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企业的经验是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日经BP社社长谈“中日企业知识产权诉讼战”(论文文献综述)
尤立[1](2020)在《日本财界对战后日本外交决策的影响》文中指出二战之后成立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济同友会和日本商工会议所等财界团体构成了我们今天普遍意义上的财界,这些财界团体是日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日本的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积极参与日本的外交决策过程并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这一方面得益于财界在日本战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与中央官僚机构和自民党结成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与日本战后所制定的经济外交战略相关。而随着战后日本政治的发展,日本的外交决策过程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权力主体参与到外交决策过程之中。财界除了仍然以自民党和中央官僚机构为主要影响对象以外,也通过与其他权力主体的合作或竞争来影响日本的外交决策,与此同时财界影响外交决策的方式也变得更为多元化。财界虽然在外交决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但是财界在影响日本外交决策方面并不总是能够取得成功,其还要受到自身内部成员利益冲突、决策体系、其他利益集团竞争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等因素的限制。
陈爽[2](2020)在《《2025年的区块链革命》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发展,新型技术不断出现。继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之后,“区块链”应运而生,有望应用于政治、医疗、交通等领域,并被预测为能够改变我们生活的三大技术之一。因此,本次翻译实践文本选自水野操所着的《2025年的区块链革命》。希望借此帮助读者更加了解区块链,也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能为区块链相关的翻译提供参考。该本文属于信息型文本。笔者在翻译过程中,以目的论为翻译策略,基于本文以“向普通大众介绍区块链及其可能的应用领域”为目的,在保证原文信息完整的情况下,采用替代、意译、重组、分译、增译等翻译技巧,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包括引言、翻译实践简介、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案例分析、结语,共五个部分。其中,案例分析是核心内容,分为三个案例。一是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需要先掌握其基本含义,再结合语境,选取适当的翻译技巧,使译文通俗易懂。二是标题的翻译,需要先仔细阅读标题下的正文内容,并在保证标题信息完整的基础上,调整语序。三是长句的翻译,需要先提出主干,再层层分析,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得出译文。
冯宇[3](2019)在《《一本书读懂人工智能系统项目》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世界迎来了一个科技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智能化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的普及在为产业带来模式变革的同时,也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中国和日本作为邻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有着诸多交流,尤其在科技领域,两国之间的科技交流和合作不断深入,并且规模呈扩大趋势。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一本书读懂人工智能系统项目》为源语材料。该书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从技术层面介绍了人工智能系统的规划、开发、使用以及维护等内容。有助于我国更好地了解日本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发展,也将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次翻译实践,笔者以美国着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奈达在定义“翻译”一词时表示,译文需要“再现源语的信息”,即准确输出原文信息,符合科技语篇翻译的要求。在遵循奈达“功能对等”原则的基础下,笔者针对具体案例,采取变通的手段进行翻译,以便使译文传达的信息更加准确。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任务描述,主要介绍作品原文,并交代翻译实践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为任务过程,包括译前准备、文本分析、过程描述和译后事项。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是本翻译实践报告的重心部分。主要针对个别词汇和句子的翻译进行分析和说明,包括专业词汇的翻译、词汇翻译中的变通手段、句子翻译中的变通手段三个主干部分。第四部分为实践总结,总结笔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启示。
