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实践
作者简介:王显英,任教于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学校。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语文素养。课标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标总目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而目前学生的写作现状是害怕写作文,常常无话可说,文词枯竭,不知怎样下笔。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复杂,笔者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阅读积累还不够扎实、深厚,没有学以致用,语言的习得能力不够强;学生生活贫乏,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目前的语文教学常常使阅读与写作割裂,重文本的阅读分析,轻文本为范文的写作指引和实践。显而易见,不管是主观因素的写作主体学生,还是客观因素的引导主体教师,使得阅读对写作的指引缺失。
阅读和写作是不能割裂开来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传统经验和实践告诉我们“以读助写,以写促读,读写一体”,所以阅读教学应该多给学生写作实践的机会。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课堂往往被一篇又一篇的课文讲读分析所占据,把“写”关在门外,学生几乎没有“写”的实践机会,致使阅读和写作分离。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多给学生留一些“写”的时间,多辅导学生进行“写”的实践,学生的写作素养就会逐步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的实践,以下是笔者粗浅的尝试和探讨:
一、以“写”助“读”,即基于解读文本的“写”
语文阅读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阅读过程的创造……既可以通过具体的细节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可以透过作品的空白研究人物的命运;既可以抽出文中的论据填进自己的论据,也可以根据表面的文字读出文字背面的东西……”而这些都有赖于“写”来实现,所以教师要把“写”灌注在阅读教学中,在读中“写”,在“写”中读,读、写都得到和谐发展,实现双赢,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能力。
但阅读教学普遍的形式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回答问题,实现文本的理解。理想的状态是每一个问题在提出后,学生陷入思考而后都纷纷举手回答,并时有精彩的回答。可课堂真实的情景往往是问题的回答者寥寥无几,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急于求成,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几个优等生的回答来代替全班学生的思考,或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思考。长此以往,绝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被动的状态之下,逐渐失去独立思维习惯和能力。
鉴于此,笔者认为,课堂上有必要让学生“写”,写的过程就是思索的过程,训练语言的过程,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一方面会督促那些不爱动脑的或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另一方面,会促使全体学生为了“写”而进入更专注的阅读状态。
1.补白有两种情况。
在教学中,当教师针对文本设置的问题开放自由度比较大,学生组织语言又有些困难,为让学生的回答紧扣问题而给定句式,让学生填补句子来回答问题。
如学习《蜡烛》,可让学生用句式抒写:a.这是一支象征着____的蜡烛,寄托了____,见证了____。(理解蜡烛的象征意义)b.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____的母亲,我从文中的____看出。(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这种补白式为我们教师所常用,在此不赘述。
对那些给读者留有空白,提供了想象和创造余地的文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空白,并给语文课堂留一些时空,让学生沉浸其中享受语言、体会感情、畅所欲写,学生会在这种“写”的实践中对文本理解得更深,走得更远,从而使学生的语言和精神世界实现和谐共振、协同发展。
2.对话
“写是作者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是作者心灵的表白,是作者对读者的一种倾诉,是作者对读者的一种对话形式,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同样,学生也可以通过写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教学中可抓住契机,进行“写”的实践,让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去触摸作者的灵魂。
3.改写、续写、扩写
新课标写作的目标要求“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在阅读教学中,用丰富多彩的写作样式和体裁,引导学生体会一些写作技巧的精妙之处,从而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最后一课》可让学生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如果于勒成为富翁归来,菲利浦夫妇会是怎样的反应?让学生发挥想象,改写小说的结局。
二、以“读”促“写”,即以文本为借鉴为触发的“写”
“‘写’应该是结合读的写,在逻辑上,读是写的前提,读是接受书面语言,写是运用书面语言。读写结合就是通过读来领悟书面表达是怎么回事,同时在写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对它的运用能力,也是获得写作思维的能力。”
语文教育专家章熊说:“语言学习,即使处于无意识或潜意识状态,依然常常从示范、模仿开始,因此仿写也可以成为我们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手段。”写作实际上是模拟阅读的过程。模仿是学习“怎样写”的重要手段,是训练作文基本功的有力措施。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课本范例,给学生以写作辅导,并及时设计作文进行练习,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1.仿写分为整篇仿和局部仿
“整篇仿”即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如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后,让学生回想自己成长中遇到过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然后进行类似仿写。
所谓局部模仿,就是找到课文值得模仿的“点”进行仿写。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可仿“点”很多,我们可以抓住修辞手法、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这几个点进行分项仿写。
如学习了《背影》,让学生仔细揣摩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细节描写,然后同题仿写,领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同时,仿写又可以让某个阅读知识点得以运用和巩固。如学生对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印象不深也不理解,在写作中也往往不善于写景,或写得很不自然。
在学习《社戏》时,课文中有几处景物描写,让学生反复朗读,并探究每一处景物描写的作用。然后,再让学生回顾自己的作文是如何写景的,教师顺理成章地指出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此类问题,并趁热打铁地进行篇章写作。
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实践,学生既深刻领会了课文所用的写作手法,又真正地懂得了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手段,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2.想像、联想
高尔基说:“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
如《斑羚飞渡》结尾处,对伤心崖上的镰刀头羊的描写有这样的词句:“孤零零”“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可据此让学生发挥想象,写写镰刀头羊此刻的内心活动。联想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
联想是拓展思路,把相关的材料从记忆中调出来的关键;同时文章的立意即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要借助于联想来完成。阅读中,阅读对象往往会触发读者相关的记忆和联想,而这些就是可贵的写作素材。教师要把握这样的写作时机,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文本,去体会文本可以触摸的美点,去抒写阅读的独特感受,并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再用心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其有充实的生活,有丰富的写作素材。
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写作,教师都要督促学生落到实处,并及时给予评价和指点,还要提供给学生交流写作成果的平台。“以写促读,以读助写”的过程,也是学生汲取作品语言及思想内涵,使之内化为自己积淀的过程。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我们激起学生“写”的兴趣,唤醒他们也许正在沉睡的语文意识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充满信心地去学习语言文字。
总之,阅读教学要秉承“以写助读,以读助写”的传统经验,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扎实的读写能力。只要长期坚持,扎实训练,循序渐进,学生也会“写”出文味,“写”出精彩。
参考文献:
[1]刘济远.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写作能力[J].写作,2003(4).
[2]钱吕明.语文意识培养之我见[J].中学语文教学,2004(8).
[3]张正平,陆燕.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对话[J].语文教学研究,2006(4).
[4]劳秀明.让写作与阅读同行[J].基础教育研究,2009(2).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学校
邮编:315700
“Reading”and“Writing”inReadingTeaching
WangXianying
Abstract:Readingandwritingsupplementseachotherandreadingisthebasisofwriting.Inreadingteaching,Chineseteachersshouldleavespacefor“writing”,helpingreadingwithwritingandpromotingwritingwithreading,thustorealizemutualbenefits.
Keywords:readingteaching;writing;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