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利用生态足迹理论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研究成都市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人均生态足迹值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根据其变化特点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生态足迹发展趋势。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深入研究成都市城市发展可持续性在生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层面的内在联系,探讨适合成都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途径。经过分析研究得出:(1) 1987—2006年成都市城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值计算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成都市人均生态足迹值缓慢上升,从1.658hm2升至1.986hm2,其中能源消耗占的比例最大(占消耗生态足迹的66.32%);然而,同期的土地人均生态承载力却呈缓慢下降趋势,从0.374hm2下降到0.311hm2,其中耕地的贡献比例最大(占土地承载力的61.07%);人均生态赤字不断攀升,从1.318hm2上升到1.675hm2。生态足迹需求与供给之比为5.44:1,供需矛盾尖锐,揭示了成都市当前生态形势的严峻性。根据1987—2001年成都市城市生态足迹值及其变化特点,建立ARIMA(2,1,2)预测模型计算2002—2006年的成都市城市人均生态足迹,拟合精度高达99.74%,且残差随机分布于置信区间内,属于白噪声序列,证明所建立模型合理。运用ARIMA(2,1,2)模型预测2008—2012年成都市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值为:2.195,2.218,2.246,2.267,2.293。同理,预测出该时间段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08,0.305,0.302,0.299,0.283。可以计算出该时间段成都市城市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887,1.913,1.944,1.968,2.01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生态承载力密切相关的耕地资源不断缩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压力进一步增大。(2)1987—2006年成都市城市人均GDP呈上升趋势,从0.38万元上升到4.47万元;万元GDP生态足迹值不断下降,由4.69hm2降到了0.44 hm2。人均GDP同万元GDP生态足迹值呈极显著负相关性(R=-0.852,P<0.01)。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从1.62上升到2.00,同人均生态足迹有极显著相关性(R=0.921,P<0.01),随着人均生态足迹值的提高,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也不断提高。通过计算得出成都市城市平均生态压力指数为1.93,表明成都市的城市发展处于很不安全的状态。城市总人口数、年人口增长数同人均生态足迹值都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09,0.596;P<0.01),人口增长导致了人均需求的增加,给生态承载力带来了新的压力,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成都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数SDI=1.12,其发展可持续性仅达到“稍好”水平。综合得出成都市城市的发展处于弱不可持续状态。(3)根据成都市城市发展可持续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在维持人们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减少生态赤字,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积极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保持耕地的动态平衡;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减小产品生产对土地的压力;继续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污染小、低耗能的第三产业;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开发水电、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无碳资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