陈若萱[4](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认为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丁颖[5](2018)在《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亟待提高的城市化水平与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共同决定了住宅高层化、工业化这一发展方向。为完善我国高层住宅的技术体系、改变技术同质化倾向、改进原有粗放的管理模式,探索让普通民众乐于接受、适合国情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文献、实地调查、结合建筑实例进行跨学科的探索,提出一套符合当前愿景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论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外、国内高层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历程,研究设计与建造模式以及相关技术体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通过比较与分析,找出我国已有体系的不足,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面向建造的产品设计理论及整套标准化设计、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及既有研究成果,提出基于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新型建造模式理论,在当前钢筋混凝土现浇建造的四大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找出其不足并进行技术优化,探索新型现浇工业化建造方法,并提出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原理;此外,以BIM技术、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支撑,进行BIM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编码新方法,为设计—建造一体化协同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论文从设计与建造模式的角度出发,梳理了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的技术脉络,提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面向建造工业化的产品设计模式的整套设计方法论,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构建了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建造模式理论,提出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原理,拓展了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提出设计—建造全过程协同的理论,并进行基于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支撑下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构件编码的新方法,为我国实现住宅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杨松[6](2018)在《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文中研究指明日本动漫产业涉及领域广泛,产业链完善,是其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对外传播日本文化的重要途径。我国与日本一衣带水,由于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日本动漫产品受到青少年的关注和喜爱,他们深受日本文化影响,这种影响也反映和渗透到中国青年一代的动漫创作。近年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动画电影和动画系列剧。但是与动漫大国日本相比,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仍有不成熟之处。如何向日本借鉴经验发展自身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1980-2017年日本动画和漫画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以传播媒介的变化对这一传播过程做出阶段划分。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考察了首部传入中国的日本动画及漫画等,描述了这一传播过程的开端。第二章梳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动漫通过官方电视台的播放情况。第三章讨论了九十年代到世纪初在DVD等新型媒介的影响下,日本动漫在中国传播过程的高潮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考察了中国首部新漫画刊物等。第四章主要考察新世纪初至今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日本动漫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本文把日本动漫在其国内的发展和它们在中国的传播联系起来考察,为理解日本动漫传播的起伏与发展提供更大的历史背景。同时,本文也以传播媒介的变化为线索,勾勒日本动漫的在华传播的变化,理解传播技术的发展对传播过程的深刻影响。通过对日本动漫传播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希望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杨悦[7](2018)在《伪满时期《盛京时报》“主办事业”研究(1931—1944)》文中研究指明《盛京时报》从1906年10月18日在东北奉天(沈阳)创刊,到1944年9月并入《康德新闻》发行时间长达38年,在38年的报道中记录了东北地区从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到伪满洲国等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生活。伪满洲国时期《盛京时报》是日本殖民主义者最具信赖的舆论宣传媒介,也是东北地区当时发行量第一对民众有重要影响的报纸之一。因而以伪满时期《盛京时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主办各项活动即“各项事业”进行考察,从而深刻阐释伪满洲国作为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我们对于一种社会形态的考察,需要借助很多手段。社会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而大众传播媒介则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往往一种社会形态发生转变,都会引起大众传播媒介相对调整和变化;同时,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大众传播媒介通过舆论引导、文化教育及审美情趣等影响,使公众思想和意识形态得到转变,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本文试图以东北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大众传播媒介、当时发行量第一位的中文大报《盛京时报》作为考察对象,通过深入分析、阐释“满洲国”时期以《盛京时报》组织和举办的各项活动“事业”,以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切入点,进而深入挖掘和详细阐释日本对中国东北殖民时期,如何运用大众传播工具构建其殖民文化意识形态,改变民众的思想状态及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状况。