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在家兔背部制作随意皮瓣模型基础上,观察术后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防止皮瓣远端缺血坏死的有效性,探讨HBO对皮瓣下血管形成的调节作用,深入了解HBO在皮瓣成活过程中的作用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分组:成年家兔12只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2组,A组:6只,空白对照组,B组:6只,HBO组2、皮瓣制备:于家兔背部制备随意皮瓣,将其长宽比例定为3∶1(6×2cm)。用5%的戊巴比妥钠(10mg/kg)静脉注射麻醉后,脱毛、备皮、消毒后,从预制皮瓣的远端开始,于肉膜层与真皮下血管网层之间分离皮瓣,制备成随意型皮瓣3、检测:术后第3及第7天测量皮瓣成活面积并计算成活率;并分别在两组皮瓣的成活区顶部切取组织标本。组织经10%甲醛固定后,常规脱水、透明、浸蜡,石蜡包埋,切片。VEGF、HIF蛋白检测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结果经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电脑图像分析后,做统计学处理。结果:1、外科观察及皮瓣成活率:两组皮瓣表面的中、远段有黑色痴壳,对照组远段坏死部分比实验组远段坏死部分明显且坏死面积较大,实验组皮瓣的存活率[(78.31±1.02)%]大于对照组[(61.74±3.77)%],两组皮瓣存活率有显著差异(P=0.0037<0.01)2、HE染色:实验组存活皮瓣的皮下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水肿,表皮增生活跃,表皮下有大面积的肉芽组织增生,细胞增生明显,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对照组存活皮瓣皮下组织水肿明显,有散在的皮下出血,新生血管和肉芽组织分布范围明显小于实验组。远端皮瓣完全坏死,细胞形态丧失。3、血管密度检测:术后第3及第7天皮瓣成活区顶部的血管密度HBO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92±0.82个/mm2和2.33±0.72/mm2,两组对比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皮瓣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细胞数:术后第3及第7天皮瓣中的VEGF阳性细胞数,HBO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73±1.63/mm2和4.84±1.12/mm2,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5、皮瓣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阳性细胞数:术后第3及第7天皮瓣中的HIF阳性细胞数,HBO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61±0.83/mm2和5.38±1.24/mm2,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1、术后HBO治疗可明显降低家兔背部随意皮瓣坏死率,促进皮瓣成活.2、HBO能提高皮瓣组织中的血管密度3、HBO能使皮瓣组织中VEGF表达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皮瓣下血管形成有关。4、HBO治疗后皮瓣组织中HIF表达下降,表明HBO并不是通过HIF通路调控VEGF的表达。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高压氧论文; 随意皮瓣论文; 血管密度论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论文; 缺氧诱导因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