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方法的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生产效率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国际上生产率研究的重点从曾经的偏要素生产率转向全要素生产率。中国森林资源有限,林业生产发展仅依靠资源要素投入的增加是不可行的,所以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价值的产出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成为衡量增长质量的重要尺度,这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密切相关。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中国营林业和森工业的发展和地区间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概念、理论,并从非参数方法的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我国林业近十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1998-200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营林产业和森工产业的生产效率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运用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等,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我国林业生产水平不容乐观,各地区的运营、技术效率低下。其中规模效益难以发挥、科学技术创新水平低是制约其技术效率的瓶颈。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省份分布在东北、南方和西部地区,呈现出一定的区域集中现象。表明这些区域具有很大的林业经济增长潜力,目前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在动态研究中,我国营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为2.9%,主要原因为技术进步。基于对全国林业生产效率实证分析结果的总结,结合我国林业发展规划,从中观层面提出区域林业发展的具体化建议,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完成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
  • 1.2.2 林业相关效率研究进展
  • 1.2.3 小结
  • 1.3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与理论依据
  • 2.1 与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林业的定义和范围界定
  • 2.1.2 生产率的概念
  • 2.1.3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 2.2 生产效率评价方法
  • 2.2.1 计量生产模型
  • 2.2.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 2.2.3 指数法
  • 2.2.4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2.2.5 生产效率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 2.3 林业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2.3.1 经济增长理论
  • 2.3.2 林业经济理论
  • 2.3.3 区域经济理论
  • 3 全国林业经济发展概况
  • 3.1 我国林业生产自然地理特点
  • 3.2 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 3.3 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 3.3.1 粗放经济增长方式
  • 3.3.2 地区发展不均衡
  • 3.3.3 林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 4 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4.1 决策单元的选取
  • 4.1.1 决策单元的定义
  • 4.1.2 决策单元的确定
  • 4.2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 4.2.1 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 4.2.2 指标数据处理
  • 4.3 全要素生产率DEA评价
  • 4.3.1 静态效率分析
  • 4.3.2 动态效率分析
  • 4.3.3 我国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 5 区域林业生产比较
  • 5.1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比较
  • 5.2 区域森林资源禀赋状况比较
  • 5.3 区域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 6 结束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林业实现规模经济
  • 6.2.2 林业提高技术效应
  • 6.2.3 因区制宜发展林业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资本能否促进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J]. 管理评论 2019(12)
    • [2].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再检验[J]. 宏观经济研究 2019(11)
    • [3].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浅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32)
    • [4].空间视角下城镇化对农业碳生产率的直接作用与间接溢出效应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11)
    • [5].深圳市提升碳生产率的策略——基于与北上广的比较[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01)
    • [6].中国火电行业碳生产率评价及俱乐部收敛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 2019(11)
    • [7].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粮食生产率提升影响探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9(12)
    • [8].资产专用性、融资模式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9].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3)
    • [10].生产率困境的形成与治理机制:一个新的理论框架[J]. 管理世界 2020(01)
    • [11].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 经济纵横 2019(12)
    • [12].黑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析[J]. 统计与咨询 2019(06)
    • [13].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实现机制——基于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实证[J]. 华东经济管理 2020(03)
    • [14].我国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述评[J]. 农业经济 2020(01)
    • [15].企业家精神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了吗?[J]. 经济评论 2020(01)
    • [16].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J]. 财经论丛 2020(03)
    • [17].全球价值链参与、生产率提升与城乡收入差距[J]. 财经论丛 2020(03)
    • [18].“营改增”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 2020(03)
    • [19].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7年数据的分析[J]. 商业研究 2020(02)
    • [20].中美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比较[J]. 亚太经济 2020(01)
    • [21].“短贷长投”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J]. 亚太经济 2020(01)
    • [22].城市收缩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J]. 现代经济探讨 2020(04)
    • [23].结构性减速视角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J]. 南方经济 2020(03)
    • [24].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 2020(07)
    • [25].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0(03)
    • [26].跨喜马拉雅地区国家碳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27].全球制造业传统与环境生产率变化及收敛性的比较论证[J]. 南方经济 2020(01)
    • [28].中国建筑业动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20(01)
    • [29].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溢出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0(05)
    • [30].预期生产率:女性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的一个方法[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标签:;  ;  ;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