通过本研究,作者详细阐释伪满时期《盛京时报》以报纸名义组织兴办的各项活动,如“盛京赏”活动,《盛京时报》每年在“满洲国”分别以“科学”、“体育”、“文艺”、“语学”等名义评选出各方面的杰出人才;“京吉驿传马拉松大会”活动,以《盛京时报》的名义每年春季在新京(长春)和吉林国道上举办的“马拉松大会”体育活动;“满洲优良儿童表彰会”在“全满”各地选拔“优良儿童”若干名进行表彰,并组成“儿童使节团”赴日本进行交流。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盛京时报》组织和举办的这些活动“事业”,并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有日本殖民主义者强大的文化殖民构建的内容,因而对其考察是真实了解东北作为“满洲国”时期特殊历史社会形态全貌的重要途径,意义极其重大。本文作者认为日本殖民主义者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不仅是用武力侵占东北领土,掠夺东北地区的资源,更主要的是日本通过《盛京时报》等大众传播手段对东北民众实施文化、教育、审美情趣、政治倾向、民族信仰、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完全转变,以日本殖民文化建构的形态改变东北地区人民的整体状况。这种殖民文化意识形态的构建在伪满时期《盛京时报》举办的各项“事业”中被完全、充分地展现出来。可以非常肯定地说,《盛京时报》主办的各项活动即各项“事业”,是日本殖民主义者有意识地、有步骤和层次地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构建的重要的内容。《盛京时报》主办的“盛京赏”活动可以成为日本殖民文化形态的基本模式被诠释,在当时东北社会,文化构建者抓住了文化中科学技术、文学、体育、语言等基本内容,建立了强大的“模范效应”,对受众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起到了殖民文化渗透作用。这种殖民文化构建的方式不仅以文艺、体育、语言、教育、旅行观光、慈善宣传等方面进行,而且深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层面,利用《盛京时报》作为媒介以日本殖民文化的要求树立“模范”、“英雄”的效应,对民众的思想意识形态进行改变,以期达到改变东北民众的思想意识形态,按照日本统治者的要求重新构建文化价值观念。本文认为在伪满时期《盛京时报》主办的“各项事业”中,《盛京时报》本身身份和地位发生了重大转变,通过举办“各种事业”,《盛京时报》在伪满时期的社会角色已然从为日本殖民文化宣传社会角色转变成为文化构建的直接引导者和实施者。这一观点对我们研究伪满时期的《盛京时报》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及对其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文慧[8](2018)在《《日本游戏产业史,游戏软件的巨人们》(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以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游戏产业整体发展规模壮大。据2017年11月30日中国印象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委员会月发布《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2036.1亿元,游戏用户规模达到5.83亿人。在日本的游戏《旅行青蛙》火遍中国大江南北的同时,中国的游戏《荒野行动》也在不声不响占据日服榜首,形成了文化的互相输出。游戏产业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游戏从本土的文化中诞生,了解一个国家的游戏产业,一定意义增进异文化交流。《日本游戏产业史,游戏软件的巨人们》是由日经BP社取材班于2016年12月出版的图书。全书分为5章,共467页。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第2章256页-279页“万代南梦宫娱乐”和第3章370页-393页“索尼互娱”为文本,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进行翻译例分析。
符亦文[9](2015)在《论动画的跨文化传播》文中认为本文试图以动画本体论为出发点探讨动画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跨文化传播中建构文化空间与形塑国家形象的可能性。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表达,更是传播。在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时代,动画以夸张、变形的艺术风格给观影者带来最直观、最迅捷的视觉震撼体验。但是,本文并不限于在一般意义上探讨动画的艺术本质及其相较其它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文化传播优势,而是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动画作为文化载体在跨文化传播中承担的文化传播功能。探讨动画的文化传播功能的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对当下普遍将其视为"小儿科",仅看见其显现的娱乐性而忽视它隐含的意识形态特质的思维定势进行反思,更在于审视和思考如何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以动画作为媒介表达与建构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本文在于积极回答时代课题。随着全球化浪潮、视听文化以及新媒体合流的加剧,国与国之间的地缘边界变得日益模糊,不同国家之间力量的角逐也由之前"硬实力"的较量变成"软实力"的比拼。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性。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能对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对外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中国经济大国的形象已经确立,可是文化大国的形象却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不是文化传播大国,更不是文化输出大国。