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旋覆代赭汤治顽固性呕吐1例(论文文献综述)
蒋姗,李云,郭杰,刘晓谦,王悦,樊佳,闫利华,王智民[1](2022)在《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典名方吴茱萸汤主治病症及用药规律分析》文中认为吴茱萸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着《伤寒论》,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全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4味药组成,具有温中补虚、散寒降逆之功。该文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归纳吴茱萸汤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为明确吴茱萸汤的"病-症-方-药"内在关系及其现代临床适应症、临床参考用量提供依据。全文以"吴茱萸汤"为关键词,搜集了2000~2020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出现的253例完整病例,涉及中药处方292首。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病案数据库,对其现代临床应用主证范围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其辨证特点、发病规律、用药规律等进行总结。结果发现,吴茱萸汤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主要治疗头痛、眩晕、呕吐、泄泻、痛经、恶阻等病证;症状以"虚、寒、逆"为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神疲乏力、手足厥冷、纳差、面色晦暗、眩晕、恶风寒、腹痛、大便溏泄、腹胀、寐差及舌淡苔白、脉沉弦细等;发病主要集中在女性及中年人群;用药大多随症加减,原方药物剂量以吴茱萸6~15 g,生姜10~15 g,党参10~15 g或人参9~12 g,大枣4~6枚为常见,加味按频次高低依次为半夏、白术、茯苓、甘草、川芎等。
张泽[2](2021)在《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搜集近三十年来发表的关于经方、时方内服治疗胃癌(gastric cancer,GC)术后并发症的文献,运用数据挖掘的技术与方法对文献的用药特点进行分析,探索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并且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由高频中药白术、枳实组成的经方枳术汤治疗胃癌可能作用的靶点与通路,为临床合理选方用药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资料与方法:通过搜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0年6月,近三十年所发表的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的文献。使用EXCEL对纳入文献进行药物频次、频率分析,使用SPSS18.0、SPSS Modeler18对高频药物进行进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探求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的用药规律与特点。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枳术汤治疗胃癌的相关靶点与可能的作用通路。结果:1本研究纳入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文献61篇,涉及方剂共42首,含经方18首,时方24首。其中Ⅱ级39篇,Ⅲ级10篇,Ⅴ级12篇。发表时间在1988-2020年之间。涉及胃癌术后并发症6个,分别为胃瘫综合征、倾倒综合征、肠梗阻、疲劳综合征、梗阻性黄疸、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胃瘫综合征时,可应用半夏类方、大黄类方、干姜类方为主的方剂;治疗倾倒综合征时,可应用半夏类方为主的方剂;治疗胃癌术后肠梗阻时,可应用大黄类方为主的方剂;治疗疲劳综合征时,可应用干姜类、石膏类、熟地类、半夏类为主的方剂;治疗梗阻性黄疸、胆汁反流性胃炎时,可应用柴胡类方。在治疗胃癌术后疲劳综合征时,可应用以干姜类、石膏类、熟地类、半夏类为主的方剂,例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归脾汤;竹叶石膏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四物汤;半夏厚朴汤等。2胃癌术后并发症的文献共涉及中药115味,用药次数为542次,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倾倒综合征、疲劳综合征使用频次较高的前四位药依次是甘草、半夏、白术、茯苓。治疗胃癌术后肠梗阻的高频药物主要是大黄、厚朴、枳实、芒硝。3通过关联分析得出在研究中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关联性最强的药对和药物组合依次(1)甘草、半夏;甘草、白术;甘草、茯苓(2)茯苓、白术、甘草(3)白术、陈皮、半夏、茯苓;白术、陈皮、甘草、茯苓;白术、甘草、半夏、茯苓。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关联性最强的药对和药物组合依次(1)甘草、党参;白术、茯苓;半夏、党参(2)茯苓→白术and甘草;白术→茯苓and甘草(3)甘草→干姜and党参and半夏;半夏→干姜and党参and甘草;党参→干姜and半夏and甘草。治疗胃癌术后倾倒综合征关联性最强的药对和药物组合依次(1)甘草、陈皮;甘草、茯苓;甘草、半夏(2)甘草→陈皮and茯苓(3)茯苓→党参and白术and陈皮;甘草→党参and白术and茯苓等。治疗胃癌术后疲劳综合征关联性最强的药对和药物组合依次(1)甘草、白术;甘草、茯苓;白术、茯苓(2)茯苓→陈皮and白术;白术→党参and陈皮(3)白术→人参and茯苓and甘草;茯苓→人参and白术and甘草。治疗胃癌术后肠梗阻关联性最强的药对和药物组合依次(1)大黄、厚朴;枳实、大黄;枳实、厚朴(2)枳实→大黄and厚朴;大黄→厚朴and枳实;厚朴→大黄and枳实(3)枳实→芒硝and大黄and厚朴;厚朴→芒硝and大黄and枳实;大黄→芒硝and厚朴and枳实。