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针对洱海流域小春作物种类单一、施肥过量所引起的农田生物多样性下降和农田面源污染问题,采用实地调查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当地作物种类、作物根系构型、株型分布、养分需求特性、经济效益与环境风险,以种间互促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友好性为依据,筛选适合洱海流域兼顾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阐明其种间竞争互惠机制,合理确定间作参数,为从源头控制氮磷肥料用量、提高氮磷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田养分平衡及养分累积特性,洱海流域l0种主要种植模式的农田养分平衡均处于盈余状态。其中,大蒜-水稻模式氮磷养分投入量最高,农田养分盈余、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残留量显著高于豆科-水稻、粮食-水稻、油料-水稻和牧草-水稻等模式。因此,优化种植模式,调节农田养分平衡状况,可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降低环境风险。(2)农田氮磷流失风险,农田田面水对沟渠水存在明显的氮、磷增荷作用,大蒜-水稻种植模式农田田面水总氮浓度及流失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农田氮磷流失量与施肥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时期农田田面水氮、磷浓度变幅大,追肥期是氮、磷流失的关键阶段;可溶性氮、颗粒态磷分别是氮、磷流失的主要形态。(3)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筛选,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评价光、热、水、肥利用以及经济效盗和环境效应后知,大蒜Ⅱ蚕豆模式(大蒜带宽与蚕豆带宽之比为3/1,以下用大蒜Ⅱ蚕豆表示)综合得分最高,为0.70,是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4)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大蒜Ⅱ蚕豆模式能增加后期干物质累积量,提高大蒜叶绿素含量,提高作物生长后期光合利用效率,促使大蒜和蚕豆的根系向下生长,提高蚕豆根瘤菌数目和重量,促进根瘤固氮,土地当量比为1.15,具有明显间作优势;大蒜Ⅱ蚕豆种植模式还能显著提高氮、磷吸收利用能力,降低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和速效磷含苗,较大蒜单作优化施肥处理可减少无机氮残留量10%以上,较大蒜单作习惯施肥处理减少无机氮残留量50%以上;因此,大蒜Ⅱ蚕豆种植模式可降低农田氮磷流失风险。(5)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对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大蒜Ⅱ蚕豆与大蒜、蚕豆单作相比,可提高十壤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含量。大蒜Ⅱ蚕豆模式下,不同土层微生物量氮、碳存在显著差异,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次递减,而大蒜和蚕豆单作模式下不同土层微生物量氮、碳无显著差异。大蒜Ⅱ蚕豆模式0-20cm土层中,大蒜带微生物量氮显著低于交际带和蚕豆带。20-40cm上层中,交际带最高,蚕豆带最低。20-40cm土层间作模式中交际带微生物量碳显著高于大蒜和蚕豆条带,而大蒜和蚕豆带无显著差异;不同种植模式之间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比值无显著差异,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次递减。另外,本研究发现,土壤总氮和速效磷与微生物量碳、氮密切正相关。(6)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下作物氮素利用与氮素转移,氮肥施入后,残留于土中的比例最大。间作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氮肥利用率6.54%以上,降低氮肥的残留6.74%以上,降低氮肥损失量3.06%以上。氮肥残留随着土层的深度逐步递减。不同种植模式之间存在差异,大蒜单作模式氮肥残留量显著高于其他模式,大蒜Ⅱ蚕豆模式最低。大蒜Ⅱ蚕豆模式下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量显著高于单作模式;间作模式提高氮肥利用率,具有明显间作优势的原因与作物间氮素转移有关,在大蒜Ⅱ蚕豆模式中蚕豆能向大蒜转移氮素,田间微区、盆栽等不同试验条件下氮转移量存在显著差异,转移率在10.18%-15.76%之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洱海流域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种业 2020(04)
- [2].洱海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时代农机 2015(12)
- [3].洱海流域上游农户环保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展望 2016(06)
- [4].洱海流域耕地氮、磷、钾养分平衡分析[J]. 云南农业 2009(07)
- [5].洱海流域铅和锰含量测定及其卫生学意义[J]. 大理学院学报 2009(10)
- [6].洱海流域农村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控制对策[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01)
- [7].洱海流域畜禽饲料·粪便·土壤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8)
- [8].洱海流域稻田福寿螺的综合防控措施[J]. 云南农业科技 2017(04)
- [9].洱海流域农田不同种植模式氮磷流失研究初报[J]. 云南农业 2016(02)
- [10].洱海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提高途径分析[J]. 低碳世界 2020(06)
- [11].水环境约束下洱海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多目标优化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3(01)
- [12].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6)
- [13].云南省大理州洱海流域种植业地表径流水监测试验研究[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02)
- [14].入洱海河流临湖段底泥氮的分布[J]. 环境科学研究 2015(02)
- [15].生态功能区划在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评中的应用研究[J]. 环境科学导刊 2015(S1)
- [16].洱海流域农业用地与入湖河流水质的关系研究[J]. 环境科学 2015(11)
- [17].洱海流域水稻施用有机肥、生物肥地表径流监测试验研究[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3(03)
- [18].洱海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04)
- [19].洱海流域不同施肥方式对农作物产量及农田排水中氮磷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技推广 2011(09)
- [20].基于输出系数模型的1998—2016年洱海流域磷素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01)
- [21].洱海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03)
- [22].基于CVM意愿调查的洱海流域上游农业生态补偿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04)
- [23].洱海流域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与比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04)
- [24].洱海流域蔬菜生产对面源污染和经济影响分析及控源对策[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9(02)
- [25].洱海流域城镇化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 2015(08)
- [26].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J]. 西部林业科学 2017(04)
- [27].洱海北部地区不同轮作农田氮、磷流失特性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03)
- [28].生态文明背景下洱海流域水环境管理政策评估[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9(06)
- [29].洱海流域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J]. 湖泊科学 2017(01)
- [30].基于DID模型的洱海流域生态农业政策效应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