传播力的滞后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西方人心目中固化、扭曲的"中国形象",使"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而且也让国外传播媒介"趁虚而入",强势占领国内市场,"哈美"、"哈日"、"哈韩"风此起彼伏。所以本文研究内容正视社会现实,它也许不能完全改变跨文化传播视域中异化的"中国形象",但却为"中国形象"的重塑提供了可能;它也许无法在短期内改变"西风"压倒"东风"的文化生态,但至少为中华民族何以重拾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等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尹晓玉[10](2014)在《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研究 ——以冈山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要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频率和速度,以知识的创新与活用为目的的产学合作应运而生。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实质表现在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仅靠企业自身力量难以跟上科技更新的速度,因此必须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借助他们高水平的师资、富有创新才能的科研人员和完备的科研设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高校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边缘被推到了中心位置,大学不仅要在知识创新和培养人才方面有所作为,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的社会服务职能也被重新认识。日本产学官合作模式从建立至今一直处于螺旋上升态势,国家、产业界、高校三方面越来越紧密的合作,不仅使日本经济得到了发展,也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宝贵的财富。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章节,即引言、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理论基础、战后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政策引导、日本产业界对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影响、冈山大学产学官合作实施、结语。引言。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对日本产学官合作研究现状,产学官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产学官合作”、“知识经济”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的理论基础。通过三重螺旋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理论的阐述和分析,为产学官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章,战后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政策引导。根据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的时代背景与发展特点,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从二战后到七十年代从管制走向缓和的产学官合作政策、八十年代缓慢进行的产学官合作政策、九十年代互动深化的积极合作政策和新时期的产学官合作政策。第三章,日本产业界对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的影响。根据日本产业界对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的促进作用分三个阶段,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产业界促进产学官合作,七八十年代产业界影响产学官合作,九十年代至今产业界促进产学官合作。第四章,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实施个案研究——以冈山大学为例。分析冈山大学产学官合作组织机制、运营机制、保障机制,以及取得的成效,明确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发展现状。第五章,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启示。结语。
二、日本企业的经验是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日经BP社社长谈“中日企业知识产权诉讼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企业的经验是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日经BP社社长谈“中日企业知识产权诉讼战”(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财界对战后日本外交决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战后日本外交决策中的财界地位 |
第一节 财界及其与各权力主体关系 |
一、直接权力主体 |
二、间接权力主体 |
第二节 日本外交决策权与决策主体 |
一、日本政府权力区域划分 |
二、日本宪法分权原则及对政府权力限制 |
第三节 战后财界影响外交决策的机遇及条件 |
一、战后经济重建 |
二、经济外交 |
第二章 日本外交决策模式与过程 |
第一节 外交决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模式 |
一、理性决策模式 |
二、组织过程模式和官僚政治模式 |
三、心理认知模式 |
第二节 日本外交决策分析模式 |
一、三角柱模式与多元模式 |
二、常规决策模式、政治决策模式、关键决策模式 |
第三节 财界影响日本外交决策的理论模式 |
一、精英决策模式 |
二、政策过程模式 |
第四节 日本外交决策过程 |
一、常规型外交决策议题的决策过程 |
二、政治型外交决策议题的决策过程 |
三、关键型外交决策议题的决策过程 |
第三章 财界影响外交决策的方式及限制 |
第一节 财界影响外交决策的方式 |
一、个人联系 |
二、向政府提交政策报告书 |
三、政治献金与选举投票 |