通过聚类分析,将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不良反应的高频药物分为8类。4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共收集到枳术汤有274个化学成分靶点,1611个疾病相关基因,枳术汤与胃癌共有67个相同靶点,PPI网络图显示AKT1、TP53、CASP3、MAPK1、MAPK3、VEGFA、JUN等为联系最多的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出1166个生物过程、62个分子功能、256个细胞成分,KEGG信号通路富集主要涉及157条通路。结论:1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应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可以不受手术方式、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的限制自由选方用药。半夏类方、大黄类方、干姜类方、熟地类方、石膏类、柴胡类方可用于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2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倾倒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的高频药物主要是甘草、茯苓、白术、半夏。治疗胃癌术后肠梗阻的高频药物主要是大黄、厚朴、枳实、芒硝。3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倾倒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性最强的药对、角药、四种药物均是以四君子汤为基础的。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肠梗阻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性最强的药对、角药、四种药物均是以大承气汤为基础的。4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的聚类分析显示以甘草泻心汤、桃核承气汤等经方和六君子汤等时方可用于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5枳术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相互作用,协同调控调节AKT1、TP53、CASP3、MAPK1、MAPK3、VEGFA、JUN、TNF等靶点,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以及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结直肠癌、肺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相关通路等信号通路。其治疗胃癌的分子机制可能与细胞化学应激反应、细胞化学压力反应、活性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腺发育等有关。
刘泰[3](2020)在《针刺降逆组穴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 研究目的评价陈枫教授经验组穴“降逆组穴”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推广提供循证依据。2研究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病房进行患者入组,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具有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药物;治疗采用陈枫教授经验组穴“降逆组穴”联合西医常规止吐处理(化疗前后半小时常规静点盐酸格拉司琼3mg;地塞米松5mg入壶),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止吐处理。治疗组于化疗当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进行针刺。采用药物毒副作用评价标准:NCI-CTCAE 5.0(美国国立综合癌症治疗网络2017年)中恶心、呕吐部分为主要疗效评价标准;生活质量(临床受益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结合项目组既往经验制定)为次要疗效评价标准。以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便常规为一般安全性评价指标,并观察针灸临床试验不良事件:晕针、断针、滞针、胸闷、心悸等临床不良事件。一般安全性评价在化疗前1天和化疗后第5天进行;恶心、呕吐情况评价在化疗前1天和化疗后1天、化疗后第5天进行;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候在化疗前1天和化疗后第5天进行,每次治疗后均进行针灸临床不良事件观察。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法,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研究结果化疗相关性呕吐方面,化疗后第1天,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36.36%,部分缓解率为45.45%,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27.27%,部分缓解率为39.39%,总有效率为66.67%。说明对于缓解急性化疗相关性呕吐,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化疗后第5天,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30.30%,部分缓解率为45.45%,总有效率为75.76%;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18.18%,部分缓解率为36.36%,总有效率为54.55%。说明治疗组缓解延迟性化疗相关性呕吐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化疗相关性恶心方面,化疗后第1天,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为18.18%,部分缓解率为51.52%,总有效率为69.70%;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15.15%,部分缓解率为45.45%,总有效率为60.61%。