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心智疲倦和解决方案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心智疲倦和解决方案

彭明炬

摘要:心智疲倦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节奏把握不当的一种无意识表现。本文就初中化学课堂上学生智力疲倦的特征、成因和解决方案做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心智疲倦;课堂教学;解决方案;兴趣

一、心智疲倦的含义与特征

心智疲倦不同于身体和肌肉的疲劳,是一种心理疲劳,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量过度,神经活动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而产生心理负担过重、心理冲突、情绪不良等导致学习效率低并渴望停止学习活动的心理现象。当出现心智疲倦时,学生心不在焉、意志力减弱、注意力不集中、耳目不聪、神情呆滞、反应缓慢,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表现为缺乏想象力、思维不开阔,失去了青少年应有的朝气、激情和活力,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心智疲倦的成因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假如学生不愿意学习,那只是教师的过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心智疲倦主要可归因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失当。

1.过于严厉,造成课堂气氛紧张

初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了控制学生并完成教学任务,于是从上课开始就严肃起来,学生稍有动作,不问青红皂白,大声呵斥,甚至体罚。师道过分的尊严,在无形中逐渐拉大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影响了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和心灵互通。久而久之,学生只要走进课堂,便正襟危坐,即使回答问题也会战战兢兢,忐忑不安,从身体到大脑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甚至恐惧状态,根本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开阔,这时出现心智疲倦是理所当然的。

2.急功近利,有意提高教学难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适应中考的能力,教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讲完基础知识点边越级将中考题或认为有“价值”的题让学生训练。由于课堂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学、自练、自得的时间较短,学生不能及时地吸收、适时地活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一些题虽贴切中考,技巧精妙,但学生却云里雾里。这样的课堂,学生出现疲劳不以为怪。

3.枯燥乏味,学生感受不到化学妙趣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教材,没有进行有效地取舍、组合、拓展、挖掘;没有将化学中绚丽多姿、妙趣横生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这样,学生会感到课堂形式单调、枯燥乏味、缺少生气、没有创造与悬念,只是简单的重复和记忆,在学生的大脑形不成兴奋点,为了应付中考,不得不身心疲惫地支撑学习,久而久之,厌学情绪大增,心智疲倦加剧。

4.以讲代做,失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学生也只是背实验,没有感官直觉,头脑里呈现的只是教材里“红黄蓝”、“发光”、“放热”、“气体”、“沉淀”等的字样,没有感受到学习化学所带来的乐趣,以至于失去了学生的动力,只是在教师的逼迫和中考的压力下,被动地学习和记忆。于是,心智疲倦便很明显地凸现出来。

三、防止、克服心智疲倦的教学对策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手段,因为一堂成功的化学课,虽使学生付出了紧张艰辛的脑力劳动,但让学生感到的是求知的满足、成功的喜悦和探究的乐趣,这样的课堂学生感受到的是美、是趣、是享受。以下笔者就上述几种教师失当行为,谈谈如何在教学中防止、克服心智疲倦的教学对策:

1.民主教学,营造宽松课堂氛围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差异,要欣赏、鼓励和发展差异,使学生感到愉悦、感到快乐、激发他们的潜能、开启他们的心智,使他们灵感涌动,踊跃发言,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讨论、探究、突破、纠偏、改错,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能力。

由于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虽然讲得详细,但是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时教师切不可向学生奉送真理,而是应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讨论错在何处。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旗帜鲜明地提倡“五敢”:感想、敢说、敢问、敢笑、敢做。学生在课堂上不必受拘束,只要与学习有关,大胆地想我所想、说我所说、做我所做,说得精彩,问得恰当,大家可以鼓掌叫好,说不明白,允许改进重说,即使所说一无是处,教师和同学们也给予充满友情和善意的鼓励。融洽的人际关系如春风、似甘露吹拂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他们的思维活力大长、学习兴趣倍增,从而消除心智疲倦。

2.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稳步实现自我突破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说:“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学生学习新知识,不可能短时间能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故教师在授课时对学生的训练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消化、理解、领悟、熟练的过程,稳步提高,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并从中清晰地看到自己前进的脚步,树立向更新的制高点冲击的信心和勇气。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最重要的一个定律,是从量的方面探究化学变化的重要依据,不但在初中应用广泛,而且在高中的学习、中也是一个热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应仔细斟酌做出科学的设计。

3.趣课情深,保持学生大脑的兴奋度

戏曲界有一句行话:“连自己都感动不了的戏千万不要去上演。”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化学中的趣、美等,并用艺术的教学语言引发学生思想的共鸣,使学生在享受趣、美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学好化学的愿望。

在讲到“环境保护”时,笔者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小桥流水人家”、“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等古典诗词来描述诱人的自然美景;用“千里黄云白日曛”,“大漠风尘日色昏”来描述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这些诗词宛如一股清新的泉水沁进学生的心肺,令其心旷神怡。同时将化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严肃教条的形象,变为活泼可爱可亲的形象,还能激发起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激发他们不懈求知的精神力量。

4.展现实验、实践魅力,品味成功的喜悦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学过程最优化不仅要求科学地组织教师的劳动,还要求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验是学生对化学学习、保持兴趣的一个基本的因素,在教学中,笔者不但自己做实验,而且让学生走上讲台,亲己操作实验,或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并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体验成功的乐趣。

总之,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用科学艺术的语言、变化多样的方法、春风化雨的柔情,赶走学生的心智疲倦,激发其不懈努力的斗志,促进化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宏志.论批判性思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2]王志敏,马计斌.浅析批判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

[3]钱海锋,王伟群.论批判性思维内涵及其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07(1).

[4]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二中342200)

标签:;  ;  ;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心智疲倦和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