四、寻求精英人物代理 |
五、操纵新闻媒体影响决策 |
第二节 从日新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评估财界影响力度 |
一、日本与新加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背景 |
二、经济团体联合会积极参与的动机 |
三、经济团体联合会参与日本-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的举措 |
第三节 财界影响日本外交决策的限制 |
一、财界内部成员利益冲突 |
二、外交决策体系的限制 |
三、其他利益集团的竞争 |
四、国家发展战略的限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2025年的区块链革命》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1章 引言 |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 |
1.2 实践报告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
2.1 翻译实践内容简介 |
2.2 翻译过程简介 |
第3章 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 |
3.1 文本分析 |
3.2 文本特点及翻译策略 |
3.3 译前准备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文化负载词 |
4.2 标题的翻译 |
4.2.1 名词结句的标题 |
4.2.2 动词结句的标题 |
4.2.3 助词“か”结句的标题 |
4.3 长句的翻译 |
4.3.1 长定语句 |
4.3.2 长补语句 |
4.3.3 复句 |
第5章 结语 |
5.1 问题点总结 |
5.2 翻译实践心得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3)《一本书读懂人工智能系统项目》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1 任务描述 |
1.1 作品原文介绍 |
1.2 翻译任务简介 |
1.2.1 翻译实践的背景 |
1.2.2 翻译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
2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工具的准备 |
2.1.2 翻译理论的准备 |
2.1.3 平行文本的准备 |
2.2 文本分析 |
2.2.1 文本类型 |
2.2.2 语言特点 |
2.3 过程描述 |
2.4 译后事项 |
3 案例分析 |
3.1 专业词汇的翻译 |
3.1.1 专业术语的翻译 |
3.1.2 缩略语的翻译 |
3.2 词汇翻译中的变通手段 |
3.2.1 词性的转换 |
3.2.2 肯定与否定的转换 |
3.3 句子翻译中的变通手段 |
3.3.1 成分换位 |
3.3.2 语态的转换 |
4 实践总结 |
4.1 小结 |
4.2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原文与译文 |
附录B 术语对照表 |
致谢 |
(4)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5)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宅的高层化和高层住宅的工业化趋势 |
1.1.2 工业化背景下传统建筑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反省与思考 |
1.1.3 我国住宅产业化面临的困境 |
1.1.4“唯预制装配式”工业化住宅的困惑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工业化 |
1.2.2 建筑工业化与住宅工业化 |
1.2.3 工业化住宅与装配式住宅 |
1.2.4 高层住宅 |
1.2.5 高层工业化住宅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1 住宅工业化的研究 |
1.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 |
1.3.3 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问题提出 |
1.4.2 研究的目的 |
1.4.3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历史沿革及相关理论 |
2.1 国外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
2.1.1 历史与社会背景 |
2.1.2 高层住宅工业化建造工艺的萌芽:1990s~2010s |
2.1.3 大量性与个性化:1940s~1960s |
2.1.4 体系化、通用化与多样化:1970s~1990s |
2.1.5 智能化与可持续:21 世纪 |
2.2 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
2.2.1 历史与社会背景 |
2.2.2 高层住宅工业化技术的起步:1950s~1970s |
2.2.3 预制装配体系的的没落和现浇体系的兴起:1980s~1990s中期 |
2.2.4 预制装配整体式工业化住宅的复兴:1990s末期 ~2010s |
2.2.5 科学工业化模式的探索:2010s至今 |
2.2.6 香港与台湾地区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
2.3 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工业化建造方式的相关理论 |
2.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的材料分类 |
2.3.3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结构体系 |
2.3.4 体系的专用与通用理论 |
2.4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技术策略的启示 |
2.4.1 总结与评述 |
2.4.2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技术策略的启示 |
第三章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
3.1 建筑构件体系 |
3.1.1 建筑构件体系的定义 |
3.1.2 建立建筑构件体系的重要性 |
3.1.3 信息技术对建筑构件体系的影响 |
3.2 构件体系的分类原则 |
3.2.1 科学性和体系化原则 |
3.2.2 唯一性原则 |
3.2.3 等寿命周期的原则 |
3.2.4 建造流程为准的原则 |
3.2.5 重连接逻辑的原则 |
3.3 构件体系的分类方法与步骤 |
3.3.1 分类方法 |
3.3.2 分类步骤 |
3.4 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的分类 |