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缓解急性化疗相关性恶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化疗后第5天,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15.15%,部分缓解率为45.45%,总有效率为60.61%;对照组组完全缓解率为12.12%,部分缓解率为39.39%,总有效率为51.52%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缓解延迟性化疗相关性恶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治疗组对呃逆、纳呆、乏力的中医证候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患者主要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针刺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事件。4 结论针刺“降逆组穴”联合西医常规止吐处理可以有效减轻由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药物诱导的化疗相关性呕吐症状;能够改善患者呃逆、纳呆、乏力证候,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曹晨[4](2020)在《基于通降理论辨治呕吐的临证经验探析及文献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导师运用通降理论辨治呕吐的临证经验,并挖掘分析近十年文献有关中医药治疗呕吐的证治规律,为临床辨治呕吐提供新的思路及文献数据支持。材料与方法:收集整理导师治疗呕吐的临床病例,归纳总结导师治疗呕吐的辨治思路与处方用药规律。检索中文数据库,限定时间为2009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制定检索策略,规范处理中药名称、证型及治法,建立中医药治疗呕吐的文献数据库,统计和分析中医药治疗呕吐的用药规律。结果:1.呕吐病的病机核心为胃腑通降失常,胃气上逆,与五脏气机升降密切相关。病理因素有寒、热、气、痰、饮等。导师临床治疗本病时,先辨病理邪气,通降胃气,兼调五脏气机,根据方证相应及病理兼夹确定不同的治则治法,辨证准确,疗效确切。2.文献数据挖掘共筛选出100篇文献,116条数据,141味中药,共24种证型。半夏、甘草、生姜、茯苓、陈皮、大枣、党参、黄连、竹茹、旋覆花为使用次数前十的高频药物,中药功效归类得出补虚药、化痰药、解表药、理气药、清热药为高频功效药物。关联规则分析排名前7组的药物关联组合为:半夏+代赭石,半夏+陈皮,半夏+竹茹,半夏+旋覆花,半夏+生姜,半夏+大枣,半夏+茯苓。药物-治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使用和胃降逆法时,甘草、生姜、茯苓、黄连、柴胡、黄芩为最常用药物。结论:1.导师临床辨治呕吐,围绕五脏气机升降展开,先辨寒热、痰饮、气滞等病理邪气,再确立清热通降、散寒通降、化饮通降等不同治则治法,结合方证应用经方治疗,临床疗效颇佳。2.文献挖掘的统计结果与导师临床经验均蕴含通降理论,为临床辨治呕吐提供临床及数据支持。
周紫琼,杜雪莲,黄剑美,骆世存,胡越[5](2019)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的疗效。方法:将9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静脉推注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静脉推注+旋覆代赭汤加减联合治疗。治疗前、治疗后观察患者呕吐评分及生存质量(KPS、QLQ-C30)评分,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呕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呕吐评分低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第1天至第3天评分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第3天呕吐评分降幅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QLQ-C3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和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和QLQ-C30评分增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QLQ-C30评分增幅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96.43%)优于治疗组(89.66%)和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能显着缓解呕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Daniel Eng(伍天宁)[6](2019)在《黄连汤方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强调具体临床指征的方式,利用现有的临床证据来阐述和探讨黄连汤的方证,以便提高医疗效果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为了保持临床实用性,选用关于黄连汤的临床资料(包括古代医案28例,现代医案100例,导师黄煌教授门诊病历50例以及各种已发表的临床研究15篇)作为研究对象。对来自上述资料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从黄连汤的“适用体质”和“适用病症”两大方面来归纳出黄连汤证的特点。结果:(1)黄连汤适用体质。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适用黄连汤的人群以中年男性为最多。患者体形多消瘦,面色黄暗无华,唇色红或暗,易汗,舌质淡、红或暗,舌苔腻,脉弦、细或弱,腹诊时上腹部硬满,上腹部压痛,脐周有跳动感等。在精神方面,常有烦躁、乏力、失眠等,或有抑郁偏向、酒精成瘾等。在发病趋向方面,其人在饮食不当、饮酒、情绪波动等情况下容易出现各种消化道症状,或有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或糖尿病的既往史或家族史。