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替代型香料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行业,由于其持续不断地输入环境,其中一些典型化合物如加乐麝香和麝香酮等,在水、土壤和大气环境中的浓度日益增加,并且在动物体和人体组织中产生了蓄积作用,其效应相当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此,人工合成麝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其生态行为及生态效应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研究了人工合成麝香(加乐麝香和麝香酮)和典型重金属镉(Cd)单一、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发芽的急性毒性效应以及加乐麝香对重金属镉在棕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为合理评价人工合成麝香和Cd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合成麝香(麝香酮、加乐麝香)-镉复合污染对小麦根长和芽长伸长都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麝香酮和镉单一、复合污染条件下,根长和芽长抑制率与麝香酮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此外,加乐麝香和低浓度的镉(2 mg·kg-1)复合污染对小麦根长和芽长有协作效应。实验结果还表明根长和芽长是指示麝香酮、加乐麝香和Cd单一、复合污染最为敏感的指标。然而,麝香酮与加乐麝香对小麦种子发芽和根长、芽长伸长具有不同的毒性效应。加乐麝香对Cd在土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加乐麝香存在与否,Freundlich方程是描述镉等温吸附行为最好的方程。低浓度的加乐麝香抑制棕壤对镉的吸附,而高浓度的加乐麝香促进Cd在棕壤中的吸附。土壤对镉的解吸容量随加乐麝香浓度的增加先增加,然后又迅速减少。在加乐麝香与镉共存体系中,双常数方程是拟合Cd在棕壤中吸附解吸动力学过程的最优方程。加乐麝香浓度对吸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牛排也能人工合成?[J]. 时尚育儿 2017(05)
- [2].晚熟的柑橘打没打增甜剂[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6(12)
- [3].人工合成“甜”疫苗可预防肺炎[J]. 益寿宝典 2017(14)
- [4].在沸水中能溶化的樟脑丸是人工合成的[J]. 少儿科技 2016(04)
- [5].人工合成记录在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的应用[J]. 陕西煤炭 2011(06)
- [6].川麦42中源于人工合成小麦的一个高产位点鉴定[J]. 作物学报 2011(02)
- [7].天然咖啡因与人工合成咖啡因的鉴别[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7)
- [8].人工合成麝香的环境污染、生态行为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1)
- [9].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洗涤剂中的7种人工合成麝香[J]. 分析仪器 2015(03)
- [10].北京市母乳中人工合成麝香暴露水平研究[J]. 卫生研究 2011(05)
- [11].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J]. 云南化工 2010(04)
- [12].对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回忆[J]. 生命科学 2015(06)
- [13].“人工合成生命”系列课题的提出(1965—1968)[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7(05)
- [14].Biomaterials:首次人工合成的功能性免疫器官[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25)
- [15].人工合成小麦衍生春小麦新品种龙春1号[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11)
- [16].人工合成分子机器研究重要进展[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1(03)
- [17].LC-MS/MS测定蜜饯中4种人工合成染料的方法研究[J]. 现代食品 2018(12)
- [18].胶州湾北岸潮间带沉积物中人工合成麝香的污染特征[J]. 环境化学 2015(02)
- [19].北戴河湿地沉积物中人工合成麝香分布特征与环境风险评估[J]. 环境化学 2019(03)
- [20].人工合成春小麦新品种龙春166及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 2020(11)
- [21].人工合成小麦幼苗耐低温特性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2)
- [22].新能源矿成矿机理及寻找规律探析[J]. 中国矿业 2019(S2)
- [23].人工合成生命的伦理地位探析——目的论的视角[J]. 道德与文明 2019(06)
- [24].合成DNA的替代物[J]. 初中生必读 2015(12)
- [25].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J]. 科学世界 2013(03)
- [26].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人工合成甜菊糖甙[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04)
- [27].太湖流域人工合成麝香的分布调查研究[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0(06)
- [28].德公司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人工合成高效低成本“蓝色燃油”[J]. 中国民商 2015(06)
- [29].人工合成小麦对几种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J]. 西北农业学报 2014(02)
- [30].人工合成骨支架材料研究进展[J]. 口腔生物医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