3.4.1 结构体系 |
3.4.2 外围护体系 |
3.4.3 内分隔体系 |
3.4.4 内装修体系 |
3.4.5 管线设备体系 |
3.5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
3.5.1 面向工业化建造的产品设计模式 |
3.5.2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原则 |
3.5.3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标准化设计方法 |
3.5.4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 |
第四章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技术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模式 |
4.1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 |
4.1.1 现浇工业化概念廓清 |
4.1.2 钢筋混凝土现浇技术的发展 |
4.1.3 既有现浇建造体系解读 |
4.1.4 当前建造体系的评述与启示 |
4.2 钢筋混凝土建造模式的四大技术体系 |
4.2.1 混凝土体系 |
4.2.2 模板体系 |
4.2.3 钢筋体系 |
4.2.4 脚手架体系 |
4.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的目标 |
4.3.1 充分发挥混合一体化材料特性 |
4.3.2 实现整体性与可靠性 |
4.3.3 追求经济性与适应性 |
4.3.4 现场化与工厂化的优化结合 |
4.4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技术体系架构 |
4.4.1 混凝土工厂化、商品化 |
4.4.2 结构体刚性钢筋笼生产工厂化、建造装配化 |
4.4.3 模架工具化、模板一体化 |
4.4.4 架子装备化 |
4.4.5 建造智慧化 |
4.5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 |
4.5.1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的生产 |
4.5.2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的生产 |
4.5.3 三级工业化装配——整体性连接 |
第五章 基于BIM信息化平台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 |
5.1 协同的概念及设计—建造协同的支撑技术 |
5.1.1 协同的概念 |
5.1.2 BIM技术概述 |
5.1.3 物联网与电子定位技术 |
5.2 设计—建造关联性的演化进程 |
5.2.1 远古时代:建造的本源 |
5.2.2 手工艺时代:原生同一 |
5.2.3 机械化时代:分化自治 |
5.2.4 工业化时代:趋向并行 |
5.2.5 信息化时代:数字协同 |
5.3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目标与原则 |
5.3.1 协同目标 |
5.3.2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原则 |
5.4 基于BIM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平台搭建 |
5.4.1 构件库的创建步骤及其关键技术 |
5.4.2 基于构件体系的构件分类与编号 |
5.4.3 建筑构件的编码体系 |
5.4.4 信息创建的插件体系 |
5.4.5 建筑构件定位追踪体系 |
5.5 设计—建造协同工作内容 |
5.5.1 设计阶段工作内容 |
5.5.2 生产阶段工作内容 |
5.5.3 构件运输阶段工作内容 |
5.5.4 建造阶段工作内容 |
第六章 装配式刚性钢筋笼高层保障性住房设计与建造实践 |
6.1 项目概况及场地布局 |
6.1.1 项目概况 |
6.1.2 场地布局 |
6.2 高层保障性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设计 |
6.2.1 结构体系设计 |
6.2.2 外围护体系设计 |
6.2.3 内分隔体系设计 |
6.2.4 内装修体系设计 |
6.2.5 管线设备体系设计 |
6.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体系的技术构成 |
6.4 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式建造 |
6.4.1 工地工厂的准备 |
6.4.2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工厂化生产 |
6.4.3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现场化生产 |
6.4.4 三级工业化装配:构件工位上整体性连接 |
6.5 协同技术的运用 |
6.5.1 设计—建造协同实践 |
6.5.2 构件编码在项目中的应用 |
6.6 建造实践总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发展趋势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1 层保障房主要建造图纸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日本动漫传入中国的发端 |
第一节 战后日本动漫第一次发展热潮——现代电视动画的诞生 |
第二节 《铁臂阿童木》:中国与日本动漫的邂逅 |
第三节 手冢治虫:中日友好的使者 |
第四节 日本漫画在中国的初次登场 |
第二章 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官方电视台传播(1981-1990) |
第一节 日本动漫经历的第二次发展热潮——受众面的扩大 |
第二节 中央电视台作为唯一引进渠道(1981-1982) |
第三节 地方电视台开始引进日本动画片(1983) |
第四节 美国经典动画开始集中登陆(1986) |
第三章 日本动漫在中国引进高潮期及盗版传播(1991-2006) |
第一节 日本动漫经历的第三次发展热潮——成熟的动漫产业链及商业运作模式 |
第二节 盗版漫画及光碟兴起 |
第三节 中国早期漫画杂志及“5155工程” |
第四节 外国动画禁播与对国产动漫的扶持 |
第四章 日本动漫在中国传播平台的转变(2007-至今) |
第一节 新世纪日本动漫创作的转变 |
第二节 中国市场的繁荣:网络时代观众的选择性与互动性 |
第三节 动画电影及日本动漫第四次发展热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伪满时期《盛京时报》“主办事业”研究(1931—194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关于“主办事业”的概念 |