在生活方式方面,常有饮食不节、饮酒过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黄连汤证的出现。总之,其人既有明显的脾胃虚证,又有热或湿热的趋向。(2)黄连汤适用病症。黄连汤的主治症状类型包括腹痛类症状(以上腹痛为多,但也可表现为下腹痛、腹胀等)、呕吐类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泛酸等)、腹泻类症状(大便溏、大便次数多、肠鸣等)、失眠(入睡困难、易醒等)和胸部症状(胸闷、心悸等)。黄连汤证的次要症状类型包括口腔症状(口腔溃疡、舌痛、口苦、口渴等)、身体寒热类症状(怕冷、发热等)、泌尿及生殖系统症状(排尿困难、尿频、阳痿、异常了宫出血等)、体重下降以及头晕类症状(头晕、眩晕等)。黄连汤的主要适用疾病类型是消化道炎症及其相关病症,包括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口腔溃疡、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其他重要的适用疾病类型包括胆囊炎、心脏病(早搏、冠心病等)、功能性胃肠病及类似疾病、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妊娠恶阻、肾脏病、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结论:本研究首次根据个案报道、病历和临床研究的数据归纳出黄连汤的适用体质和适用病症,以及首次对黄煌教授应用黄连汤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此外,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又讨论黄连汤的《伤寒论》原文的意义、黄连汤证的鉴别、常用加味药及其临床指征和关于应用黄连汤的注意事项。
李贵生[7](2017)在《小半夏汤对于顺铂导致的大鼠胃肠道炎症损伤的防治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化疗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给机体带来包括消化系统毒性在内的诸多毒副反应,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化疗导致的胃肠道炎症损伤,限制了化疗药物大剂量长期使用,也降低了患者依从性,影响化疗疗效。本文拟观察小半夏汤对化疗大鼠胃肠道炎症损伤的防治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小半夏汤治疗化疗性胃肠道炎症损伤(gastrointestinal mucositis,GIM)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小半夏汤正常对照组、顺铂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和小半夏汤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i.p.)顺铂6mg·kg﹣1造模,造模前2 d灌胃(i.g.)给药,除空白对照组和顺铂模型组i.g.等量的蒸馏水外,小半夏汤正常对照组和小半夏汤中剂量组i.g.小半夏汤1.6 g·kg﹣1·d,阳性药对照组i.g.奥美拉唑2.4 mg·kg﹣1·d,小半夏汤低量组i.g.小半夏汤0.8 g·kg﹣1·d,小半夏汤高剂量组i.g.小半夏汤3.2 g·kg﹣1·d,连续给药5 d。观察一般状况摄食量、饮水量和体质量,造模后24 h和72 h两个时间点处死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ɑ)、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取胃窦和回肠组织,肉眼观察后,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和回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摄食量、饮水量和体质量均明显降低,出现大便稀薄、精神萎靡、易激惹等现象,各治疗组在72 h大鼠摄食量、饮水量、体质量和一般行为有明显改善。模型组大鼠胃可见明显膨大,回肠充血、胀气、肠壁变薄,胃肠黏膜可见炎性病理改变,造模72 h,血清中TNF-ɑ、IL-1β、PGE2水平均显着升高(均P<0.05),胃肠组织中NF-κB、COX-2阳性表达显着升高;各治疗组大鼠亦有胀气现象,但其他症状明显改善,胃肠道炎症明显减轻,小半夏汤中、高剂量组能显着降低化疗大鼠24 h和72 h血清中TNF-ɑ、PGE2水平,显着降低化疗大鼠72 h血清中IL-1β水平,并能显着减少72 h胃窦、回肠组织中NF-κB、COX-2的阳性表达(均P<0.05)。结论:小半夏汤能防治顺铂导致的大鼠胃肠炎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邢如意[8](2016)在《经方解郁文献及临床运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郁证是中医学中的疾病概念。在悠长的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关于郁证的学术思想与论着卷帙浩繁。关于“郁”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中,在此之后,东汉的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在继承与发扬《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临床实践所得,创制了半夏厚朴汤、百合地黄汤和柴胡类方等解郁经方,丰富了郁证的病因病机理论以及临床辨证论治体系与方法,为后世认识与辨治郁证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义。现代以来,经方在郁证治疗中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与其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以及精巧灵活的制方思路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收集了30种经方在郁证治疗中的古今应用文献,分析了其中的证治及方药运用情况,探讨了其在病理、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的相关规律性,为郁证的临床治疗开拓了广泛的经方思路。
