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李碧华的中长篇小说创作

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李碧华的中长篇小说创作

论文题目: 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李碧华的中长篇小说创作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 唐丽芳

导师: 周斌

关键词: 香港城市精神,李碧华,中长篇小说,电影改编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课题以李碧华中长篇小说及其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精神塑造文本,文本重塑城市精神”为中心命题,以香港城市精神为指归,在中国文学史和香港当代文学的大背景下,把李氏创作作为一个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中千丝万缕的香港城市文学、文化因缘,使李碧华创作的多样面貌得以伸展,并以期对香港文学及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第一章从李碧华创作的文化语境与文学背景入手,把握香港城市的精神命脉,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向度上考察李碧华小说的文化内蕴与存在形态,并以母题学、文类学的研究方法,解读文学史系统中的香港文学和李碧华,凸显其文学史意义。 第二章通过对李碧华小说的文本细读,分析其小说在叙事方面的特点:对通俗叙事模式的实践与颠覆、电影化风格、多重反讽的叙事策略,并将其作为探视香港文学的一个窗口,探析李碧华小说的城市精神渊源。 第三章将李碧华小说中的严肃主题为讨论中心,从国族认同、女性主义、现代性反省等多个方面切入作品,并挖掘包蕴其中的香港城市形象与城市想象。 第四章作为前两章的横向补充,不满足于“香港城市精神”的单纯文本论述,尝试加入媒介因素,从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入手,体现香港的城市精神,并由文本之外将“城市与文学”的命题拓展深入。 本论文最后试图指出,从“城市与文学”角度对李碧华小说的个案研究,不仅可以从中探究“香港城市精神”如何影响“文学”发展,“文学”在形成“香港城市精神”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同时也是从香港城市本身出发研究香港文学多元多面、众声喧哗的开端。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香港精神的传统联系与现代形态

第一节 创作的文化语境与文学背景

第二节 传承与链接:文学史系统中的香港文学和李碧华

第二章 香港精神观照下的城市叙事

第一节 通俗叙事模式的实践与颠覆

第二节 电影化风格

第三节 多重反讽的叙事策略

第三章 香港城市精神的主题复现

第一节 国族认同的矛盾复现

第二节 女性主义与性别置换

第三节 现代性的反省

第四章 对话与比较

第一节 香港文学与大众传媒

第二节 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的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相关论文

  • [1].悬浮中的自救焦虑和艰难确认——转型文化语境下当代中国电影场域的多重身份认同(1983-2004)[D]. 包燕.浙江大学2005
  • [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D]. 李欣.复旦大学2005
  • [3].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D]. 边静.中国传媒大学2006
  • [4].三城文学“都市乡土”的空间想像[D]. 章妮.山东大学2006
  • [5].香港电影影响研究[D]. 李友平.华东师范大学2007
  • [6].历史与女性的抒写[D]. 孙晓虹.复旦大学2007

标签:;  ;  ;  ;  

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李碧华的中长篇小说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