第三节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研究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六节 本研究主要创新性 |
第一章 《盛京时报》综述 |
第一节 《盛京时报》的创办及社会影响 |
第二节 报社基本情况 |
一、报社地址 |
二、资金 |
三、报社的社长及组织机构 |
四、关于《盛京时报》附属子报及支社 |
五、报纸版面、报社的设备、广告及发行情况 |
第三节 《盛京时报》办刊宗旨 |
第二章 伪满时期《盛京时报》报社成员及主要编辑概况 |
第一节 《盛京时报》报社成员概述 |
第二节 报社主要成员个人经历 |
一、染谷保藏 |
二、菊池贞二 |
三、穆儒丐 |
四、金小天 |
五、关于芙蓉和菲女 |
六、李雅森 |
七、于莲客 |
八、王秋萤 |
第三章 伪满时期《盛京时报》举办各项“事业”概述 |
第一节 关于《盛京时报》“举办事业”的概念 |
第二节 《盛京时报》“举办事业”的传统 |
第三节 伪满时期《盛京时报》举办各项“事业”背景及意义 |
第四节 伪满时期《盛京时报》所举办的各项“事业” |
第四章 “盛京赏”:勾勒殖民文化蓝图 |
第一节 “盛京赏”概况 |
第二节 “盛京赏”推出的目的及社会背景 |
第三节 “盛京赏”历年获奖情况及推荐单位 |
一、“盛京赏”历年获奖情况总结 |
二、关于“盛京赏”人才推荐单位 |
第四节 殖民文化形态的呈现与表述 |
一、奖项设置:全盘复制日本“朝日文化赏” |
二、医学:极具殖民性“西医文化” |
三、文艺:新文学取代传统文学成为文学主流 |
四、体育:一种对战争的隐喻 |
五、语学:“日满一德一心”的殖民文化呈现 |
第五章 “优良儿童表彰会”活动:“英雄”与“仪式” |
第一节 “日本纪元2600年”与“满洲优良儿童表彰会” |
第二节 对“满洲优良儿童表彰会”活动的策划和报道 |
一、《盛京时报》关于此次活动的策划 |
二、《盛京时报》关于此次活动的报道 |
第三节 “英雄”:殖民文化下培养出来的“优良儿童” |
一、“英雄”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意义 |
二、日本殖民文化塑造出来的“英雄”或“模范” |
第四节 用“仪式”进行的“拓殖教育”:“儿童使节壮行会” |
一、“满洲国”“仪式”传统 |
二、用“仪式”进行的“拓殖教育” |
第六章 “体育事业”:对“战争”的隐喻 |
第一节 《盛京时报》对“体育”方面内容的策划及报道 |
第二节 《盛京时报》主办的各项“体育事业” |
一、主办的各项“体育事业” |
二、对《盛京时报》主办“体育事业”的总结 |
第三节 日本的体育竞技传统与“满洲国”体育的发展 |
一、体育竞技和体育比赛方面 |
二、体育场馆建设和民众体育活动 |
三、体育组织和团体机构 |
四、关于体育制度和体育教育 |
第四节 利用体育运动作为殖民文化宣传的手段 |
一、以“体育”为内容的殖民文化宣传 |
二、《盛京时报》主办“体育事业”的殖民宣传 |
第五节 体育作为“战争”的隐喻和象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观光事业”:“观光旅行”与“开拓殖民” |
第一节 行者笔下的东北风貌与近代东北的旅游事业发展 |
第二节 《盛京时报》对“满洲观光事业”的报道和策划 |
一、《盛京时报》主办的“观光事业” |
二、《盛京时报》对“观光事业”的相关报道 |
第三节 “满洲国”利用媒介打造的“旅行观光”文化 |
一、“满洲观光联盟” |
二、关于“日本国际观光局” |
三、关于“满洲旅行俱乐部” |
四、“满洲国”关于“观光旅行”方面的刊物 |
第四节 对《盛京时报》主办“观光事业”评价 |
第八章 “慈善事业”:打造“王道乐土”政治幻象 |
第一节 近代以来东北慈善事业发展基础 |
一、慈善机构 |
二、赈灾筹款 |
三、设立粥厂 |
四、卫生防疫 |
第二节 “满洲国”对慈善事业大力宣传的动机 |
一、自然灾害和疫情 |
二、国内外势力的抵制 |
三、关于东北的“赤化”问题 |
第三节 主办“岁末同情周间”活动 |
一、“岁末同情周间”活动内容 |
二、以1939年为样本的“岁末同情周间”分析 |
第四节 利用媒体打造“王道乐土”的政治幻象 |
一、营造一种有别于真实世界的“拟态环境” |
二、打造“王道乐土”的政治幻象 |
第五节 对以“岁末同情周间”等慈善事业宣传的评价 |
一、“岁末同情周”是日伪进行慈善宣传的重要手段 |
二、客观上完善了慈善机构及医药卫生防疫体系 |
三、客观上对普及了东北地区文化教育 |
结论 |
一、伪满时期《盛京时报》主办的各项“事业”评价 |
二、本文的意义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8)《日本游戏产业史,游戏软件的巨人们》(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以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翻译文本背景 |
1.2 翻译目的 |
1.2.1 文化交流 |
1.2.2 产业借鉴 |
第二章 翻译文本概述 |
2.1 文本介绍 |
2.1.1 文本内容 |
2.1.2 文本特征 |
2.2 纽马克与交际翻译 |
2.3 翻译过程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游戏术语的翻译 |
3.1.1 游戏作品、动漫名称、影视作品、游戏公司等名词 |
3.1.2 游戏专业术语 |
3.1.3 游戏简称和缩略语 |
3.2 句法翻译 |
3.2.1 含时间句法翻译 |
3.2.2 补充主语的句法翻译 |
3.3 交际翻译理论视域下的篇章翻译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游戏作品,动漫、影视作品名称 |
附表二 游戏公司名 |
附表三 游戏专业术语表 |
附表四 游戏缩略语 |
附录一 翻译文本1万代南梦宫娱乐 |
附录二 翻译文本2索尼互动娱乐 |
(9)论动画的跨文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领域的历史回顾 |
1.3 研究的价值与内容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2 动画与文化空间 |
2.1 动画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
2.1.1 借力类像展示狂欢 |
2.1.2 反拨异化回归童真 |
2.1.3 超越平凡营造梦想 |
2.2 文化、文化空间 |
2.2.1 "文化"概念界定 |
2.2.2 文化空间 |
2.2.2.1 文化空间内涵:文化即建构 |
2.2.2.2 文化空间外延:文化即传播 |
2.3 动画文化空间建构 |
2.3.1 动画文化空间构成 |
2.3.1.1 动画与原型 |
2.3.1.2 动画与意识形态 |
2.3.1.3 动画与民族性 |
2.3.2 动画文化空间呈像 |
2.3.2.1 假定与幻想延续的超现实 |
2.3.2.2 夸张与变形激发的超真实 |
2.4 结语 |
3 动画与国家形象 |
3.1 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 |
3.1.1 文化共享:扩展群体边界 |
3.1.2 形象塑造:建构符号意义 |
3.2 动画与国家形象 |
3.2.1 动画:国家形象演绎之名片 |
3.2.2 动画:国家形象叙事之媒介 |
