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意象与形象差异化定位的研究 ——以上海为例

城市旅游意象与形象差异化定位的研究 ——以上海为例

论文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旅游地形象研究成为我国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营销”、“旅游形象策划”和“城市旅游形象”等概念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诸多值得珍视的研究成果。然而,一分为二,有关城市旅游地形象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①一般采取某具体旅游地的个案研究方法,主要着眼于应用性研究,研究方法上受企业形象CIS的影响,缺乏创新。②关于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很少有从翔实的样本调查和定量分析的角度进行细致研究。③已有的旅游形象定位策略大都根据旅游规划者主观意愿设计,或者仅依从旅游目的地自身资源角度分析,很少有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分析。本研究突破以往的研究视角,从旅游者角度出发,着眼于意象构筑,结合旅游美学、心理学、感知地理学和传播学等多个学科,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提供新的思路,以期将“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旅游城市”理念变成现实。本论文总体上分为如下所述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提出问题的研究背景,引出论文的研究领域,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确定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框架结构。第二章,对相关理论和概念进行阐述,包括意象殚论、城市意象理论和定位理论;并对城市旅游意象体系,以及城市旅游意象与城市意象、城市旅游形象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论证分析。第三章,对上海都市旅游意象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考察并分析了旅游者对上海都市旅游形象的认知现状。第四章,针对意象调查的分析结果,以及与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形象比较分析,论证了上海都市旅游“精彩之都”之形象定位的差异化战略实施的可行性。第五章,总结全文,指出存在缺陷,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展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原因
  • 1.1.1 全球化时代
  • 1.1.2 注意力经济与体验经济
  • 1.1.3 城市化面临的困境
  • 1.1.4 城市旅游形象成为热点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学者关于意象的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关于旅游意象的研究进展
  • 1.2.3 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研究思路框架图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
  • 2.1 基本理论
  • 2.1.1 意象理论
  • 2.1.2 城市意象空间理论
  • 2.1.3 定位理论
  • 2.2 城市旅游意象体系
  • 2.2.1 城市旅游意象的概念与要素
  • 2.2.2 城市旅游意象的纬度
  • 2.2.3 旅游意象的生成过程
  • 2.3 城市旅游意象与城市旅游形象的关系
  • 2.3.1 主客观对象不同
  • 2.3.2 生成阶段不同
  • 2.3.3 城市意象与城市旅游意象的关系
  • 2.4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原则
  • 2.4.1 以市场偏好为依据
  • 2.4.2 以“文脉”和“地脉”为基础
  • 2.4.3 以提高城市旅游形象区分度为要求
  • 3. 上海都市旅游意象调查
  • 3.1 调查方法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范围与对象
  • 3.1.3 问卷设计
  • 3.1.4 分析方法
  • 3.2 资料分析
  • 3.2.1 样本特征分析
  • 3.2.2 情感意象分析
  • 3.2.3 意象属性分析
  • 3.3 差异性分析
  • 3.3.1 性别的差异性分析
  • 3.3.2 年龄的差异性分析
  • 3.3.3 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3.3.4 收入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3.4.5 居住地的差异性分析
  • 3.4.6 小结
  • 4. 上海都市旅游形象的差异化定位
  • 4.1 上海都市旅游竞争力
  • 4.1.1 上海都市旅游业的发展
  • 4.1.2 旅游业竞争地位:与北京、香港的比较
  • 4.2 香港旅游形象定位的借鉴
  • 4.2.1 香港都市旅游形象定位历程
  • 4.2.2 香港旅游形象推广的启示
  • 4.3 上海都市旅游“精彩之都”的差异化定位
  • 4.3.1 形象定位的差异化
  • 4.3.2 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差异化定位的技术路径图
  • 4.3.3 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定位的问题诊断
  • 4.3.4 “精彩之都”的意象内核提炼
  • 4.4 上海都市旅游形象定位的支撑系统
  • 4.4.1 花园都市的硬环境形象
  • 4.4.2 都市的人文软环境形象
  • 4.4.3 高效优质的旅游服务形象
  • 4.4.4 城市旅游意象的传播环境
  • 5. 结论
  • 5.1 研究成果
  • 5.2 存在的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慢哲学”思维下城市旅游绿道开发的理论路径——以杭州市为例[J]. 城市问题 2019(12)
    • [2].生态城市旅游意向对游客满意与游客重游意向的影响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11)
    • [3].基于共生理论的广西区域城市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4].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城市旅游外宣英译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6)
    • [5].四线城市旅游文化品牌的研究与探索——以丹东市为例[J]. 品牌研究 2020(06)
    • [6].冬奥会对举办城市旅游休闲的影响和启示:一个文献综述[J]. 旅游学刊 2020(04)
    • [7].故事性旅游宣传片的视听策略探究[J]. 才智 2020(11)
    • [8].城市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 旅游科学 2020(02)
    • [9].城市旅游小火车电传动系统[J]. 山西科技 2020(05)
    • [10].基于网络游记的长沙城市旅游意象特征分析[J]. 长沙大学学报 2020(05)
    • [11].“长江文明之心”定位与武汉城市旅游活力增长的探讨[J]. 长江技术经济 2019(01)
    • [12].城市旅游的摄影透视[J]. 传媒论坛 2019(10)
    • [13].高铁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影响的对比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18)
    • [14].浅议吉祥物对城市旅游的影响及推动[J]. 大众文艺 2017(23)
    • [15].地方城市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对策探讨[J]. 美术大观 2017(12)
    • [16].文化对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评《文化符号与城市旅游品牌管理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1)
    • [17].江苏城市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8(10)
    • [18].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探讨[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08)
    • [19].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品牌建设研究[J]. 绿色科技 2018(17)
    • [20].新型城市景观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及影响[J]. 特区经济 2017(02)
    • [21].基于全排列多边形法的上海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7(01)
    • [22].试析面向城市旅游的城市规划[J]. 民营科技 2016(02)
    • [23].城市旅游宣传片的故事性探究[J]. 今传媒 2017(06)
    • [24].广东省城市旅游化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态势研究[J]. 中国商论 2017(21)
    • [25].广东省城市旅游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其增长机制[J]. 资源科学 2017(08)
    • [26].基于区位熵理论的城市旅游化测度方法及其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2)
    • [27].国际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旅游经济影响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9)
    • [28].三明城市旅游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建构的对策建议[J]. 大众文艺 2016(10)
    • [29].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10)
    • [30].档案编研服务城市旅游宣传的几点思考——以广西玉林市为例[J]. 山西档案 2016(04)

    标签:;  ;  ;  ;  

    城市旅游意象与形象差异化定位的研究 ——以上海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