泥龄的取值可以单纯由生物脱氮系统决定。出水氨氮、总氮浓度先迅速降低后趋于平稳。随SRT越长除磷脱氮SBR中滞留的微生物越多,平均污泥浓度越高。且污泥容积指数SVI增加,沉降性能增强。污泥含磷量越大。当SRT为32d和64d时,A2N-P-SBR中除磷脱氮SBR厌氧段释磷效果和缺氧段反硝化效果最好。当SRT小于32d,反硝化除磷反应器COD吸收量随泥龄增大而增大;当SRT大于32d,COD吸收量随泥龄增大而减小。综合各污染物出水浓度、除磷脱氮SBR各个阶段脱氮除磷速率和污泥沉降性能,得出污泥龄大于32d处理效果好。污泥龄为32d时处理效果最好;污泥龄为160d时排泥量最小,污染物去除效果也较好。②除磷脱氮SBR厌氧段释磷后先进行长时间的缺氧再好氧,既可以为DPB提供良好生存环境,也能大大促进好氧聚磷效果。缺氧段的吸磷和脱氮过程均能在50min内完成,说明完全可以缩短缺氧段的反应时间,但时间缩短后是否会影响DPB的活性和优势菌的地位需要进一步试验。缩短反应周期后,硝化SBR反应时间为5h时,反应器最佳溶解氧可控制在1.0mg/L1.5mg/L,此时氨氮能被彻底氧化同时耗能少,微生物也可以避免进入内源呼吸期状态。③随SRT越长除磷脱氮SBR污泥产率系数Ys越低。当污泥龄大于32d后反硝化除磷系统的Ys在0.2以下,远远低于传统生物除磷脱氮系统的0.40.5,说明侧流除磷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具有低污泥产率的特点。④乙酸作为碳源时反硝化除磷系统摩尔产热量是传统生物除磷方式的两倍。传统生物除磷方式中,好氧阶段放热量远远大于厌氧阶段,通过对总放热量的分析计算得到传统生物除磷系统自身衰减系数Kd为0.02。反硝化除磷系统中随污泥龄SRT越长,厌氧段达到放热峰值的时间越短。同时SRT与放热值K(ΔGR)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SRT越长K(ΔGR)越高,用于细胞物质合成的能量越少微生物增殖缓慢,污泥产率系数越低。当SRT为常见的20d时,放热量为104.59kJ/mol e-。放热量和表观污泥产率系数的变化非常接近,两者有密切关系。反硝化除磷系统总放热量略大于理论放热量,说明缺氧段微生物将厌氧段贮存的能量利用完全后,继续利用其他碳源如死亡的细胞或者内碳源继续进行反硝化而放热,氧化还原反应很彻底,系统已无剩余的热量为细菌繁殖所用,这是反硝化除磷系统污泥产率低的根本原因。课题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污泥龄对侧流除磷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影响方式,同时可以为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应用提供生物能学及热力学参考。课题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8101)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2009ZX07315)的资助。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 1.1.2 传统生物除磷脱氮原理
  • 1.1.3 生物除磷和生物脱氮过程的矛盾和竞争
  • 1.1.4 污泥龄对传统脱氮除磷工艺的影响
  • 1.1.5 微量热法的研究现状
  • 1.2 反硝化除磷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1 反硝化同时除磷机理
  • 1.2.2 反硝化除磷的优点
  • 1.2.3 反硝化除磷的不足
  • 1.2.4 反硝化除磷双泥系统
  • 1.2.5 污泥龄对反硝化脱氮除磷的影响
  • 1.3 侧流除磷生物除磷方法及研究现状
  • 1.3.1 传统生物除磷方法伴生的问题
  • 1.3.2 侧流除磷反硝化除磷技术
  • 1.3.3 课题组前期研究简介
  • 1.4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4 课题来源
  • 2 侧流除磷反硝化除磷系统及运行效果
  • 2.1 侧流除磷反硝化除磷试验系统简介
  • 2.1.1 实验装置
  • 2.1.2 运行方法
  • 2.2 试验条件
  • 2.2.1 试验水质
  • 2.2.2 测试方法
  • 2.3 主要研究内容和试验方法
  • 2.3.1 反硝化除磷污泥的驯化与培养
  • 2.3.2 系统反硝化除磷能力估算
  • 2.3.3 好氧硝化污泥的驯化与培养
  • 2N-P-SBR系统分阶段实物'>2.3.4 A2N-P-SBR系统分阶段实物
  • 2.4 小结
  • 3 污泥龄对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影响
  • 3.1 研究方法
  • 3.2 SRT对侧流除磷SBR(Ⅰ)反应器出水效果的影响
  • 3.2.1 SRT对出水COD 的影响
  • 3.2.2 SRT对出水总磷的影响
  • 3.2.3 SRT对出水氨氮的影响
  • 3.2.4 SRT对出水总氮的影响
  • 3.2.5 SRT对出水效果的综合影响
  • 3.3 SRT对污泥浓度的影响
  • 3.4 SRT对SBR(Ⅰ)释磷吸磷能力的影响
  • 3.4.1 SRT对厌氧段释磷能力影响
  • 3.4.2 SRT对吸磷能力的影响
  • 3.5 SRT对SBR(Ⅰ)脱氮能力的影响
  • 3.6 曝气量对SBR(Ⅱ)硝化能力的影响
  • 3.7 小结
  • 4 污泥龄对污泥产率及侧流除磷量的影响
  • 4.1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方法
  • 4.2 SRT对污泥产率的影响
  • 4.2.1 SRT对每日COD去除量的影响
  • 4.2.2 SRT对污泥产率系数Ys的影响
  • 4.3 SRT对富磷污水排放量的影响
  • 4.3.1 SRT对污泥含磷量的影响
  • 4.3.2 不同SRT反应器每日处理富磷污水量
  • 4.4 SRT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 4.5 小结