4 忘中国化: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身份疏离 |
4.1 什么是"忘中国化" |
4.2 "忘中国化"表征 |
4.2.1 悬置的传者 |
4.2.1.1 动画企业:文化自觉的缺席 |
4.2.1.2 独立动画人:自我东方化 |
4.2.1.3 政府机构:文化担当的失衡 |
4.2.2 隔阂的内容 |
4.2.3 缺失的介质 |
4.2.4 搁浅的受众 |
4.3 结语 |
5 去中国化: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现实语境 |
5.1 什么是"去中国化" |
5.2 "去中国化"何以设障" |
5.2.1 跨文化传播的制约性 |
5.2.1.1 "西学东渐"的历史与惯性灌输 |
5.2.1.2 "全球化"之语境与非等量传播 |
5.2.1.3 "亚文化"的界定与误读 |
5.2.2 国产动画他者接受的预设性 |
5.2.2.1 "过滤"的接受机制 |
5.2.2.2 "被塑"的期待视域 |
5.2.2.3 "臆造"的中国形象 |
6 再中国化: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艰难探索 |
6.1 什么是"再中国化" |
6.2 如何"再中国化" |
6.2.1 "乌托邦"叙事与国家形象 |
6.2.1.1 "美国梦"与美国动画 |
6.2.1.2 "酷日本"与日本动画 |
6.2.1.3 "中国梦"与中国动画 |
6.2.2 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内容选择 |
6.2.2.1 本土经验与普世价值平衡 |
6.2.2.2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并置 |
6.2.2.3 文化认同与文化改写结合 |
6.2.3 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渠道研究 |
6.2.3.1 自我传播与他者传播相融 |
6.2.3.2 官方媒介与民间组织互渗 |
6.2.3.3 传统媒介与新媒体互动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个人简历 |
(10)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研究 ——以冈山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五、 概念界定 |
(一) 产学官合作 |
(二) 知识经济 |
第一章 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的理论基础 |
一、 三重螺旋理论 |
(一) 三重螺旋理论的产生 |
(二) 三重螺旋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
二、 人力资本理论 |
三、 全人教育理论 |
第二章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政策引导 |
一、 二战后到七十年代从管制走向缓和的产学官合作政策 |
二、 八十年代缓慢进行的产学官合作政策 |
三、 九十年代互动深化的积极合作政策 |
四、 新时期的产学官合作政策 |
第三章 日本产业界对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的影响 |
一、 五六十年代产业界促进产学官合作 |
(一) 产业合作组织促进产学官合作 |
(二) 产学合作教育促进产学官合作 |
二、 七八十年代产业界影响产学官合作 |
(一) 企业内培训影响产学官合作 |
(二) 共同研究中心推进产学官合作 |
三、 九十年代后产业界促进产学官合作 |
(一) 企业外培训促进产学官合作 |
(二) 共同研究制度发展推动产学官合作 |
第四章 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实施个案研究——以冈山大学为例 |
一、 冈山大学产学官合作组织机制 |
(一) 冈山大学研究推进产学官合作机构的建立 |
(二) 冈山大学研究推进产学官合作机构构成 |
二、 冈山大学产学官合作运营机制 |
(一) 产学官融合中心的运营 |
(二) 知识财产本部的运营 |
(三) 研究推进本部的运营 |
(四) 社会合作本部的运营 |
(五) 产学官合作本部的运营 |
(六) 新医疗创造支援本部与新技术研究中心的运营 |
三、 冈山大学产学官合作保障机制 |
(一) 国家、学校政策保障 |
(二) 内外部奖励资金保障 |
(三) 研究成果的产生与宣传保障 |
四、 冈山大学产学官合作成效 |
第五章 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启示 |
一、 政府的引导与协调 |
(一) 政府完善法律政策 |
(二) 政府建立中介机构 |
(三) 政府充分的财政支持 |
二、 产业界的积极参与 |
(一) 产业界的建议建言 |
(二) 企业内外教育培训 |
三、 高校主动营造合作氛围 |
(一) 构建区域性大学共同体 |
(二) 构建校内合作组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二、 日文文献 |
后记 |
四、日本企业的经验是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日经BP社社长谈“中日企业知识产权诉讼战”(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财界对战后日本外交决策的影响[D]. 尤立. 外交学院, 2020(07)
- [2]《2025年的区块链革命》翻译实践报告[D]. 陈爽.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3]《一本书读懂人工智能系统项目》的翻译实践报告[D]. 冯宇.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4]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5]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D]. 丁颖. 东南大学, 2018(05)
- [6]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D]. 杨松.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7]伪满时期《盛京时报》“主办事业”研究(1931—1944)[D]. 杨悦. 吉林大学, 2018(12)
- [8]《日本游戏产业史,游戏软件的巨人们》(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以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D]. 赵文慧. 东华大学, 2018(06)
- [9]论动画的跨文化传播[D]. 符亦文. 浙江大学, 2015(07)
- [10]日本高等教育产学官合作研究 ——以冈山大学为例[D]. 尹晓玉.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