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核160Tm高自旋态的实验研究

奇奇核160Tm高自旋态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2003年,我们在北京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利用19F束流轰击146Nd靶核,对160Tm高自旋态进行了布居,对A160区πh11/2(?)νi13/2组态带的电磁跃迁以及πh11/2(?)νi13/2和πh11/2(?)νh9/2组态带的旋称劈裂特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离线分析,建立了奇奇核160Tm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能级纲图,除已知的πh11/2(?)νi13/2和πh11/2(?)νh9/2组态带外,建立了一个馈入晕带(πh11/2(?)νi13/2组态带)的四准粒子带,通过带交叉频率、顺排角动量相加性和B(M1)/B(E2)实验与理论值比较等方法指定了组态、自旋和宇称,在此基础上,对A160区普遍观测到的四准粒子带的组态指定进行了系统性讨论;建立了两个分别基于πd3/2(?)νi13/2和πg7/2?νi13/2组态的耦合带,根据实验布居情况,指定这两个带属于160Tm,并根据带交叉频率和能级系统学方法,对这两个带的自旋和组态进行了指定;丰富了低激发态能级结构,通过分析这些低激发态跃迁的多极性,指出晕带((πh11/2(?)νi13/2组态)很可能通过这些路径退激到160Tm的基态(πd3/2(?)νh9/2组态)。在上述自旋和组态指定的基础上,对晕带(πh11/2(?)νi13/2组态)的电磁跃迁比值增强特性进行了报道,并对A160区πh11/2(?)νi13/2组态带的电磁跃迁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对πh11/2(?)νi13/2组态带的旋称反转特性进行了讨论;对A160区奇奇核中πh11/2[523]7/2-(?)νh9/2[521]3/2-组态带的旋称劈裂特性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指出出现多个反转点的原因可能来源于p-n剩余相互作用与Coriolis力之间的竞争,而旋称劈裂曲线呈现出所谓的马鞍形(saddle-like shape),与三轴形变有关,p-n剩余相互作用和Coriolis力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高自旋态实验研究
  • 1.1.1 研究历史
  • 1.1.2 实验技术上的发展
  • 1.2 稀土区高自旋态研究的热点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在束γ谱学实验方法
  • 2.1 原子核高自旋态的布居和退激机制
  • 2.2 原子核高自旋态的实验测量
  • 2.2.1 束靶组合及束流能量
  • 2.2.2 加速器和探测阵列
  • 2.2.3 电子学系统
  • 2.2.4 数据获取系统
  • 2.3 离线数据分析
  • 2.3.1 能量刻度和效率刻度
  • 2.3.2 数据反演与符合矩阵的建立
  • 2.3.3 开窗与能级纲图的构建
  • 2.3.4 γ跃迁多极性的指定
  • 2.3.5 部分数据处理软件
  • 参考文献
  • 160Tm 高自旋态的研究'>第三章160Tm 高自旋态的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条件
  • 3.3 能级纲图的建立
  • 3.3.1 实验数据
  • 3.3.2 γ射线相对强度、分支比、RDCO 及跃迁几率的计算
  • 3.4 组态及自旋的指定
  • 3.4.1 自旋及组态指定的几种基本方法
  • 160Tm 各转动带组态及自旋的指定'>3.4.2160Tm 各转动带组态及自旋的指定
  • 160 区奇奇核中四准粒子带组态指定的讨论'>3.5 A160 区奇奇核中四准粒子带组态指定的讨论
  • 11/2(?)νi13/2 带电磁跃迁比值增强特性的分析'>3.6 πh11/2(?)νi13/2带电磁跃迁比值增强特性的分析
  • 3.7 小结
  • 参考文献
  • 160 区奇奇核旋称反转现象的实验观测'>第四章 A160 区奇奇核旋称反转现象的实验观测
  • 4.1 奇奇核旋称反转现象的研究进展
  • 11/2(?)νi13/2 带旋称反转现象的实验研究'>4.2 πh11/2(?)νi13/2带旋称反转现象的实验研究
  • 160 区πh11/2(?)νi13/2 带旋称反转现象的系统学规律'>4.2.1 A160 区πh11/2(?)νi13/2带旋称反转现象的系统学规律
  • 160Tm 中πh11/2(?)νi13/2 带旋称反转现象'>4.2.2 奇奇核160Tm 中πh11/2(?)νi13/2带旋称反转现象
  • 11/2(?)νh9/2 带旋称反转现象的实验观测'>4.3 πh11/2(?)νh9/2带旋称反转现象的实验观测
  • 4.4 奇奇核旋称反转研究中的其他问题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
  •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特征、历程与热点——基于ISI Web of Science~(TM)等数据库的文献计量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0(02)
    • [2].Boston Resolution~(TM)止血夹在消化内镜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06)
    • [3].基于TM影像的广州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的提取和分析[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06)
    • [4].四层介质平板波导中TM波的矩阵形式及其模式本征方程[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 [5].基于TM数据的北京市植被覆盖度反演及分析[J]. 科技与企业 2016(04)
    • [6].ONE Championship~(TM)冠军赛马尼拉战 号令天下[J]. 拳击与格斗 2017(01)
    • [7].恐龙化石风化效应的TM耦合分析研究[J]. 山东国土资源 2015(10)
    • [8].高功率微波TM_(01)模式移相器[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5(02)
    • [9].基于TM影像的乌梁素海叶绿素a浓度反演[J]. 环境工程 2015(06)
    • [10].基于TM图像的黄冈市耕地非农化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力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8)
    • [11].基于TM影像的长乐市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J]. 遥感信息 2013(06)
    • [12].基于TM景洪橡胶林生物量反演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S1)
    • [13].基于TM软件高压真空断路器尺寸链的分析[J]. 新技术新工艺 2014(03)
    • [14].TM_(11)模对高功率盒形窗次级电子倍增效应影响的研究[J]. 真空电子技术 2014(04)
    • [15].利用TM影像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估测三峡库区森林蓄积量[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3(03)
    • [16].基于TM影像自动获取冲洪积扇信息模型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2(03)
    • [17].TM影像的变化检测方法探究[J]. 测绘科学 2012(04)
    • [18].基于TM影像的克钦湖叶绿素a浓度反演[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12)
    • [19].矩形波导中TM波传输特性及截面尺寸设计研究[J]. 激光杂志 2012(06)
    • [20].基于TM影像的农田防护林信息提取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11(01)
    • [21].利用地形图对TM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的方法研究[J]. 北京测绘 2010(02)
    • [22].基于TM数据的西南岩溶区石漠化调查研究[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03)
    • [23].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定量关系遥感分析——以北京市TM数据为例[J]. 国土资源遥感 2010(04)
    • [24].圆波导耦合TM_(01)模旋转关节仿真设计[J]. 现代电子技术 2008(05)
    • [25].高功率微波TM_(0n)混合模式转换方法[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12)
    • [26].仪纶~(TM)针织物染色工艺研究[J]. 国际纺织导报 2016(11)
    • [27].TM影像的青岛市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J]. 价值工程 2016(02)
    • [28].助力能效升级——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谷轮涡旋~(TM)变频压缩机商用系列全新上市[J]. 供热制冷 2015(05)
    • [29].基于随机森林的大姚县TM遥感影像分类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14(02)
    • [30].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冠心病患者血浆TM的测定[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04)

    标签:;  ;  ;  ;  ;  

    奇奇核160Tm高自旋态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