  • 5 生物除磷系统反应热转化特征
  • 5.1 研究方法
  • 5.2 不同生物除磷方式反应热变化特征
  • 5.2.1 传统生物除磷方式反应热变化特征
  • 5.2.2 反硝化除磷方式反应热变化特征
  • 5.2.3 不同除磷方式放热量关系
  • 5.3 SRT对反硝化除磷系统总放热量的影响
  • 5.3.1 不同SRT状态下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分阶段反应热
  • 5.3.2 反硝化除磷系统SRT对总放热量的影响
  • 5.4 反应热和污泥产率及内源衰减系数的关系
  • 5.4.1 反应热与污泥产率Ys的关系
  • 5.4.2 反应热对内源衰减系数Kd 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侧流道泵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5(09)
    • [2].友人的欢歌[J]. 参花(下) 2017(07)
    • [3].双向侧流免疫检测髓过氧化物酶参考区间的[J]. 广东医学 2013(07)
    • [4].侧流式深采抽油泵的研制与应用[J]. 石油矿场机械 2010(08)
    • [5].侧流免疫法在临床即时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重庆医学 2016(28)
    • [6].侧流层析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8(15)
    • [7].反应时间对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NT-proBNP结果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17)
    • [8].侧流道泵叶轮轴径向间隙内流动特性数值模拟与验证[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0)
    • [9].基于侧流富集/主流强化的CANON工艺处理常温低氨氮废水的稳态控制[J]. 化工学报 2017(12)
    • [10].核酸侧流层析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11)
    • [11].侧流污泥返送到缺氧池对A~2/O系统效能影响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9)
    • [12].基于熵产的侧流道泵流动损失特性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8(22)
    • [13].低温条件下分流式侧流-AAO工艺污水处理及同步污泥减量效果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10)
    • [14].城市污水侧流磷回收工艺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S1)
    • [15].气质联用法测定卷烟侧流烟气中苯并[a]芘[J]. 中国烟草学报 2011(04)
    • [16].溶解氧对EBPR主流除磷及侧流磷回收性能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02)
    • [17].在线二维固相萃取-HPLC-MS/MS法测定卷烟侧流烟气中的TSNAs[J]. 烟草科技 2017(02)
    • [18].卷烟侧流烟气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ICP-MS测定[J]. 烟草科技 2015(03)
    • [19].长期侧流提取对EBPR系统除磷及其磷回收性能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8(09)
    • [20].卷烟侧流烟气中有害醛酮类化合物的分析[J]. 烟草科技 2012(01)
    • [21].吸收瓶捕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烟侧流烟气中的酚类化合物[J]. 分析试验室 2010(12)
    • [22].一种LC–MS/MS检测卷烟侧流烟气中茄尼醇的方法[J]. 化学分析计量 2017(01)
    • [23].侧流化学除磷对AO连续流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12)
    • [24].侧流磷回收对低溶解氧EBPR系统性能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7(03)
    • [25].连续流动法测定卷烟侧流烟气中的氨[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5(11)
    • [26].侧流污泥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污水厂升级改造中的适用性[J]. 中国给水排水 2010(16)
    • [27].核酸适配体侧流层析分析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8)
    • [28].带凸形叶片侧流道泵内部旋涡特性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20(03)
    • [29].侧流电除尘增效机理与检验[J]. 环境工程学报 2018(06)
    • [30].侧流磷回收强化低碳源污水脱氮除磷效果的模拟与实验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3(01)

    标签:;  ;  ;  ;  ;  

    污泥龄对侧流除磷反硝化除磷系统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