张保国,许卫锋[9](2014)在《经方旋覆代赭汤当代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旋覆代赭汤具有抗炎、改善食管黏膜、促胃动力、抑制胃酸分泌、抗胃溃疡、镇吐等药理学作用;该方临床目前已拓展应用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管神经系统有关疾病及某些杂病的治疗。
李君玲,周强,逄冰,李敏,田佳星,仝小林[10](2013)在《仝小林治疗糖尿病合并呕吐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多种并发症均可导致呕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仝小林认为中焦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是呕吐基本病机。在临症治疗中,以"症-证-病"结合为主要思路:急症期以止呕效方"急则治标";缓解期则以辛开苦降、通腑导滞、温中补虚等法辨证论治以"缓则治本",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同时兼顾糖尿病血糖指标。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强调煎服法正确使用的重要性,同时大剂量药物的合理使用亦是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合并呕吐患者的重要特色。
二、旋覆代赭汤治顽固性呕吐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旋覆代赭汤治顽固性呕吐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典名方吴茱萸汤主治病症及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收集 |
1.2 医案纳入标准 |
1.3 医案排除标准 |
1.4 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病证分布规律 |
2.2 症状分布规律 |
2.3 舌、脉分布规律 |
2.4 吴茱萸汤证一般发病规律 |
2.4.1 依据不同人群的发病规律 |
2.4.2 依据主证的发病规律 |
2.5 吴茱萸汤一般用药规律 |
2.5.1 吴茱萸汤原方药物用药规律 |
2.5.1. 1 吴茱萸 |
2.5.1. 2 姜 |
2.5.1. 3 参 |
2.5.1. 4 大枣 |
2.5.2 吴茱萸汤加减治疗配伍规律 |
2.5.3 吴茱萸汤服法规律 |
3 总结 |
(2)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的文献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的方药规律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经方枳术汤治疗胃癌的分子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针刺降逆组穴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CINV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CINV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脱落标准 |
6 剔除标准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4)基于通降理论辨治呕吐的临证经验探析及文献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导师应用通降理论辨治呕吐的临证经验探析 |
1 通降理论辨治呕吐的理论渊源 |
2 基于通降理论治疗呕吐的辨因立法分析 |
3 临证经验体会 |
4 病案举隅 |
第二部分 基于现代文献挖掘治疗呕吐的证治规律研究 |
1 研究资料来源与纳排标准 |
2 数据规范及研究方法和内容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呕吐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中止标准 |
1.5 一般资料 |
1.6 治疗方法 |
1.6.1 对照组 |
1.6.2 治疗组 |
1.6.3 联合治疗组 |
1.7 观察指标 |
1.8 疗效标准 |
1.9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观察 |
1.1 0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3组患者呕吐评分比较 |
2.3 3组患者生存质量 (KPS、QLQ-C30) 评分比较 |
2.4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6)黄连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黄连汤的历史源流与研究现状 |
1 黄连汤的来源、名称与组成 |
2 黄连汤历代论述 |
2.1 影响力最大的早期方论 |
2.2 寒与热的具体定位 |
2.3 中虚之说 |
2.4 桂枝在黄连汤中的作用 |
2.5 黄连汤证在六经中的定位 |
3 黄连汤药理研究进展 |
3.1 黄连汤的药理研究 |
3.2 黄连汤与其他方比较的药理研究 |
4 关于黄连汤的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1.1 以临床资料为对象 |
1.2 以适用体质与适用病症为目标 |
1.3 从临床数据到方证阐述 |
2 黄连汤范围确定 |
2.1 黄连汤与进退黄连汤 |
2.2 黄连汤原方组成确定 |
3 临床资料来源 |
4 纳入标准 |
4.1 黄连汤医案纳入标准 |
4.2 黄连汤临床研究纳入标准 |
5 数据整理 |
6 数据分析 |
6.1 统计软件 |
6.2 黄连汤医案数据分析 |
6.3 黄连汤临床研究数据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黄连汤医案分析 |
1.1 医案中体质特征分析 |
1.2 医案中症状分析 |
1.3 医案中疾病分析 |
1.4 医案中病因分析 |
1.5 医案中病机分析 |
1.6 医案中处方分析 |
1.7 小结 |
2 黄连汤临床研究分析 |
2.1 临床研究综合概况 |
2.2 临床研究具体综述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讨论 |
1 黄连汤适用体质 |
1.1 身体特征 |
1.2 心理特征 |
1.3 发病趋向与生活方式 |
1.4 体质解释 |
1.5 典型病例 |
2 黄连汤适用病症 |
2.1 黄连汤适用症状类型 |
2.2 黄连汤适用疾病类型 |
2.3 黄连汤适用病症归纳 |
3 黄连汤原文解释 |
3.1 伤寒 |
3.2 胸中有热 |
3.3 胃中有邪气 |
3.4 腹中痛 |
3.5 欲呕吐 |
3.6 昼三夜二 |
4 黄连汤方证鉴别 |
4.1 与半夏泻心汤证的鉴别 |
4.2 与小柴胡汤证的鉴别 |
4.3 与小建中汤证的鉴别 |
4.4 与乌梅丸证的鉴别 |
5 黄连汤加减及注意事项 |
6 结论 |
6.1 黄连汤方证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黄连汤医案数据库内容与术语规范 |
附录2 黄连汤类方分析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小半夏汤对于顺铂导致的大鼠胃肠道炎症损伤的防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一 小半夏汤的研究与发展 |
1 求本溯源 |
2 临床研究 |
2.1 古代医家应用发展 |
2.2 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
3 药理研究 |
4 小结 |
理论研究二 胃肠道炎症损伤的研究概况 |
1 GIM概念及其主要临床表现 |
2 GIM发生机制 |
3 相关炎症因子与GIM |
4 现代医学治疗GIM概况 |
5 中医药治疗GIM概况 |
5.1 中医对GIM机制的认识 |
5.2 方药治疗GIM |
5.3 中医其他疗法治疗GIM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小半夏汤对顺铂导致的大鼠胃肠道炎症损伤的防治作用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2 指标检测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行为观察 |
3.2 组织病理学观察 |
3.3 对大鼠血清中TNF-α、PGE_2、IL-1β水平的影响 |
3.4 对胃肠组织中NF-κB、COX-2 阳性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改善大鼠一般状况 |
4.2 抑制IL-1β和TNF-α |
4.3 降低NF-κB |
4.4 抑制COX-2 降低PGE_2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8)经方解郁文献及临床运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伤寒杂病论》中郁证的概念内涵探讨 |
1《伤寒杂病论》中郁证的渊源 |
2《伤寒杂病论》中郁证的概念内涵 |
3 后世至现代中医学郁证概念内涵认识 |
3.1 隋唐宋时期 |
3.2 金元时期 |
3.3 明清时期 |
3.4 现代认识 |
4 郁证中常见的病因病机 |
4.1 病因 |
4.2 病机 |
第二节 郁证的经方方证文献研究与应用分析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太阳病篇的解郁经方 |
3.2 阳明病篇的解郁经方 |
3.3 少阳病篇的解郁经方 |
3.4 少阴病篇的解郁经方 |
3.5 厥阴病篇的解郁经方 |
3.6 杂病中的解郁经方 |
第三节 讨论 |
1 经方解郁中的病理观 |
2 郁证的经方病机分类总结 |
2.1 郁闭型 |
2.2 气逆型 |
2.3 血热互结型 |
2.4 枢机不利型 |
2.5 营卫不调型 |
2.6 阳虚型 |
2.7 阴虚型 |
2.8 寒热错杂型 |
3 解郁经方中的“八法” |
3.1 汗法 |
3.2 吐法 |
3.3 下法 |
3.4 和法 |
3.5 温法 |
3.6 清法 |
3.7 消法 |
3.8 补法 |
4 解郁经方中的类方 |
4.1 桂枝汤类方 |
4.2 柴胡类方 |
5 解郁经方中的药物 |
第四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着作 |
(9)经方旋覆代赭汤当代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学研究 |
2 临床应用 |
3 结语 |
(10)仝小林治疗糖尿病合并呕吐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治法治则 |
3 临床思路及常用方药 |
3.1 急则治标, 效方止呕 |
3.1.1 小半夏汤 |
3.1.2 苏连饮 |
3.1.3 旋覆代赭汤 |
3.2 缓则治本, 辨证论治 |
3.2.1 辛开苦降法 |
3.2.2 通腑导滞法 |
3.2.3 温中补虚法 |
3.3 注重煎服, 小节大用 |
3.3.1 频服止呕 |
3.3.2 久煎制毒 |
3.3.3 灵活单包 |
3.3.4 病缓减量 |
4 总结 |
四、旋覆代赭汤治顽固性呕吐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典名方吴茱萸汤主治病症及用药规律分析[J]. 蒋姗,李云,郭杰,刘晓谦,王悦,樊佳,闫利华,王智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 [2]经方、时方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分析[D]. 张泽.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3]针刺降逆组穴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D]. 刘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基于通降理论辨治呕吐的临证经验探析及文献证治规律研究[D]. 曹晨.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呕吐的临床研究[J]. 周紫琼,杜雪莲,黄剑美,骆世存,胡越. 中医药导报, 2019(11)
- [6]黄连汤方证研究[D]. Daniel Eng(伍天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小半夏汤对于顺铂导致的大鼠胃肠道炎症损伤的防治作用[D]. 李贵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3)
- [8]经方解郁文献及临床运用探讨[D]. 邢如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9]经方旋覆代赭汤当代研究与应用[J]. 张保国,许卫锋. 中成药, 2014(03)
- [10]仝小林治疗糖尿病合并呕吐经验总结[J]. 李君玲,周强,逄冰,李敏,田佳星,仝小林. 辽宁中医杂志,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